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夕耕
制作:一米阳光
在当代乡土诗歌的星空中,蒲怀安的诗作犹如大西北的沙葱般倔强生长。本次推出三联奖作品《与草木对话》《风向》《你在胡杨树下等我》,这三首获奖作共同印证:最好的诗不在远方,而在父亲羊群踏过的草甸,在母亲镰刀收割的稻浪,在西北风雕刻的每道山褶里。祝贺蒲怀安老师,请跟随孙丽芬老师的诵读带我们聆听草木的腹语,追风的方向!
习惯了,父亲出门一群羊
进门一团云
抖一抖鞭稍
满身都是泥土气息和草籽的味道
晨昏间,他用眉目描述
南洼水草又长高了三寸
今年的羔羊不缺奶水
北坡灌木丛里有蛇潜伏
有狐仙扮做书生向他讨水喝
说这话时,眼里余光瞟向我
我倒是他,在西岭崖畔对话一株草
和东山拥抱的一棵树
期望与等待,都是欲说不尽的腹语
曾经跨过多少层峦
叠蟑处,他站成三百六十四拐的一颗松
握手的拐杖尽头,还有一道沙葱湾
抵押在心底
以父亲为落笔点,把乡愁里记忆中父亲的一生以诗意回放,一点一点地描述。让我和父亲,以草木互为衬托,互为因果,互为相反数。借喻一棵树,一群羊,一座山。从而折射一种爱,这种爱来自星空物语,来自父子情深,来自万物生长。诗人在其间,像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像借万物有灵中的倾诉,从生命共同体意识形态中不断地抽离和回归。从而让整首诗有了一种契合于本心之内的阐述。以及直抵内心的一种自我诉求的抵达。诗之于心,万物可爱,与草木对话,皆是心与灵的结合,一个我在人间和另一个我的对白。
2025.7.12
(一)
南方之南
风是雾,是烟柳,是小桥下白花花的流水声
灯火是渔村,鱼网是星辰
风帆一片片,只想拼圆桅杆顶上的半弯月
姑娘赶鸭,童子戏水,滩头脚印争潮汐
风一调头,兄长下海,追逐鱼跃的噗呲声
嫂子的那只扁舟,又多了一桨釆莲女的幽怨歌
(二)
北方之北
风是霜,是冻雨,是陇上行人的歌喉
毡帽是暖春,泥炉是酷暑
耕牛驮着旭日走,白云飘过小山村
犬撵兔,鼠打洞,姑娘嘴里叼着大烟袋
风向一变,父亲也变,打个哈欠就是青山绿水
母亲的那把镰,又多了一刃塞上江南的稻花香
很喜欢这首作品,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画面,灵动唯美,即赋有生活气息,也有真情实感在其中融入。看着干净不拖拉,而且又有耐人寻味的会意。第一章节“南方之南”呼应着第二章节的“北方之北”。有方向感的定位。第一章节的“风一掉头”第二节的“风向一变”精准扣题,不论是什么方向都有情节融入其中,即有离愁,也有季节变换的的寒来暑往,春绿秋黄。个人认为,好作品就是生活中提炼的画面和情感,用文字精准的表达,同时加上笔者文字的修饰。学习了!出彩的作品!
戈壁,在驼背上行走
两座沙丘骑着你
风,摇晃着不沉的行舟
铃声响得更加悦耳
我转身的那一刻
你筑起泄洪的沙坝
不让一滴泪
流出懦弱的心里防线
茫茫沙海里,有你向往的楼兰
有千年不倒的胡杨林
有古丝绸路上,结伴的商贾
有角马,秃鹫,豺狼……
有日晒,风暴和迁徙的候鸟
它们都是过客
唯你,是胡杨树下等我的独戏主角
我在胡杨树下等你,这是个浪漫的场景。胡杨,这一大漠中的精灵,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成了情感寄托的载体,成为坚韧、顽强、浪漫和希望的象征。作者巧妙地用具体的事物元素做衬托,表达内心深处的一份执着与美好祈盼!
戈壁与沙丘:构建出广袤无垠的沙漠背景。风与铃声:增添了场景的动态与韵律感。沙坝与泪:表现出内心的挣扎与坚韧。楼兰、胡杨林:代表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顽强。商贾、角马等:象征过往的繁华与自然的残酷。最后一句独戏主角:强调等待者的孤独与坚定。
从而表达出作者核心情感:胡杨树下等待的深情与执着。
胡杨的坚韧、等待者的情感寄托以及戈壁与胡杨的映衬,共同构成了这首诗意蕴深远的画面。
社长微信:zhw12345609
执编微信:13279936862
诗社团队及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