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不 去 的 故 乡》
作者:蒋有吉(陕西)主播:雪花飞舞
长春城北十数余里,是生我养我的家乡。
吾乃耕农之家,那里的地下,埋着我的祖宗,地上有我的童年。承蒙父恩母爱,有幸躲过困长春的兵荒马乱,三年困难时期,虽度日艰辛,仍给我以健壮的身体,走向世事红尘多纷扰。…十几岁走出家门,80岁站在没有房屋的故乡,酸酸杂陈百感交集。十多年读书,我不曾穿孔乙己的长衫丶鄙视过阿Q的自欺、生活过的骆驼祥子不可比、可谓实现小康,幸福安康。毕竟时偶有心天高,运比纸薄之事。一路走去,误打误撞坷坷跘绊,不尽人意之时,总记起有个故乡,深信(馒头不吃先放在那儿,)习惯上是个寄托,精神上有个归宿。…
家乡因修高速路被消失了。轰鸣的推土机裹挟了祖坟旁的风水香灰,铺成去往白城方向的高速路基。
百年老宅拆迁,房基夷平,变成玉米地。风摇玉米叶子沙沙作响,混合着高速路上汽车的风声,似乎在,长嘘短叹地诉说着:“妄为子孙,未能尽孝,愧疚痛心”。…
高压线上栖息着串串茫然的麻雀,似乎正嘲笑着整天匆匆忙忙盘旋再盘旋,却始终找不到在哪儿重新筑巢的回归燕。
心绪杂乱,常言说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没有祖屋的故乡,己算不了什么故乡。
我站在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黑土地上,举目四望,一派茫然。
我隐约听见了那只蝈蝈的叫声:恍惚是回到了童年,看见了母亲劳累一白天之后,在油灯下,传出了纳鞋底拉麻线的声音。
千言万语问心诚诚,恩情切切却执笔笨笨,写三首以示怀念。
七律三首·八旬子寻母记
(一)
八旬倚杖游子归,不見柴门可找谁。
昔日慈萱空望子,今朝儿喊妈未回。
转身再想奶奶抱,荒冢青蒿隔墓碑。
欲寄哀思无雁过,唯将浊泪洒残晖。
(二)
万里风尘找家门,断垣残瓦己无痕。
急询谁见娘亲影?唯土神答屡見魂。
玉米头摇悄声语,燕子徘徊觅故根。
唯愿慈母天国里,无灾无难幸福人。
(三)
少小离家耄耋回,残垣不见泪涟垂。
摇篮故里魂牵我,每忆爹妈兄妹谁。
半世飘蓬萦旧梦,数间平房化新规。
夕阳木立心归处,燕子无巢头上飞。
作者,蒋有吉(微信昵称秦岭老真)简介:
二十岁工科男离家,三线建设来西北,四十年工龄;住西安五谷丰登路;日食六两米,体重七十公斤,八十耋寿老者,日行九千余步。业余爱好十分喜欢打油诗。

朗诵:雪花飞舞 退休,喜爱朗诵,用心体会文字,用声音诠释文字,让文字乘着声音的翅膀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