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的时光博物馆
作者:范云阁
推开哈尔滨市张维杰老人的家门,仿佛踏入了一座时光博物馆。已是年逾古稀的张老,精神依旧矍铄,眼神里既闪烁着对生活的热忱,又流淌着对往昔的眷恋,墙上悬挂的 “黑龙江省第四届书香家庭” 牌匾格外醒目,刚一抬眼便撞入视线,荣获的各级各类奖状、奖牌、奖品琳琅满目,那些沉淀着岁月书香的荣誉,让人不由心生敬意。
老人的客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盒子的老物件。各式各样的旧手机静静陈列,它们的外壳早已磨损,按键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但每一部手机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里面或许藏着他与亲朋好友的通话记录,或许留存着他为孙辈拍下的稚嫩笑脸。老人拿起一部带有实体键盘的手机,轻轻摩挲着,“这是我用了好多年的手机,当年用它给老朋友发了不少短信呢。”
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笔。有精致的钢笔,笔帽上还刻着花纹;有普通的圆珠笔,笔杆上印着早已过时的图案。老人拿起一支钢笔,“这支笔跟着我好多年了,当年我用它写了不少诗词,在老年日报上发表过多少首已经记不清了。”这些笔,记录了老人对文学的热爱,见证了他在诗词创作道路上的每一步。
再看那一堆手表,有的表带已经断裂,有的表盘布满划痕,但它们的指针却仿佛依然在无声地转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老人拿起一块老式手表,“这是我参加工作时买的第一块手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这些手表,陪伴着老人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他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还有那几瓶墨汁,静静地摆放在角落。老人酷爱书法和国画,这些墨汁曾在他的笔下化作灵动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他的画作“虎梅兰竹”“鹰击长空”等作品,在黑龙江省比赛中荣获大奖,而这些墨汁,就是他艺术创作的得力助手。
老人家中有个分几个格的小箱,这是他收藏旧物的独特方式。用过的东西,他会分别装到小箱子里,也有的随手扔掉的,有的则保存起来,保存的多了,就舍不得扔了。这些旧物里藏着旧时光,往往会勾起他许多往事的回忆。
张维杰老人的这些收藏,不仅仅是一堆旧物,更是他人生的缩影。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老人用他的方式,守护着属于自己的时光,也让我们看到了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美好。
编辑风采
心之声文学社社长
都市头条编辑
网名:秀北惠南。
实名:孟秀君。
小学高级教师资格,毕业于语言文学专业,大专院校,县城内教书育人三十六载,桃李满天下。
多次获国家、省、市、县等各级作文指导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所教学生作品屡次见报,登刊百余篇,多次代表学校发表专刊。接受电台采访,并在《人生写真》栏目中多次播出 展示了师生风采。
发表《我的作文教学之路》、《寒假作文指导之我见》、《让孩子充满创造力》等数十篇文章,个人事迹收录于《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上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