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武汉·全民抗战的力量》
——献给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作者:陈辉 朗诵:李俊刚 彭红艳
长江之畔,烽烟如恶龙腾空而起,
武汉,你无畏地立在历史呼啸的风口。
硝烟像浓稠的墨汁泼向天空,
战火似狰狞的利爪撕裂大地,
可废墟深处,有股力量在悄然涌动——
是全民抗战凝聚的钢铁洪流,
是亿万同胞保卫家园的铿锵誓言!
(一)
汉阳铁厂的废墟上,焦土仍在发烫,
工人们扔下染血的锤子,目光如炬。
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垒起血肉长城,
汗水混着机油,浇筑成不灭的希望。
“保卫大武汉,保卫我们的工厂!”
这誓言,比淬火的钢铁更坚硬滚烫。
那个总在车间哼小调的汉子,
工厂炸成废墟时,他的脊梁比钢梁更直。
徒手扒开滚烫的瓦砾,修复扭曲的齿轮,
油污糊满脸庞,伤口渗着血珠——
“莫看工厂炸得稀烂,生产线就是武汉滴命根子,只要它还在,希望就冒得断的时候!”

(二)
战火在田野上疯长,麦浪化作焦土,
农民们攥紧锄头,把它变成杀敌的武器。
他们用胸膛守护每一寸土地,
热血滴落的地方,重新长出抗争的绿芽。
“保卫大武汉,保卫我们的田!”
这呐喊,在燃烧的村庄久久回响。
那个总爱帮邻居耕地的青年,
空袭的炸弹像暴雨砸向村落时。
他冲进火海,背起伤员的动作比闪电还快,
浓烟熏黑了脸庞,烈火燎焦了衣衫——
“土地就是我们滴母妈,哪个敢来抢,我们跟他拼老命!”

(三)
硝烟弥漫的街巷,算盘声戛然而止,
商人们收起账本,打开尘封的钱箱。
金银化作救命的绷带,素帛变成战士的征衣,
他们用财富筑起看不见的战壕。
“保卫大武汉,保卫我们的家!”
这承诺,比契约更重千钧。
那个总爱和伙计说笑的掌柜,
变卖所有商铺,甚至妻子的嫁妆。
马车满载药品,冲破封锁线时,
他的眼神比城门的铜锁更坚定——
“国都破了,哪还有家?散尽家财,也要给大伙留条活路!”

(四)
教室的断壁残垣下,书本散落一地,
学生们拾起带血的笔杆,挺直年轻的脊梁。
笔尖化作利剑,刺破敌人的谎言,
歌声汇成巨浪,冲垮恐惧的堤岸。
“保卫大武汉,保卫我们的未来!”
这呼唤,是青春最炽热的回响。
珞珈山下,警报声凄厉,
武大学子把传单贴满燃烧的街巷。
敌机的轰鸣声中,他们高举横幅——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五)
这是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是千万双手托起的钢铁城墙!
看啊——
硝烟遮不住希望的光芒,
那是工人们掌心迸发的火种,
是农民眼中炽热的星光,
是学子笔尖流淌的朝阳,
是商人胸膛燃烧的滚烫!
听啊——
战火搅不碎呐喊的巨浪,
那是长江奔涌的怒吼,
是全民齐心的铿锵誓言,
在天地间回荡!

武汉,你是我们的骄傲!
你是烽火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是苦难里永远挺拔的脊梁!
武汉,你是我们的希望!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
我们用诗歌镌刻不朽的荣光,

致敬那些用热血浇灌和平的英雄!
致敬这座永远屹立的——英雄之城!

作者:陈辉 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成员、活动部副主任,湖北省朗诵家协会文学顾问。

朗诵:李俊钢,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一甲),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朗协考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培训导师,首届伯乐奖获得者。从事高校播音主持、声乐教学40年,多次担任全国及省市朗诵大赛评委、指导老师,培养的学生屡获动听语文国赛、省赛特金奖及金奖。

朗诵:彭红艳: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总工会职工读书会“优秀阅读推广人”,武汉首届“百姓明星"。曾获国际和国家朗咏大赛银奖,声润荆楚金星奖。
编辑:陈立华
首席艺术顾问:瞿弦和
文学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艺术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编委:谢东升
编委成员:
投稿通道:
邮 箱:478358323@qq.com
联系人:陈立华 13907125104
投稿要求:
1.音频mp3格式、视频mp4,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
2. 纯文本格式的作品文稿及简介,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文稿及简介,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文稿及简介。
3.作者和朗诵者照片,照片请勿添加边框等装饰。
4.特约组稿多篇作品请分类编号。
5.投稿人请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沟通。
6.来稿我们会认真审听,择优发布。
总 编:谢东升
主 编:杨建松
副 主 编 :魏月辉 刘建林 陈 辉
承办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诗歌音乐专业委员会
指导老师:晓 吾
责任编辑:杨建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