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英雄——陈洪远
陈洪远,贵州镇远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1月出生,1980年10月入伍,1983年3月入党,原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步兵第40师118团战士。1983年参加原14军军事大比武获得第二名,荣立三等功。1984年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被敌军炮火打散,与连队失去联系,孤身闯入敌阵,与敌军激战五个多小时,毙敌16名和一条军犬,捣毁敌军一个连指挥部。战后,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
1985年参加“全军英模报告团”到全国各地的机关单位、企业工厂、基层部队、大专院校、中小学校以及监狱等,作爱国主义宣传的巡回报告。
我作为报告团成员,与陈洪远一起参加英模报告团报告。每次聆听他的英雄事迹报告,我的内心都由衷的敬佩他,他是一位功勋卓著而又谦虚低调的战斗英雄。
陈洪远勇敢上战场
1984年4月28日。凌晨5点56分,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响了。根据军、师的作战意图,118团确定了战斗部署,以2营、3营从正面突击老山主峰诸阵地,1营担任侧后穿插任务。要求1营从马黑东南侧越境,沿主峰东侧的79号阵地、1214号阵地、78号阵地秘密向侧后的76号阵地、1072号阵地,歼灭该地区之敌。然后以一部分兵力防守1072号阵地,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以营主力继续沿49号阵地、48号阵地向50号阵地和老山主峰发起进攻,配合团主力全歼老山守敌。攻占老山后,迅速在48号阵地、76号阵地、1072号阵地、44号阵地地域组织防御,抗敌反扑,固守阵地。
当时我是1营1连2排4班班长,在穿插途中,我们1营遭到了敌军猛烈的炮火打击,给我们营造成了很大的伤亡!陈洪远说:为什么伤亡大?因为很多炮弹碰到树就爆炸,弹片往上往下、往左往右到处飞,即使你卧在地上,照样打中你。当时为了躲避敌军的炮弹,全营利用地形地物迅速散开防炮,但没想到,这一散开防炮,全被打散了。连不成连,排不成排、班不成班、组不成组。就拿我们班来说,一下子就牺牲了2人,伤了3人,其余的被打散了。当时我的后脑勺被打进去了一块弹片,由于情况危急,我也没顾上包扎,我在密林里,一边防炮,一边寻找本班战友,找了找没有找到,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战前部队首长做战斗动员时说过的话了,首长说:“在山岳丛林地作战,容易被敌军的炮火打散或走散,如果有人遇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那就是各自为战,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枪声就是命令,枪响的地方就是主战场,高的地方就是主峰,就往那里打、往那冲。
”为了尽快消灭敌人,我朝着枪响的地方往上冲,冲了不到30米,在我身边落了两发炮弹,我迅速卧倒后则滚翻,避开了左边的炮弹,却滚到了右边的炮弹上,左边的炮弹爆炸了,而右边的炮弹没有爆炸。我迅速爬起来继续往前冲,来到了一个山垭口被阵地上的敌人发现了,一挺重机枪对着我进行了扫射,我迅速卧到又一个滚翻,滚到了一个斜坡上,这时我检查了一下看受伤了没有,这一检查,发现了我胸前的子弹袋被打了一个洞,我把弹夹取出来一看,子弹打进了我的弹夹里面被弹夹里的子弹夹住了,没有打穿。这时我想,我已经被敌人发现了,如果从此硬攻上去的话太难了。于是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我从我的左手方向秘密地摸到了敌阵地的后侧,一看是悬崖峭壁,我想像这种地形,作为指挥员来讲,不会将此地作为进攻路线,他的注意力肯定不会放在这里,我就从这里上去,给敌人来一个出其不意。陈洪远孤身击毙16名
我抓着悬崖上的藤条攀爬了上去,来到了阵地前沿,我钻过铁丝网,跳进战壕就往高处冲,没冲多远就遇到了一条环形战壕,我沿着环形战壕搜索前进,走着走着就遇到了一个坑道,我听到坑道里有说话声,我迅速掏出了一枚手榴弹,一拉火就扔了进去,手榴弹爆炸后,我又端起冲锋枪朝坑道里面打了几下,我听了听里面没有动静了,我想进去检查一下,看还有没有活的,我低姿匍匐爬了进去,一个一个地检查,当我检查到最后一个敌人时,这个敌人受伤了但没有死,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枪管,吓我一跳,我慌了手脚,迅速地抱住了我的枪托,跟这个敌人争夺起来,连挣了好几下没有挣脱,当我的枪口正好对准他的头部时,我立即扣动了扳机,将他击毙。等我喘过气来,数了数一共打死7个敌人,尸体旁边有2门60迫击炮和炮弹,我想肯定是敌人的一个60迫击炮班,为了躲避我军炮火打击,钻进坑道里防炮。他们没想到这个坑道是他们集体丧命的地方,正巧就被我消灭在坑道里了。
