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医人论事意连连
文/古广祥
(香港新闻出版社)
男尊女卑,当乎?
天地生人,阴阳相济,本无贵贱之分。然,古者拘于习俗,谓“男尊女卑”,载于典册。故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等论述。斯言也,非天道之常,实人伦之偏也。鲁迅曾质疑:“从来如此,便对么?”亦如清末思想家严复:“女权之弱,实为国力之亏。”惟兴男女并立,各展其志,方显大道之规也。
华族首重三纲,常人多谓“女必温婉,夫权如纲”,究其根由,非独一人一事之失,实乃制度、习俗、观念相结使然。看来当社会半数人被压制时,所谓“进步”只是独腿前行而已。女子之智识、才力、志意,岂因形骸而逊于男?兹撰本草对联述之,联曰:
妒妇/女罗/关远志;
握儿/男续/霸王鞭。
上联,“妒妇”情绪化标签,直观地展现出女性被狭隘、善妒的刻板印象所束缚;“女罗”给人柔弱、依附的感觉,暗喻女性在传统观念下难以独立自主;“关远志”对女性追求远大目标的质疑或限制。
下联,“握儿”权力化体现,描绘男性传承血脉的传统认知,强调男性在家族中的主导地位 ;“男续”强化了延续家族的重要性;“霸王鞭”象征着男性被赋予主导与施展拳脚的权力。

观夫世事,女权之弱,实碍国力。随着世事发展,女权者始终围绕“消除性别压迫”之核心,认为社会不能简化地把“男/女”“柔/刚”“依附/支配”划为二元对立。从辩证哲学角度来看,这种二元对立违背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之命题,性别者,自然之分,非贵贱之判。休言女子非英物,亦如白居易云:“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夫女权之说,其本在求平等,破桎梏,非他也。其曰:性有刚柔,非关男女;志有远近,各随本心。今之世,文明日进,女子可入庠序,可登朝堂,可创实业,可与男子共担天下事,此非“天变”,乃“人醒”也。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若仍抱残守缺,固守“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之旧说,则家国难兴,惟兴刚柔相济,各尽其才,文明可久矣。
经商如逆水行舟。传统企业视员工为“成本”,为求降低生产压力,或考虑“生育成本”,故有福利差别,此乃造成职场性别失衡之原因。善乃人性之最高属性,福利主义并不会稀释奋斗文化。本土即全球,愿天下劳工能真正得到“同工同酬”待遇。“兼爱”与“尚同”蕴含着劳工对平等、公正之有序追求,这对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有着正面意义,同时也为全球性别平等运动提供了东方智慧。“兼爱”与“尚同”乃灵魂之上界,再撰本草对联阐识,联曰:
德菊/大团囊草;
仁榔/红吊福根。
“德菊”,君子德行;“大团囊草”,仁心济世。
“仁榔”,包容胸怀;“红吊福根”,正气凌人。
2025年7月20日写于古公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