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里的"体面"
文/路等学(兰州)
电梯门刚开一条缝,馊臭味就抢先挤了出来。轿厢口的地砖上,几个塑料袋瘫在那儿——红的、白的、半透明的,还有印着超市logo的厚塑料袋,袋口都敞着,烂菜叶、饭粒、揉成团的中药渣混在一起,在夏天的热气里蒸腾出酸腐的气息。这堆东西已经在这儿搁了三天,扔垃圾的那家大概觉得,只要垃圾出了家门,就与自己的"体面"无关了,至于那股味会不会钻进邻居的窗户,全不在考虑之列。
可这"体面",在楼道里早被撕得粉碎。有些住户门对门住着,两家门口都杵着掉漆的鞋架,黑的、棕的、亮片的、镶钻的鞋挤成疙瘩,把仅有的过道占去大半。这边是沾着泥块的劳保鞋,鞋帮上挂着干枯的草屑;那边是汗渍发黄的拖鞋,鞋底的黑泥蹭在墙根,结成硬壳;更扎眼的是几双细高跟凉鞋,鞋跟断了一只,鞋面上还沾着不明污渍,混在一堆鞋里,像个妆容花了的戏子。这些鞋,管它是粗笨的劳保鞋还是精致的高跟鞋,怕是都几辈子没见过清水——土是地里带回来的,汗是脚底板渗出来的,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霉味,混在一起像块发馊的抹布。夏天的太阳一晒,楼道里像开了个发酵厂,那股骚臭味顺着门缝往各家钻,三楼的住户开门倒垃圾,得捂着鼻子小跑;五楼的老太太晾衣服,阳台门刚开条缝就赶紧关上。
偏是那些摆着高跟鞋的人家,最爱标榜自己"讲究"。楼道里的鞋味熏得人睁不开眼,他们却能穿着精致的连衣裙从旁边走过,仿佛那股味是别人凭空捏造的;电梯里的污渍擦了又脏,他们却能对着镜子涂口红,仿佛保洁员跪着擦地是天经地义。这种人总爱吹嘘自家"干净整洁",可想想就知道,连楼道里的垃圾都懒得清、邻居的感受都懒得顾的人,家里的"讲究"能有多走心?无非是把脏乱从眼跟前挪到了门外,把麻烦从自家推给了公共空间。他们或许真觉得自己活得体面:地板拖得亮,家具摆得齐,说话带着"文明"的腔调,可一出门,那堆臭鞋、那摊垃圾、那股馊味,早把这体面戳得千疮百孔。
电梯口的乱象更扎眼。斜斜杵着的自行车车把歪向一边,车轮碾着半块废纸,车座上落着层灰,像个蛮横的路障。旁边还躺着几辆学步车,塑料轮子掉了一个,车斗里塞着揉成团的纸尿裤;更远处,褪了色的滑板车、缺了踏板的平衡车挤成一团,把轿厢口的空间占去大半,要进电梯的人得先挪开自行车,再踢开学步车,最后侧着身子挤进去,像在闯一道狼狈的关。
最要命的是人行楼梯。本就不宽的楼梯间,被人把旧家具、破纸箱堆在两侧,中间只留一条窄缝。更有人把电动车、儿童车塞在楼梯间的门后,门被顶得只能开一道缝,人得侧着身子才能挤进去。有回三楼的大爷急着下楼取药,愣是被卡在门后,费了半天劲才挪出来,气得直骂:"这是住楼还是住垃圾堆?"装水表的小房被旧衣柜堵了半扇门,抄表员得侧着身子挪进去;电表箱前堆着孩子淘汰的学步车,车把上挂着发霉的小毛巾,充电费的老人得踮脚绕开;消防栓被几辆碰碰车围得密不透风,红色箱体上的泥印子像一道道丑陋的疤,有人在业主群里喊"消防通道不能堵",回应的却是"哪那么巧就着火"。
搬进城里的楼房,似乎就与"素质"二字沾了边——防盗门要换智能的,地板要铺实木的,连拖鞋都得是带牌子的。可这些把公共空间当自家领地的人,早把这两个字的内核掏空了。他们会在小区业主群里讨论"垃圾分类的正确姿势",转头就把熬枯的中药渣倒在楼梯口;他们会教育孩子"要讲文明",却任由孩子的尿不湿塞进学步车,扔在电梯旁发酵;他们会对着来访的亲戚炫耀"我们这小区多高档",却对门口那堆散发着汗馊味的旧鞋视而不见。在他们眼里,"素质"是住多大的房子、穿多贵的衣服、说多体面的话,却独独忘了,真正的"素质",藏在能不能让邻居安心走过楼道的细节里。
这种藏在门后的"体面",不过是假体面——用别人的不便铺就自家的干净,用公共空间的脏乱换取门内的整洁,说到底,是骨子里的自私在作祟,是假体面下藏不住的真丑陋。他们算得清家里的鞋柜还能塞几双鞋,却算不清楼道里的臭味熏走了多少善意;他们记得给皮鞋上油,却记不起楼道里的旧鞋早该扔掉;他们对着镜子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却对鞋架旁蔓延的污渍视而不见。
更可怕的是,这种自私正在啃食安全的根基。人行楼梯被学步车、滑板车塞得满满当当,胖一点的人得侧着身子挪,真要是起了火,担架都抬不进来;消防栓被杂物堵得只剩个红角,真要是浓烟滚滚,灭火器都摸不到。那些把车塞在门后的人,大概没想过,当浓烟呛醒睡梦中的人,当火苗舔舐着门缝,那扇被顶死的门,就是一道过不去的生死线。到那时,再花哨的装修也护不住呛进肺里的浓烟,再名贵的衣服也挡不住火舌的灼热。你占的那点便宜,害的可能是朝夕相处的邻居,最终也会反噬自身——大火面前,没有谁能靠自吹自擂的"体面"独善其身。
楼道从来不是私人领地的延伸,而是检验人性的试纸。能让邻居安心走过的楼道,才是真正的体面;守住"不侵占、不打扰"的底线,才是真正的素质。别让那些发臭的鞋、发霉的垃圾、挡路的旧车,成了戳穿假体面的证据——毕竟,真正的体面,闻起来该是干净的,走起来该是顺畅的,而不是被私欲熏出的那股骚臭味,更不是用公共安全换来的虚假光鲜。
(现场实拍照片)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