我刚准备走出坑道的时候,突然听到坑道外有敌人说话的声音,于是我隐蔽起来静静地观察,没想到敌人讲着话进来了,此时我想,把敌人放近点再开枪。当敌人离我只有三四米远的时候,我端起冲锋枪哒哒哒一个扫射,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全部被我击毙了。我立即检查了一下,打死了4个敌人。
陈洪远,胆大心细再毙敌
这时我的胆量越来越大了,我钻出坑道,沿着战壕搜索前进,当我来到一个拐弯的地方时,与一个敌人碰了个面对面,由于战壕比较深,双方只能看见对方的头,敌人发现我后迅速隐蔽,我也迅速隐蔽,敌人不敢过来,我也不敢过去,怎么办?我已被敌人发现了,如果不把他干掉,他就会干掉我,这时我想起身上带的手榴弹了,于是我掏出一枚手榴弹,蹲在战壕里一拉火就扔了过去,但没想到的是,手榴弹在扔的过程中,碰到壕壁上弹回来掉在我的脚下,我迅速抓起手榴弹站起来扔了过去,时间刚好,手榴弹落在了敌人的头顶上爆炸,我冲过去一看,敌人已被手榴弹炸死了。
我继续沿着战壕搜索前进,来到了一个暗堡旁边,听到敌人在里面用电台跟他们的人对话。我判断肯定是敌军的指挥官,于是我掏出了一枚手榴弹,还不放心,又掏出一枚手榴弹,两枚手榴弹同时拉火扔了进去。两枚手榴弹爆炸后,我冲进去一看,炸死了3个敌人,其中一个胸前还挂着一具望远镜,这时敌人的电台里还在不停地呼叫,我听不懂敌人说的是什么,于是我就对着电台,用我们战前所学的几句越语说了两句:“嘎恩笔包威瑞,空抖杭提丢也嘎恩。”说完之后,电台里不说话了,可能听懂我说的话了。这时我想用敌人的电台跟我们部队联系一下,但怎么也联系不上。这时我把敌人的望远镜取下来,挂在我的胸前,把密码本装进我的挎包里,然后背上电台,刚一背上我觉得很沉,怕影响作战,于是我放下电台,把最关键的零部件取下来,装进我的挎包里,我想带回去做个纪念。作战结束后,我缴获的所有战利品都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拿去展览了,想要也要不回来了。陈洪远,战利品被军博收藏
我把密码本和电台零部件装进挎包里后,我走出暗堡,沿着战壕继续搜索,没走几步,我就发现了一个短洞,于是钻进去一看,从我进去这一头摆着3口木箱,另一头摆着各种各样的武器弹药,洞中间有一张床,床上还有一床被子,我对3口木箱有点好奇,想打开看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我打开木箱一看,里面装的有衣服、文件、越南币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我顺手抓了一把越南币放进了我的军用挎包里,想带回来做个纪念。我一看服装不错,是一套军官服,我想把它拿来穿上,伪装他们的军官去打他们的人,那不更得心应手了。于是我就穿上了敌人的军官服,刚一穿上,我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不行!如果我穿上他们的衣服,遇到我们的人,那不把我当敌人打了?这衣服不能穿,我又迅速地换上了我们自己的衣服,刚一换上,我就听到洞外有说话的声音,我想敌人有可能进洞来,这时我迅速卧在床上,把枪口对准洞口,如果敌人进洞来,我就给他两梭子。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敌人说着话进来了,他一进来就发现了我,看到了我的枪口对准了他,他吓了一跳,并立即把手举起来,认为自己投降了我就不会打他了,并慢慢地往后退,想退出洞口,当我看到他正要往外退的时候,我一扣扳机,一个点射把他打倒在了洞口边,这时外面的敌人看到他的同伙被我打倒在洞口边,就不停地朝洞里开枪。可子弹打不着我,因为那里是一个拐弯的地方,子弹全部打在了拐角处,敌人打了一会后,觉得子弹可能打不着我,于是就朝洞里扔了一枚手榴弹,这枚手榴弹离我只有一公尺,我想把它捡起来扔出去,但又不知道时间有多长了,如果一捡就爆炸,那我就完了,所以我没有捡,并迅速卧在床上,用被子盖住身体,这时手榴弹爆炸了,我掀开被子,对全身检查了一下,发现我的右手腕被打进去了一块碎弹片,弹片进去了一半,还有一半在外面,我一咬牙把弹片拔出来了。
