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文/樊明堃
烈日凌空似火烧,暑威难奈鸟声焦。
雨云忽至田禾喜,向晚幽林耀夜娇。
注:耀夜——古人对萤火虫的雅称。
娇——此处指可爱。
2025、07、22 农历已巳年夏大暑之际写于沈水之阳
大暑 篆刻/息连有
诗友樊明堃的《七绝·大暑》,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生动地捕捉了大暑时节天气的骤变和生灵的反应,尤其突出了雨后的清凉与生机。
起句:“烈日凌空似火烧”。开篇直接点题,用最直观的意象描绘大暑的典型特征。“烈日凌空”强调太阳高悬,威势赫赫,无可躲避。“似火烧”是极其常见却有效的比喻,将阳光的灼热感具象化。仿佛空气都在燃烧,瞬间唤起读者对酷暑的共同体验。语言直白有力,奠定了全诗暑热难耐的基调。
承句:“暑威难奈鸟声焦”。此句视角巧妙,通过听觉(鸟声)来侧面烘托炎热。“暑威难奈”承接上句,直言酷热令人难以忍受。“鸟声焦”是神来之笔。鸟儿的鸣叫本应是清脆悦耳的,但此刻却显得“焦”躁、嘶哑、急切。一个“焦”字,既形容了声音的干涩刺耳,更生动地传达出鸟儿在极端高温下的烦躁不安和痛苦挣扎。鸟声的“焦”化,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强烈放大了“暑威”的压迫感。
转句:“雨云忽至田禾喜”。作者笔锋陡转,带来戏剧性的变化。“忽至”二字精准地捕捉了夏日阵雨来得急、来得快的特点。积聚的“雨云”取代了“烈日”,带来了解脱的希望。“田禾喜”三字最为传神。诗人赋予田禾(庄稼)以人的情感,一个“喜”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久旱或酷热中的禾苗对甘霖降临的极度渴望和由衷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农人对丰收的期盼。
合句:“向晚幽林耀夜娇”。 时间推移至雨后傍晚。“向晚”点明时间,“幽林”指明地点(雨后清凉的树林)。“耀夜娇”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意境的升华。“耀夜”诗人特意注明这是萤火虫的古雅称谓。雨后的夜晚,空气清新湿润,正是萤火虫活跃之时。“耀夜”二字本身已充满诗意,既描绘了萤火虫尾部闪烁的光芒(耀),又点明了其出现的环境(夜),更因其古称而自带一份雅致。“娇”诗人注明此处指“可爱”。这个字用得极为贴切。它生动地刻画出雨后萤火虫在林间轻盈飞舞、光芒闪烁的灵动可爱之态。同时,“娇”也传递出一种雨后特有的清新、宁静、愉悦的氛围。炎威散尽,暑气消弭,幽静的树林里,点点流萤如同精灵般舞动,为夜晚增添了无限生机与娇媚。
整首作品以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成功描绘了酷暑的煎熬、骤雨的惊喜和雨后的幽趣。尤其“耀夜娇”三字,点亮了夏夜的诗意。它是一幅有声有色、充满生趣的大暑风情佳作。
诗作者简介:
樊明堃 网名:凡帆 编审 高级记者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理事、辽宁省及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诗评者简介:
贾维君 网名:山高林密,辽宁沈阳人。现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签约诗人。喜欢诗评和影评,崇尚古诗词和现代诗。曾出版个人诗集。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尊崇活着与古人论诗,死后与上帝握手。愿蘸一缕墨香,书写多彩人生的格言。 在《中外诗人》诗刊多次发表个人作品专辑。同题诗作品《南湖》已被编入贺敬之顾问题字的《南湖——庆祝建党百年诗选》(全球出版发行)并获“优秀作品奖“;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荣获“建党百年诗选优秀诗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