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2025届中考捷报——“低进高出”书写奇迹,封闭式小班化育出“逆袭天团”
(都市头条时成功 通讯员戴晓正)当驻马店市中招办的成绩榜单跃入眼帘,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的教室里炸开了欢腾的浪花——驻马店市前百名,我校占1席;新蔡县前百名,3张青春面庞闪耀其中;600分以上的学子,更是齐刷刷站成167人的方阵。这两组数字,不仅刷新了校史纪录,更在家长群里传成了滚烫的佳话。
谁能想到,三年前这群孩子踏入校门时,七年级新生的入学均分仅120分。如今,他们用三年时间交出了人均提升380分的答卷,平均涨幅达260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承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每本错题集里的坚持。
九(14)班李副的妈妈在朋友圈晒出录取通知书时,配文写着:“三年前我把爱闯祸的‘小顽童’送进校门,今天学校把挺直腰杆的‘小英才’交回我手里。”评论区里,满是“看得眼眶发热”的共鸣。
小班化:50人的教室里,藏着1对1的用心
“哪怕是1分的差距,也要当成天大的课题来啃。”这是双语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48人的班级里,“1+1导师制”像一双温暖的手,稳稳托住每个孩子——学科导师拿着错题本逐题分析,成长导师蹲在操场边听孩子讲心里的烦恼,每个人的课表上都贴着专属的“进步路线图”。
封闭式:24小时的“成长安全岛”,藏着不言说的牵挂。
清晨6:20的起床铃里,班主任已站在楼道里等着孩子们出操;夜晚9:30的熄灯号后,生活老师还在轻轻掖好走廊尽头的被角。班主任、生活老师、后勤师傅、值班领导,四岗的灯光在校园里连成守护的星轨。手机被统一锁进保管箱的那一刻,家长们知道:这里的每一分钟,都被认真对待。
数据会说话:那些曾被低估的潜力,正在野蛮生长。
入学时排在后30%的孩子,71%在中考时冲进了全县前50%;当年入学时就拔尖的前20%,92%依然稳稳站在优秀的队列里。这不是数字的游戏,是每个清晨教室里的琅琅书声,是每个深夜办公室的灯光,攒出来的底气。
教师手记:把“不可能”拆成365个“再试一次”
“我们不挑生源,只跟每一天较真。”九年级年级长季恒军翻开磨得卷边的“三本台账”,字迹里全是故事:学情诊断本上,每道错题旁都标着“已订正”“需重练”;目标跟踪本里,每个分数条都被孩子偷偷画了小太阳;家校联系本上,家长的签字从“收到”变成“今天孩子说老师夸他了”。
家长心声:一场从犹豫到坚信的双向奔赴
吴若涵的爸爸捧着锦旗站在校长室时,声音有些发颤:“当年亲戚都劝我‘成绩差就别折腾了’,现在他们追着问我要招生电话。”锦旗上“送我顽童还你英才,低进高出写传奇”的烫金大字,映着他眼里的光——那是被辜负过的期待,终于长出了果实。
就像九(14)班吴嘉晋在毕业典礼上说的:“三年前我们站在起跑线时,谁也没料到会跑成现在的样子。但在双语的每一天都在告诉我们:起点或许天注定,终点却能靠自己重新画出来。”
这不是结束,是这群孩子用汗水在青春里刻下的注脚——原来所谓奇迹,不过是把“我不行”,熬成了“我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