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州小镇打工的日子
文/秋草红枫
那年夏天,我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踏上了前往苏州的列车。车窗外,风景如电影胶片般一帧帧掠过,从北方的粗犷逐渐过渡到江南的温婉。我的心,也随着这变换的风景,一点点变得柔软而充满期待。苏州,这个自古以来便以园林之美、诗意生活著称的地方,将是我接下来打工生活的舞台。
小镇位于苏州郊外,没有都市的喧嚣,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祥和。初到此地,我便被这里的水乡风情深深吸引。小镇被一条细长的河流轻轻环绕,河面上偶尔飘过几叶扁舟,渔人戴着斗笠,悠然自得。两岸,是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古朴中透着几分雅致,仿佛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我的工作是在一家手工艺品店做学徒,这家店专门制作苏绣和核雕,是镇上小有名气的手工作坊。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古老的木窗棂时,我便开始了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店内弥漫着淡淡的松香与丝线特有的味道,那是属于苏州小镇独有的气息,让人心安。
师傅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面容慈祥,眼神中闪烁着对工艺的无限热爱与执着。他教我如何选线、配色,如何一针一线地勾勒出图案的轮廓,那份耐心与细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匠心”二字的重量。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第一幅苏绣作品——一幅细腻温婉的江南水乡图,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我的情感与汗水,仿佛我也成了这幅画中的一部分,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
工作之余,我喜爱在小镇的街头巷尾漫步,探寻那些隐藏于深巷中的古老故事。石板路上,青苔斑驳,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我走过一座座古桥,每一座桥都有其独特的名字与传说,它们见证了小镇的兴衰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站在桥上远眺,河水悠悠,波光粼粼,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留下一串串涟漪,美得让人心醉。
傍晚时分,小镇更添了几分诗意。夕阳如血,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河面上倒映着晚霞的影子,波光粼粼,如梦似幻。此时,我会找一家临河的小茶馆坐下,点一壶清茶,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茶馆里,老人们围坐一桌,或下棋,或聊天,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他们的笑容,如同这小镇的风景一般,简单而纯粹,让人心生温暖。
夜深人静时,我会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远离了都市的浮躁与喧嚣,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我开始思考,生活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是物质的丰富,还是精神的富足?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苏州小镇”,那里有着最纯粹的梦想与追求,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在小镇的日子里,我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的是当地的居民,有的是像我一样来此打工的年轻人。我们会在周末相约去郊外野餐,或是在夜晚沿着河岸放烟花,笑声与欢呼声在夜空中回荡,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风而去,只留下纯粹的快乐与自由。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眼间,打工的日子接近尾声,我不得不收拾行囊,告别这片给予我无数美好回忆的土地。离别的那天,师傅特意为我准备了一幅他亲手制作的核雕作品,上面雕刻着小镇的风景,精致而传神。我紧紧握住这份珍贵的礼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一别,或许再难重逢,但这段经历,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离开小镇的路上,我再次回望那片熟悉的风景,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苏州小镇,这个曾经承载了我梦想与汗水的地方,如今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乃至每一位遇见的人,都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到都市的喧嚣中,我时常会想起那段在苏州小镇打工的日子。那里的一切,如同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我脑海中缓缓展开。我开始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奔波与忙碌,更是为了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为了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翻开那本记录着小镇点滴的日记,一页页翻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地方。我开始写作,将那些关于苏州小镇的故事,那些关于成长、关于梦想、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希望有一天,能够将这些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岁月流转,人事已非,但那份对苏州小镇的深情与怀念,却如同那永不褪色的苏绣,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我知道,无论未来我走到哪里,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都将伴随着我,成为我前行的动力与方向。而苏州小镇,也将永远是我心中那片最温柔的港湾,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归来。
【作者简介】
笔名:秋草红枫,真名:陆赠光。
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精短文学作家。作家文苑报特约记者。
香港《中国记录网》国际记者。中国新诗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诗人,《都市头条》编辑。《金榜头条》编辑。《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通联部部长。
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一级)会员,国际华人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