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遇险
文/刘文平
那年,我二十四岁,刚从卫校毕业回到家乡,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小的诊所。本以为凭借着专业知识和一腔热情,能为乡亲们解决病痛,却没想到,一次看似平常的出诊,彻底改变了我对行医的认知。
那是个闷热的午后,邻村八斗洼的表叔派表婶来请我出诊。表婶跑得气喘吁吁,脸上满是焦急:“文平啊,你表叔牙龈上火,肿得老高,疼得受不了,非得让你去给他看看,还说要输液用青霉素呢!”我心里一紧,虽然表叔以前在我家用过青霉素,没有过敏反应,但我深知用药安全的重要性,还是决定带上皮试针和预防过敏的药,谨慎为上。
赶到表叔家时,他正半躺在床上,眉头紧锁,一只手捂着腮帮子,嘴里不断哼哼着。看到我来了,他强撑着坐起来:“表侄啊,快给我输液,这疼得我实在受不了了!”我仔细检查了他的牙龈,确实红肿得厉害,又详细询问了他近期的身体状况,确认没有其他禁忌后,决定先给他做青霉素皮试。
消毒、注射、等待,15分钟过去,皮试部位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反应。我这才松了口气,开始准备输液。配药,扎针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等我背上出诊箱,准备起身回家时,突然听到房间里传来表叔急促的喊声:“表侄,我浑身发痒!”
我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出诊箱“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我三步并作两步冲进房间,只见表叔正疯狂地抓挠着自己的头和身体,脸上满是痛苦和惊恐。我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立刻冲上前关掉输液管,转身冲进客厅,颤抖着双手配抗过敏药物。可等我拿着针回来时,表叔已经陷入了昏迷,脸色发紫,呼吸微弱。
冷汗顺着我的额头和后背不停地往下流,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声把表叔的儿子叫过来:“快!按我说的做,给你爸做胸外按压!”我一边指导他按压的姿势和频率,一边又迅速配了一瓶升压的盐水。换管、输液,我死死盯着表叔的反应,他的皮肤湿冷,身上不停地冒冷汗,呼吸却依旧十分缓慢,每一次起伏都揪着我的心。我接着掐了掐他的人中穴。
没有氧气,没有电话,更没有救护车,在这偏僻的山村里,那个年代条件是非常差的,我就是表叔唯一的希望。我深吸一口气,跪在床边,开始为表叔做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每按压30次,就俯身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手臂渐渐变得酸痛麻木,汗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表叔救回来!
十多分钟后,表叔的呼吸终于开始慢慢加快;半个小时过去了,他的脸色也逐渐恢复了血色。当他缓缓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瘫坐在地上,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那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是心有余悸的后怕。
回到家,我整个人都还沉浸在巨大的惊恐之中。我失魂落魄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声音带着哭腔:“爸,我不想行医了,我真的怕了,万一哪次没救回来……”父亲静静地听我说完,然后把我拉到身边,轻轻拍着我的肩膀:“万事开头难啊,孩子。行医路上哪能不遇到点惊险的事?慢慢实践,慢慢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小心谨慎,时间长了,你就有底气了。”父亲的话虽然简单,却像一束光,照亮了我黑暗迷茫的心。
然而,命运的残酷远没有结束。几天后,传来了一个噩耗:表叔家因为家庭一些琐事发生争执,他的儿媳妇一时想不开,喝药自尽了。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砸得我喘不过气来。满村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有人私下议论:“他这家庭就该出事,怎么不当初把老人死掉留下媳妇呢!”
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里像被千万根针扎着。对于表叔的家庭来说,或许真的有人会这样想,留下新生的年轻的生命更重要。但对于我来说,每一个人都重要,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生命的消逝。他的媳妇漂亮善良,勤劳能干,还有两个幼小可爱的孩子。表叔为家,勤勤恳恳一生,晚年还在为家不停操劳。如果多活几年,享点清福也是应该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行医之路不仅是与疾病斗争,更是在和命运的无常博弈,我的心中燃起了更强的信念,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要坚持下去,用我的双手,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作者简介:
刘文平,男,53岁,党员,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中医执业医师,开有中医诊所,擅长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疼痛性疾病和功能退化性疾病,业余喜欢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多首诗歌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