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52

军工诗章(组诗)
卞文君
想起一个人
身体清瘦,站在鲁山商店门前等我
像一名列兵,仿佛手里有一杆老式步枪
那天我同正午的太阳一起,同我的毕业季,1984
跳下一辆消防车
我们握手,我手里像接过一把劈柴,温热
你弓身推起我的行李,我夺不过
一辆小铁斗,盛着我的全部家当:
简单的行囊,几十本书
20岁的青年书生梦
去招待所临时宿舍的小道不长,像个大问号
简单几句聊,你问我答
感觉你严肃,不苟言笑,眼镜片后面目光深邃沉静
没有更多接触,我记得你是组织科长
有人说你已是厂副书记,理工男
和我一样逆向流动,从城市到深山
那时我还没有建立起等级的概念:
嘻哈主义,不在乎
抢到食堂每周一次的灌汤包似乎于我更重要
四年后我调走了
却时常想起你,问起你:我也感到奇怪
你经的住问,你的人品是你的口碑
你的儿子我教过,张同学,军二代
长得白白胖胖,像一个叛徒
(此处呲牙)
人性明明暗暗,应选择有光的一面
那一年的一握,一个弓起的背影,给予我生命示喻
灯光球场
四十年前,灯光球场是一个颠覆世界
每天上演化妆舞会
人人时装模特,最时髦的发型,喇叭裤
墨镜酷逼
集体舞与迪斯科斗法,玩尽花样
山脚下的光谷
青草气息,荷尔蒙,爱的暗流涌动
山间百虫齐颂
青春爆棚
工装已锁不住发达的肱二头肌
月亮是大屏幕
山前瀑布,巨大喷泉天造地设
七彩灯泡,挂满葡萄的长藤闪烁
大山里的曼哈顿,九七六时代广场,无与伦比
让星月无光,遁形
亦让星月大放异彩
八十年代,中叶,灯光球场,你是王者
璀璨的一代,骚动的一代,怀念的一代
给每一颗心镶上钻石,记忆加上锁,拒绝遗忘:
精神不死,灿烂之美丽,嗨皮牛也
一厂青年报
三名青年的拍脑袋创意
一名中年男人的果断拍板
灵感:山上的迎春花开了
我们要采撷最美的一枝
头版:布谷鸟催促中的劳动竞赛
生产线小憩时的入团宣誓……
二版:车床飞旋迸发的小诗
青春的呢喃,飞扬的思绪……
油墨香在大山弥漫
季节羡慕的眼睛,向这里张望
走进车间,走进城市,走进军工局
油印小报发布着鲁山的春消息
一厂青年报,一张不起眼的小报
属于大时代
如果有谁收藏,你也是一个奇迹
文学小组
没有结社,没有,那时没有社团登记
文学小组,这名字是为了方便写这首诗,只使用一次
倒是与厂区的那条河结过社
我们时常去它身边散步,即兴赋诗
也与连成兄家的小花盆炉结社
豆腐冒着热泡,一盘猪头肉,香喷喷
炭火把小铁炉烧得象一盏宫灯……
青年报三剑客,敏锐的吕建,大实:宽厚如鲁山脚下我喜欢却搬不动的那块大青石
我们围炉夜谈,有时在我单身楼的斗室清谈
请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肖霍洛夫……
还有长庆,伊春的棒小伙
黄崖复员哥,农民诗人孙凤玉,画家丁原轩……
我们精神上结社,艺术同党
晚来天欲晓,能饮一杯无
一条河蜿蜒厂区
工间休息多少女工以水为镜,美丽落雁沉鱼
青工嫉妒
另一条文学小河,也自山间逶迤,洗亮鹅卵石
它击荡的声响,经久的潮汐
我的岳父
我的岳父生于1936
他曾是共和国青年卫士
他摘下领章向大海报到
曾在烟台唯一的电厂发电
1966一只信鸽衔来一纸调令
他跨过胶东平原,走向茫茫群山
他加入到一支特殊队伍
用沂源16号信箱与家里通信
工厂代号:9354
电报挂号:蒙阴3865
他开始住干打垒的房子
冬天用自己的身体取暖
他曾在山洞里上班
湿气一直住在他的关节里
他的枪法很准,当兵时是一个好兵
在军工厂是一名好射手
他的烟瘾很大,想家时一个人抽闷烟
早些年他的妻子儿女远在平度
后来厂里分给他三间房,家搬来了
他养了一条狗保卫新居
他习惯了山地生活
长成一棵移动的军工树
他是众人口中的刘师傅
他的思维见识让人敬佩
厂子搬迁到沿海,他退休了
大海又一次收留了他
他交出猎枪,象士兵被缴械
猎手改为钓手
日子一天天逝去
他衰老的步伐谁也挡不住
他走路慢了下来
最后的日子用轮椅代步
去年秋天他换防了,迁徙到遥远的地方
不用电报挂号,没有通信信箱
我怀念我的岳父
生于1936,卒于2023
军人本色是他一生的底色
又一颗军工星陨落
土门的风
土门的风不好预报
土门山多,自己生产风
军工山洞还藏着几万吨
土门的风有时走博山的偏锋
冬天就有了陶瓷的硬度
耸立的工厂烟囱缩起脖颈
土门夏日的风是惬意的
高海拔冰镇它
当然,匆匆的下班路上
多少女工的花头巾赠与秋风
春天来了,土门的春风荷枪实弹
射绿一座山用立姿
射绿一条河用跪姿
土门的风熟悉这些动作
象熟悉风中的军工人
注:曾经的沂源县土门镇,三万多人口中有近两万军工及家属,是著名的军工镇。一厂造枪,二厂造弹。
鲁山望月
明月出鲁山
明月被总装车间拖出山巅
天空也热处理过,镀了铬
漂亮的象一张银箔
明月经过车钳刨磨
如此皎洁
明月照拂三班倒的车间
照拂家属楼,一溜溜红瓦房
照拂僻静处一对对着工装的恋人
明月朝他们挤挤眼
明月来到我窗前
几根树枝插在它上面
象实习青工没锉干净的毛刺
明月出鲁山
明月在天空滑翔
一轮军工月,穿上我们的工装
职工宿舍区回访
一栋栋空楼,一间间空房子
野兔跳来跳去
它是主人,我是客人
燕子互相问候,啦家常
它们是熟人,我是生人
一只蚂蚱,坐在我过去的椅子上
它是新人,我是旧人
空桌子,空窗台,空杯子
瞅一眼,就满了
黄昏来了
带着前面那些我未亲历的黄昏
在改成民宿的楼下徘徊
我是一个素人
今夜我要小酌一杯,沽几两月色
做一个醉人
2024年12月
作者:卞文君,费县人。大学文化,高级编辑。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1984——1988年在九七六厂子弟学校任教。后调沂源文化、日照广电工作。退休前任日照广播影视集团(日照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曾在《山东文学》《黄河诗报》《青春》《绿风诗刊》《大众日报》《山东画报》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诗。诗歌《寄母亲》获1986年《山东青年报》主办的山东首届希望诗歌大赛三等奖,组诗《玉米地》获《当代小说》《诗与散文》1988年度优秀作品奖,组诗《梅雨季》1987年4月被全国重点文学期刊南京《青春》杂志封面、专栏推出,同期配发评论《高粱地里的“雨声”——读卞文君的三首诗》。现退休。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