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潜伏记
(节录自徐佩珩回忆录《逝水留痕》)
文/徐佩珩 图/龙莆尧 编辑/谦坤
(六)
从水路出梧州不久便进入西江,再向东行,经郁南,德庆,悦城等地到达肇庆县城。西江水十分黄浊,与漓江、柳江、桂江相比,真是天地之分。我们抵肇庆后,守忠带我们去郊外一位朋友处下脚,在那里吃午饭,当餐是我买的餸菜,主人还请来一位姑娘陪伴我们,这姑娘打扮得很整齐,看来颇文静。傍晚我和阿龙先搬到市区中山纪念堂侧府前街一间古老大屋里,这间屋有正间和左右偏间,后进还有一个小间,通过一块空地才到厨房,围墙后是中山纪念堂。厨房非常大,可容四五家人煮食,侧边有一井,水甚清冽。屋主人不在这里住,正间空着,左偏间住一户军烈属唐太太,我们住在右偏间,有一厅两房,后进小间住着一夫妇俩。我们进入右偏间,才发现守忠早就安排几个组员在这里,一个麦伯,一个初叔,还有一个小伙子姓郑的,他们说,他们在这里已经等了许多天了。
第二日守忠和颜如才姗姗而来,守忠说,他还要布置一些事情才可启行,在肇庆可能要逗留一些时日。我们立即在我住的房间把电机架设起来,当时总台设有一个普呼台,它的呼号是KHO9,大概我发出的声音十分清晰,高亢,不到两天工夫,我们就联系上了。后来我又联络上了支台,支台的同事告诉我,说我发出的声音非常好,有如26分台,我知道,26分台是我在支台工作时,最悦耳和最顺利的一个台,我听了这评语,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肇庆有我几个同学,一个是三区台的何允安,还有大家姐苏文藏等,其中何允安与我交情最好。我写信给她,她收到信后即来找我,她在三区台当二等报务员,结了婚,并已经有了一个男孩。她坦率地告诉我,他们是有了孩子才结婚的,大家姐苏文藏与县台台长十分要好,大概也快结婚了。我的同学,似乎都是与台长或同事结婚,大概是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因而把感情培养起来之故。允安说要尽地主之谊,请我去饮午茶,我们打算茶后一同返区台,再去见见大家姐。谁知在茶寮里坐下不久,即拉响了警报,幸好这茶寮在郊区,隐蔽得很好,茶客们都没有到别处躲避。我们谈了许多,对某人某事发出了许多感慨。警报拉响后很久都没有解除,看来时间不允许我去见大家姐了,守忠曾警告过我,不要太暴露自己的身份和行踪,不要与熟人频频往还及通信,解除警报后我只好告辞回去,我对允安撒谎说,过两天我便要离开此地了。
临别依依,大家都互祝珍重,我以为我们后会还有期的,谁知这次竟成永诀,抗战胜利后,我听别人说,她在一次大轰炸中遇难了。她第一胎产了一个男孩后,继续再产一男双胞胎,可怜这三个小孩,这么年幼就没有了母亲,这是凶残的敌人欠下中国人民的又一笔血债!(未完待续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