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迹忆·小小说(023)】市 长 热 线
作家/沈 学 印 主播/河清海晏
邻居家老肖是个刚退休的科级干部,有一儿一女都在外地上班,家里就老伴两个人,整天过着清汤寡水且也恬淡悠静的生活。
这天,老肖过来找我说家里的电话好像有了毛病,但还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我说那你该找社区的服务维修点,他们正管这事儿。老肖说去了好几趟,答应总是挺好的,就是不见有人来,眼看要到年跟前了,想跟孩子说说话,可这电话就是打不出去,你说急人不急人。再则你也知道,家里的老伴身体又不好,万一她那老病突发了,给120打个电话都来不及……
老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长着一脸抹不开的肉,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求人的。再说老肖也知道我在政府部门上班,或许对他能有些帮助。我说这样吧,一会儿我给你个电话号,你往“市长热线”打个电话,让他们给催办一下。
中午回家,碰到老肖,他说“市长热线”他打通了,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也做了记录,让他等一等。
三天过去了,始终没见到老肖,我以为他家的电话肯定是畅通了,也就没再多心思。
周六一大早,家里门铃“嘟嘟”响了,推门一看,是老肖,还是那副愁眉苦脸的老样子。 一问,原来还是为电话的事情在上火闹心呢。我说那你还得再给“市长热线”打电话,现在有些事就得催紧点才能办的快一些。
老肖一听便拿出手机,又一次拨通“市长热线”。当他还没把自己的情况说完,就听电话那边极不耐烦地说,今天不上班,你不知道吗?……
我一急,也跟着拨通了“市长热线”,想和值班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但是得到的答复仍然是,刚才不是和你说了么,今天不上班,你不知道吗?未了还嘟囔出了一句——有病!
以前听说过“市长热线”有种种不作为的指责话语和扯淡的笑话,但都没太当真事儿去听。今个这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证,我才确信了坊间传说的“市长热线”多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有时就是逗你玩并非空穴来风,确有此事。
看着老肖愁眉不展一脸苦瓜的样子,我抓起电话给政府办的一个管点事的好友说了这个事儿,请他在中间给疏通催办一下……
周一下班刚进屋,老肖就匆匆赶回来对我说,电话好使了,电讯公司的人态度也挺好,只是临走时还收取了点维修费,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其实要的钱也不多,才20元,但……
我说,这不是滥收费吗?
接着,又把这事儿给政府办那个管事的好友说了。
结果,第二天电讯公司的那个人就把收取的费用给老肖乖乖地送回来了……
2013年3月13日 晨于北方悠然居书房


沈学印,曾供职电视媒体,现退休。已有400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百家报纸杂志发表;出书30余部、编书20余本、创办民刊80余期、获奖30余次。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等。现为《乌苏里江》《知青文学》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