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泉
文/崔云生(山东)
那是泉城四月天
乍暖还寒
杨柳儿
泉洗得软软
正是泉城四月天
半亩花田
藏心中
风吹得艳艳
一尘不染的情
在这青石板
芙蓉街的油纸伞
遮住羞涩的脸
两袖清风的词
在这漱玉泉
芭蕉树旁海棠花
露出情真的眼
诗评《漱玉泉》:泉城春景与人文情韵的诗意交融
崔云生的《漱玉泉》,以泉城四月天为底色,巧妙编织自然景致与人文情思,勾勒出一幅清新且饱含诗意的泉城风情画。
一、意象营造:春景与人文的交织
开篇“泉城四月天/乍暖还寒/杨柳儿/泉洗得软软” ,以简洁的白描,抓取泉城典型春景。“杨柳儿”被泉水 “洗得软软”,拟人化的笔触赋予自然物灵动质感,既呼应 “漱玉泉” 之名,又让春的柔媚沁入文字。“半亩花田/藏心中/风吹得艳艳” ,“花田” 从眼前景延伸至心底,虚实交织间,春日烂漫与心底情愫共振,“艳艳” 叠词强化视觉与情感冲击,让春的鲜活呼之欲出。
“青石板”“芙蓉街的油纸伞” ,则锚定泉城人文地标,古典意象唤起历史厚重。“遮住羞涩的脸” ,赋予画面朦胧诗意,似有丁香般的姑娘隐于雨巷,又将现代情思融入古雅场景,使自然春景与人文意趣相融共生。
二、情感传递:纯净与真挚的流淌
“一尘不染的情/在这青石板” ,以 “一尘不染” 形容情感,借青石板的质朴、沧桑,托出情感的纯粹。“两袖清风的词/在这漱玉泉” ,“两袖清风” 暗合李清照等泉城文人的风骨,漱玉泉因词人名流更具文化厚度,“情真的眼” 让芭蕉、海棠成为情感载体,将对泉城人文的敬意、对春日情韵的捕捉,化作清澈且真挚的诗行。
三、结构节奏:回环与递进的韵律
两节 “正是泉城四月天” 形成回环,复沓间强化时令氛围,让春景铺陈更具层次感。短句式的分行排列,如 “杨柳儿/泉洗得软软”“风吹得艳艳” ,打破常规语法,却契合诗意节奏,使诗歌读来轻盈灵动,如泉水叮咚、春风拂柳,自然传递出泉城春日的韵律与情致。
整体而言,《漱玉泉》以泉城为骨、春景为肌、人文为魂,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熔于一炉,让读者在短小篇幅中,尽览泉城四月的柔媚与厚重,触摸到诗人对故乡、对历史、对自然的细腻情思,是一首以小见大、意韵悠长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