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伟民 图/李成魁
当三更的明月还悬在墨蓝的天幕,五更的鸡鸣尚未啄破夜色,他们的身影已烙在城市冰冷的轮廓线上。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是黎明前最孤独也最坚定的风景。他们是这座城市最早醒来的人,一把扫帚、一盏头灯,在沉睡的街道上,轻轻划开新一天的序章。
"比鸡起得早"——这句朴素的话里,藏着经年的霜露与星光。冬日寒风如刀,割着裸露的皮肤,眉梢凝着霜花;夏日骄阳似火,柏油路蒸腾着热气,汗水在橙黄工服上晕出深浅的盐渍。他们的战场,是车水马龙遗落的烟蒂纸屑,是风卷残云留下的枯枝败叶,是角落里藏污纳垢的"无人区"。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双手磨出厚茧,腰背弯成辛劳的弧度。一餐简单的盒饭,或是路边匆匆咽下的馒头咸菜,便是漫长劳碌中短暂的喘息。那两千元的薪俸,掂在手里,是生活的重量,也是现实的微凉。霓虹灯勾勒出城市的繁华,却照不亮他们的身影。盛大的庆典上,镁光灯追逐着华服与权杖,麦克风里传出宏论与掌声,而他们是幕布后永恒的沉默背景。没有聚光灯为他们停留,新闻的镜头也鲜少对准这些黎明即起的身影。他们的伟大,从不在演讲里,不在奖台上。可正是这份沉默,藏着撼人心魄的力量。他们不言不语,用扫帚丈量城市的每一寸肌肤,用簸箕收容文明的每片弃物。路边的纸屑,一片片拾起;林荫下的枯条,一枝枝收拢。长满茧子的双手,扫去陋习的污垢,捧出人们渴望的洁净。
没有他们,摩天大楼会被垃圾淹没,宽阔大道将寸步难行。他们以最卑微的姿态,托举着城市的体面与尊严。被千万脚步碾过的光洁路面,是他们的勋章;晨风中新鲜的空气,是他们的馈赠。
崇高从不在仰望里,而在扎根泥土的担当。艰辛磨老了容颜,却磨不灭他们望向街道时,那专注而清澈的眼神。他们默默拂去尘埃,仿佛也拂去了世界的浮躁。
在喧嚣的时代,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静水流深的伟大:以帚为笔,以街为卷,于无声处,净一方天地,守一城清宁。他们是晨光里的"掌灯人",在夜色最深时点亮洁净;是繁华后的"净尘者",守护着千万人脚下那方被反复拂拭的土地。 (史伟民是平顶山市公安局退休干部)
20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