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大暑紧相连,
热味仿佛在添盐。
从容应对炙烤验,
总有清风怡情怀。
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节序,周而复始地循环到今年的最热点。滚烫的盛夏,文字也有了温度,情愫也随之升温,每天的问候与祝福彰显着可人的暖意。愿我们在热的世界里,扬起热爱的风帆,让生活更加美好,每天高呼“健康万岁”!这是人生的真谛。热由天生,自在人为,愿你清凉一夏!
《寻凉有怀》
晨步寻凉过小桥,
闻风轻挽柳枝腰。
那边荷池烟霞染,
亭前伞下裙风摇。
蛙鼓噪,蝉声闹,
火辣阳光过柳梢。
忽闻横笛穿林处,
引得花鹊翔荫凉。
乡音7,21日随笔
诗评《寻凉有怀》
乡音这首《寻凉有怀》以“晨步寻凉”为线索,勾勒出盛夏清晨的鲜活景致,在燥热中捕捉清凉意趣,字间藏景,景中含情,将夏日寻凉的闲逸与自然生机写得灵动鲜活。
开篇“晨步寻凉过小桥,闻风轻挽柳枝腰”以动态起笔,“寻凉”点题,“过小桥”勾勒行踪,“风挽柳枝腰”以拟人手法写清风拂柳的柔态,“轻挽”二字尽显风的温柔与柳的婀娜,开篇便带出一丝清凉惬意,驱散了盛夏的燥热感。
“那边荷池烟霞染,亭前伞下裙风摇”转向远景与近景的交织。荷池被“烟霞染”,晨光中的荷塘如蒙轻纱,色彩朦胧而温暖;亭前伞下裙摆随清风轻摇,人影与风影相映,既有画面的灵动,又暗含纳凉人的闲适,景中有人,趣意盎然。
“蛙鼓噪,蝉声闹,火辣阳光过柳梢”笔锋一转,直面盛夏的热烈。蛙鸣、蝉噪是夏日标志性的声响,“鼓噪”“闹”二字写尽声浪的喧腾;“火辣阳光过柳梢”则点出暑热的逼近,阳光穿透柳枝洒下热度,与前文的清凉形成微妙对比,更显寻凉的迫切与夏日的真实质感。
结尾“忽闻横笛穿林处,引得花鹊翔荫凉”以意外之景收束,堪称点睛。林间传来的横笛声打破了喧嚣,更引得花鹊飞向荫凉处,笛声的清越与鹊鸟的灵动,为燥热的清晨注入一抹清雅与生机。“翔荫凉”三字既写鹊鸟避热,又暗合“寻凉”主题,余韵悠长。
全诗紧扣“寻凉”之意,从寻凉的行踪到所见之景、所闻之声,由静到动,由景到人,再到声与影的交织,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自然,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景物更具灵性,“风挽柳”“裙风摇”“笛穿林”等意象画面感十足,在燥热盛夏中寻得一份清凉闲趣,读来如沐晨风,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