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远先生的行草《梅兰竹菊》四条屏,是笔墨风骨与人格精神的交响。作为国家一级书法师,他将50余年的人生积淀——军旅生涯的坚毅、政法工作的沉稳、退休后的从容,都揉进了这组作品里,让“四君子”不再是单纯的意象,更成了生命态度的写照。
四条屏以诗为骨、以书为魂。“梅”的行笔如老梅枝干,起笔如刀削般硬朗,墨色浓重处见“不畏霜”的傲骨,收锋却带着自然的舒展,恰是“凌寒放”的生机;“兰”的线条则洗练通透,转折处不疾不徐,像极了诗句里“不媚春华”的君子,没有刻意的张扬,却自有清气流转;“竹”的笔势最见功力——笔锋连贯如竹茎挺拔,中段偶有轻提的飞白,既显“虚怀”的通透,收尾的沉稳又暗合“志不傲”的定力;“菊”的笔触多了几分温润,墨色渐淡处似秋霜染蕊,余笔轻绕如暗香浮动,正应“清气满庭芳”的余韵。
军人底色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气质。他写“傲骨”不炫硬,藏锋于圆转中;书“豪气”不张扬,刚劲里带着收敛——这恰是军旅生涯沉淀的“担当”:既有直面风霜的勇气,又有容物的襟怀。而退休后坚持书法、投身公益的经历,又让笔墨多了份平和,“菊”的温润、“竹”的通透,都是岁月打磨后的从容。
整组作品独立成幅却气韵相连:从梅的凛冽到菊的温雅,恰似人生从锋芒到通透的历程。笔墨里有军旅的骨、生活的韵,更有对“君子之道”的践行——这或许就是书法的真谛:不止于字形之美,更在于以字见人,以笔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