
七十年代的秋末,秋风已然裹挟着丝丝凉意。家家户户的灶火早早燃起,在灶膛温热的灰烬之中,却埋藏着一份珍贵的暖意——一块烧得熟透的红薯。那红薯外皮焦黑,内里却是金黄诱人,丝丝缕缕的甜香悠悠钻进鼻尖。
小梅和小海姐弟俩蹲在灶前,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冒着热气的宝贝。
“我先掰!”小梅话音未落,手便率先伸了出去,紧接着,小海的手也迅速探了过来。
“不行,我先!”小海的声音透着倔强,又带着急切。
两双手,几乎在同一瞬间紧紧攥住了红薯的两端,那情形,恰似在争夺一枚无比珍贵、熠熠生辉的金灿灿勋章。
双方暗暗较劲,谁也不肯退让分毫。小梅的脸涨得通红,辫子随着身体的剧烈晃动而欢快跳动着;小海则紧紧咬着牙关,额头上青筋微微浮现。就在这时,只听得“噗”的一声轻响,那红薯竟在两人手中陡然间分崩离析,甜软的金黄薯肉刹那间如碎金一般迸溅开来,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灰蒙蒙的地面上。
小海瞬间愣住,目光死死地盯着满地的残屑,随后缓缓抬眼望向姐姐,刹那间,泪水便盈满了眼眶。紧接着,他猛地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如离弦之箭般冲出了家门。院门被撞得发出“哐啷”一声巨响,那声音在黄昏的寂静中嗡嗡震颤,仿佛是心碎后发出的回响。
小梅呆呆地怔在原地,望着弟弟消失的门口,又低头看了看脚边一片狼藉的红薯碎屑,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她回过神后,慌忙追了出去。此时,暮色已如轻薄的纱幔般,悄然笼罩了整个村庄。她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小海”,那声音在空旷的巷子里回荡,显得格外单薄与惊慌。
喊声逐渐染上了哭腔,最终演变成了无助的啜泣。她脚步踉跄,慌慌张张地朝着家的方向奔去,满心惊恐地呼喊着父母。不多时,左邻右舍也被这动静惊动。手电筒散发的光柱,如利剑般划破刚刚降临的夜幕,那一声声焦急的呼唤声接连响起,在静谧的村落里交织成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
小海憋着一股劲儿,一路飞奔到村口的河边。此时,暮色渐浓,四合的夜幕缓缓笼罩大地,河水潺潺流淌,发出哗哗的声响。他一屁股坐在岸边的石头上,心中委屈与愤怒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不息。
不经意间,他抬头望去,只见河对岸那棵老槐树的枝桠间,一个鸟窝稳稳地卧在那儿。他心头猛地一颤,旋即手脚并用,迅速攀爬而上。窝中,几枚圆溜溜的麻壳鸟蛋静静躺着,蛋壳上带着温润的褐色斑点。他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揣进衣兜,一个念头如星星之火般悄然燃起:带回去给姐姐瞧瞧,说不定能让姐姐不再难过?
他寻觅至镇上街边的一家小饭铺,微微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将几枚鸟蛋托于掌心,而后递向灶台后面正忙碌的师傅,轻声说道:“伯伯,能不能帮我把这些鸟蛋煮煮吗?”师傅闻声低头,瞧见孩子眼中满是热切与恳求,脸上不禁浮现出温和的笑意,随即便点点头,接过了鸟蛋。没过多久,几枚熟透的鸟蛋带着温热,再次回到了小海的手心。那鸟蛋沉甸甸的,仿佛小海怀揣着一小兜无比珍贵的希望。

他紧紧攥着这份“惊喜”,步伐轻快地踏上了归程。刚走出镇子没多远,清亮的月光如水般倾洒在土路上,一个熟悉且高大的身影,正逆着月光急匆匆地奔来——是父亲。刹那间,小海的心猛地一颤,下意识便想躲藏。然而,父亲已然快步上前,一把将他紧紧拥入怀中,那股子力量,仿佛要把他融入自己的身体。父亲滚烫的泪水悄然滑落,洇湿了小海肩头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衫,恰似寻回失却珍宝时那无声的哽咽。
“爹……”小海仰起脸,从父亲温暖的怀抱中探出头来,眼神里满是急切。他迅速地把手伸进衣兜,小心翼翼地掏出那几个还带着体温的鸟蛋,兴奋地说道:“你看!这是给姐姐煮的!”他宛如献宝一般,双手托举着鸟蛋,那蛋壳在皎洁的月光下,泛着柔和而温润的光泽。
父亲那布满老茧、略显粗糙的大手,轻轻抚过儿子汗湿的额发,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傻小子……回家就好,回家就好……” 随后,父亲紧紧牵起儿子的手,沿着那条被如水月光悄然浸染成银白的小路,缓缓往家的方向走去。他们迈出的每一步,仿佛都踏碎了方才萦绕在心头那无边无际的惶恐。
轻轻推开家门,母亲与小梅瞬间热情地扑了过来。小海一下子被亲人紧紧环绕,他赶忙从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那几枚鸟蛋,一脸郑重地将其放到姐姐手里:“姐,给你!”小梅低下头,凝视着掌心中尚带温热的鸟蛋,眼泪不由自主地扑簌簌落下,砸在蛋壳之上,然而脸上却绽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轻柔地剥开一枚鸟蛋,只见蛋白如羊脂玉般嫩白,随即便递到小海嘴边。小海却轻轻摇了摇头,态度坚决地执意让姐姐先品尝。
那夜,昏黄的油灯轻轻摇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食着那几枚小巧的鸟蛋。小梅小心翼翼地把剥下的几片碎蛋壳拢在手心,宛如呵护着稀世珍宝。
此时,月光宛如一位温婉的精灵,悄然爬上窗棂,而后温柔地洒落,静静栖息在那些洁净的碎片之上,映出一圈圈玲珑剔透的光晕,如梦如幻。一旁的母亲,轻声细语:“瞧呀,这蛋壳里,仿佛盛着月光呢。”
窗外,月光似潺潺流水,悄然漫过粗粝的屋檐与斑驳的土墙。破碎的蛋壳中,盈盈盛着清冽的月光,宛如一盏最质朴且温柔的灯盏。这独特的“灯盏”,映照出贫瘠岁月里孩子们内心那小小的倔强与骄傲。即便曾为一块红薯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也能敏捷地爬过高树,寻回一枚带着圆圆歉意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捧在掌心,那一刻,这便成了整个童年记忆中最为澄澈的月光。

作者简介:贺占武,男,汉族,笔名绿原,河南洛宁人,热爱文学,一个不起眼的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