这时我想迷惑一下敌人,让敌人认为我被手榴弹炸死了,如果敌人敢进来检查,我就给他几梭子。但等了一会,敌人不敢进来检查,结果进来了一条大狼犬,气势汹汹地向我扑来,我立马开枪把这条狼犬打死了。我知道敌人是用这条狼犬来试探我,我开枪了,敌人知道我还没有死,如果把洞口两头封住,我就出不去了,我必须离开此洞,于是我从我进洞这头冲了出来,刚冲出来,在战壕里没走几步,敌人就朝我打来了一梭子子弹,一发子弹穿过一层土之后,把我的钢盔边沿打卷起来,弹头钻进我的左眉毛骨中间,进去了一半,我用手一下子就把弹头拔出来了,鲜血不停地往外流,我想包扎一下伤口,但又没有急救包,于是我又返回洞里,撕下一块棉絮,简单的包扎了一下,我就走出洞口。
陈洪远和三位伤员的四天三夜
这时阵地上很安静,没有多久就听到阵地下面有说话的声音,当时我还以为是敌人的增援部队来了,我得赶紧做好战斗准备,于是我把阵地上敌人的武器弹药都收集起来,摆在战壕边上,等着敌人上来,没等多久,说话声越来越近了,我听出来了,说话之人不是敌人,而是我原连队的副指导员周辉,战前调到了六连当指导员。这时我大声地喊道:“周指导员快上来啊!敌人已经被我干掉了。”周指导员一听我叫他,他就问我,你是谁啊?我是一连的陈洪远啊。这时我才反应过来,我打的阵地是六连攻打的阵地,战友们看到我伤口还在流血,于是用急救包给我重新包扎了一下,并派我们一连的罗权把我送下了阵地。
下阵地前,我把自己缴获的所有战利品全都交给了六连,身上只留了4枚手榴弹防身用。罗权把我送下阵地没多远,我想阵地刚打下来,需要人防守,我就让他回阵地上去了,我自己慢慢的往山下走,走着走着,遇到了3名重伤员。他们是一连的火箭筒手陈明、二连的火箭筒手宾旭伦、无后座力炮连的程洪,我们4个伤员互相搀扶着往山下走。由于他们3人伤得比较重,走起来非常慢,考虑到随时都会遇到敌人,他们3个伤员身上都没带武器,唯独我带了4枚手榴弹,我们1人一枚,我对他们说:如果遇到敌人多,你们3个先把手榴弹投了,最后实在不行,我们4个伤员抱在一起,拉响我手里这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绝不当俘虏。
就这样我们4个伤员强忍着伤痛,没吃没喝,在原始森林里走了4天3夜。
后来才知道,当时向坤山副团长、刘连光营长一直带人在寻找我们,他们一边走一边喊,有一次离我们只有10多米远,当时我们4个伤员应答“到”的力气都没有了,都处于半昏迷状态。
到第4天凌晨,向副团长和营长继续带人寻找,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们分成3个小组,扒开草丛拉网式地寻找,终于把我们4个伤员找到了,并迅速打开水壶,把我们4个伤员的嘴撬开,灌了几口水,我们才慢慢地苏醒过来,然后打开橘子罐头给我们喂了几口后,立即把我们送到山下172野战医疗所,叫医生护士把我们的伤口做了简单处理后,根据每个伤员受伤的情况,用直升飞机送到了后方不同的医院进行治疗。
我被送到了69医院进行治疗,由于下来晚了,伤口严重感染,我的左眼被摘除了。其他3个伤员经医治后都活下来了,伤愈后都退伍回到了老家。说实在话,我们4个伤员能活下来,确实是命大。
陈洪远,做一名低调的英雄
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陈洪远被敌军炮火打散,与战友们失去了联系,孤身闯入敌阵,与敌军激战了5个多小时,毙敌16名和一条军犬,捣毁敌军一个连指挥部,缴获一大批武器弹药,左眼负伤失明。战后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
在荣誉面前,他常对人们说:“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已经为国捐躯了,我不是功臣,功劳属于全体参战将士”。英雄为何要这么说?他说:因为我知道,没有战友们在周围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用火力牵制敌人,我不会打得那么顺利,不可能独自取得任何胜利,所以我说功劳应属于全体参战将士,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每个人的付出都是不可或缺的。”
战后的陈洪远不忘初心,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做人做事,1986年被贵州省评为“十大优秀青年”新闻人物。1986年9月被特招进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90年7月,以平均85.2分的成绩毕业。
1987年被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昆明青年十杰”。
1988年被部队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大代表大会代表。
