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紫瑜
(河南洛阳讯)“青龙偃月映天地,赤兔宝马踏乾坤。”2025年7月18日,即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纪念关公诞辰1865年,来自福建泉州关公文化使者王瑜钿一行应邀远赴洛阳上元关帝庙参加祈福盛会。洛龙区道协刘灵芝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非遗文化传承人张校笙、及洛阳关公文化爱好者范立新等嘉宾陪同。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关公精神,传承关公文化。福建泉州关公文化使者王瑜钿一行和张校笙老师等围绕着关公生平、其文化价值和在社会存在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刻探讨和友好交流。
关公诞辰祭祀品
关公名关羽,字云长,祖籍山西,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关公一生英勇善战,忠君爱国,他曾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稳固蜀汉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重大战役中,他善于用兵,以少胜多,成为人们传颂的千古佳话 。
洛龙区道协刘灵芝会长
“欢迎各位嘉宾在繁忙之余冒着酷暑来参加关帝诞辰活动。同时,我代表洛龙区道协对福建泉州关公文化使者王瑜钿一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上元关帝庙的建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恩感谢。”洛龙区道协刘灵芝会长在活动中首先致辞。
关公文化使者王瑜钿
来自福建泉州关公文化使者王瑜钿感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和组成部分,关公文化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突出的道德教化意义。特别是其所蕴含的“春秋大义,志存一统”思想,对于反独促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公文化爱好者范立新(右一)
洛阳关公文化爱好者范立新发言:“1865年后的今天,关公精神依然如炬如日,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呼唤诚信回归的当下,“一诺千金”的义值千金,是构建社会信任的宝贵粘合剂。在强调责任担当的时代,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忠勇气概,正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精神原动力。关公所代表的忠诚信义、光明磊落,是驱散社会阴霾、凝聚人心的浩然正气。他勇毅无畏、坚韧不拔的品格,更是我们在民族复兴征途上披荆斩棘、勇毅前行的强大心魂。”
张校笙老师
关公是民间众所周知的武财神,在佛教素有“护法伽蓝菩萨”之美称,在儒教更是被尊崇为关圣帝君。关公文化的忠、义、仁、勇,渗透着儒家的伦理道德精神。千百年来,人们崇拜关公,不仅仅是一种民间信仰,和崇拜关公高尚的道德人格,此外,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更是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场合影留念
中国文化促进会会员,非遗文化传承人张校笙表示:“我们今天弘扬和传播关公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有助于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弘扬关公文化时代内涵,以学术交流、书画展示为载体,着力打造“以关公文化为纽带,讲好关公故事,唱好文化产业的“大戏,”将关公文化打造成一张具有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和符号的魅力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