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一枝花·兰秋逸怀》
文/易铁成
【一枝花】
兰露沁秋袍,暑气随云杳。风梳千顷绿,荷举万重娇。野色迢迢,星斗垂天妙,江流入韵寥。正扶摇、九万击长飚,忽翻作、一尾银鳞跃。
【梁州第七】
别家时、丹心燃赤旆,踏浪处、铁臂挽狂涛。戎衣染尽天山雪,冰河饮马,剑指边韶。商海沉浮,砚田耕早,岭南烟雨淬眉刀。更辗转、儒冠换战袍,声名远,意气豪。梦逐,魂绕。平生磊落无尘扰,旧游处、月如绡。自笑浮生一苇蒿,醉卧今朝。
【尾】
恰兰秋、金风送暖兼香袅,岁月凝成琥珀醪。看稻浪千重翻玉哨。心随鹤影,身化虹桥,此怀长共楚天高。

《南吕·一枝花·兰秋逸怀》是一首以秋兰为意象,抒写人生际遇与精神追求的散曲作品。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可从以下方面评述:
一、意象构建与意境营造
兰荷意象的雅俗交融
上阕以"兰露沁秋袍"起笔,将兰之清雅与"荷举万重娇"的壮美并置,形成"野色迢迢"的旷远意境。这种意象组合既延续了传统文人以兰自喻的高洁传统,又通过"星斗垂天""江流入韵"的宏阔描写,突破传统咏兰的狭小格局。
时空转换的戏剧性
"正扶摇、九万击长飚,忽翻作、一尾银鳞跃"一句,以鲲鹏化鱼的典故实现从壮阔到灵动的意象突变,暗合《庄子》哲学,展现人生境遇的不可预测性。
二、人生经历的史诗性书写
军旅与商海的二元叙事
"戎衣染尽天山雪"与"商海沉浮"形成时空对仗,通过"丹心赤旆""铁臂狂涛"的刚健笔触,构建出"儒冠换战袍"的传奇人生轨迹。这种叙事模式与关汉卿《不伏老》中"攀花折柳"到"占排场风月"的浪子形象形成互文。
岭南烟雨的淬炼意象
"砚田耕早"与"眉刀淬雨"的并置,巧妙融合文人雅趣与江湖豪气,体现作者"声名远,意气豪"的复合身份认同。
三、精神境界的升华
超脱与回归的双重维度
"醉卧今朝"的洒脱与"心随鹤影"的飘逸,在"此怀长共楚天高"中达成统一,既延续了元代散曲"感叹伤悲"的南吕宫调特质,又赋予传统隐逸主题新的时代内涵。
金风稻浪的象征体系
尾曲以"稻浪千重"喻人生积淀,"琥珀醪"状岁月醇厚,最终以"身化虹桥"的浪漫想象完成精神飞升,这种处理与乔吉"凤头猪肚豹尾"的曲式结构异曲同工。
四、艺术创新
典故的现代化用
将"击长飚"(《庄子》)与"银鳞跃"(《搜神记》)并置,既保持古典韵味,又通过意象碰撞产生新意。
声律的突破性尝试
"更辗转、儒冠换战袍"的增字处理,在保持南吕宫"感叹伤悲"基调的同时,增强叙事张力,类似关汉卿"衬字"技法的运用。
该作在继承元代散曲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意象重构与时空压缩,实现了个人史诗与时代精神的交响,其"兰秋"意象既是个体生命的隐喻,亦可视作当代知识分子精神求索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