1989年被云南省评为“十大杰出青年”,被部队选为第六届云南省政协委员。
1992年6月调入北京卫戍区警卫3师12团政治处宣传股任股长、政治处副主任。
2003年3月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武装部政工科科长、副部长等职。
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2011年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职位上退休。
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北京军区评为“优秀人武干部”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
英雄陈洪远,余热亦生辉
退休后,从未停下脚步,始终保持“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的人生态度。以多种方式延续着军人的使命,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环境美化、治安维护等。除此之外,还经常受邀参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各类校园等宣讲活动。
多年来,他用自己的事迹,以及战友的事迹和老山精神激励人们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用自己的方式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不慕名利,不张扬所做之事,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战友筹集善款,救助烈士的父母和儿女;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风格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陈洪远常常警示自己:在面对诱惑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不为一时的利益所动摇。保持英雄本色与不忘初心并非易事,它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有人曾经问陈洪远:“您的宣讲经历是否改变了您对“英雄”的定义?”陈洪远回答说:宣讲经历本身并没有直接改变我对“英雄”的定义,但确实让我对“英雄”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认为真正的“英雄”,不是在暴风雨中才显形,而是在每一个平凡。
陈洪远始终恪守那份不屈的灵魂与担当。
英雄本色,是退去了光环与掌声后,依然敢于直面生活的真相,在泥泞中前行,在沉默中坚守,并非要惊天动地。保持英雄本色,是在诱惑面前守住底线,在压力之下挺直脊梁,在无人喝彩时依然做对的事。
英雄本色,不是在光鲜亮丽的舞台上,而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依然能够为了信念和所爱,默默付出,无怨无悔!时间或许会苍老容颜,环境或许会磨平棱角,但只要心中的那团火不灭,英雄的本色就永不褪色。
回望过去,陈洪远说:我为自己参战感到光荣,为自己能够坚守这份初心而感到自豪!
展望未来,陈洪远说:我将继续以英雄的姿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保持自己的英雄本色,不忘初心,那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13年,英雄陈洪远退休,军衔:上校。
之后,他成为了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的讲师,继续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钟惠玲,在收复老山、者阴山作战中,被昆明军区授予“战地模范卫生员”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是首战老山唯一被上级授予荣誉称号的参战女兵。1985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及国际南丁格尔奖提名;1984年和2019年两次以英模身份参加国庆观礼。
编辑:艾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