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地 方
沛然
从江南回到泰山的第六个晚上的饭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踽踽独行,来到社区中心广场的石凳
与过去的十多年相比,这是我第一次姗姗来迟,而且迟到了五个晚上。因为,实在不愿接受那残酷的现实啊
看着那空旷的石凳,尽管早已知晓结果乃物是人非。但我心理上还是抱着一丝丝侥幸且不现实的幻想,难以接受尊敬的张老师已经驾鹤西去的现实。悲痛之情不禁涌上心头,眼眶湿润
往年的暑假,多是他先我从钱塘归来,晚饭后,坐在这石凳上等我。而我回来的第一晚上,首先是到这老地方来报到。春去秋来,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去年暑假一别,竟成了永别

回想过去的四十八个年头,我俩由师生到同事,再到无话不啦的朋友,有三十多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交集。尤其是离开工作岗位后的十多年间,我们的生活内容和节奏也基本相
他生活在自古繁华的钱塘,我生活在园林名城姑苏,而且都是给从事高等教育的女儿看孩子。所以,每年都像候鸟一样,暑假回泰山休息。每天晚上,都在石凳这里谈天说地。聊共同母校和共同工作单位的趣事;聊退休后的幸福生活。是哪样的契合一致,有聊不完的共同语言。若说有差异的话,也只是在某些细枝末节上的分歧
也许是因从事过一段很长时间共青团工作的缘故,他的身上始终散发着一股蓬勃向上的能量,和气宇轩昂的正气。感觉人虽已年过七十,仿佛心还在共青团时期。在他的眼里,事物都是美好的,有瑕疵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和他聊天,总是倍受鼓舞,充满了正能量……
假期结束南下时,总要相约明年在此相会

哪知,在六月的一天清晨,当我看着滂沱的雨水,在散文中,写下“最终都要魂归故里,回归大地”的句子时,微信的“笛声”提示我,尊敬的张老师因病猝然离世了。我那因写作而快速转动的大脑骤然刹车,在思维的轨道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顿时惊的目瞪口呆,泪不自禁,无语凝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实却让我不得不接收这难以承受的现实
而今,当我再次面对这老地方时,心里充满了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对他的失约略感遗憾。也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又多了一层感慨
恍惚之中,仿佛看到他又来到了石凳前,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少妇和孩子在石凳前乘凉玩耍
这难道是他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回应吗?。。。 。…。同。。。!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