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半,煮酒当歌
蒋海荣(安徽淮南)
高歌春之生机盎然
夏日热情的绿
秋日的富足圆满
萧瑟的冬日
破败不堪的万物
荒凉的日子点缀着生命
皆可成为经典
雪可洗礼天地
在寒意阳光下
更加精彩了煮酒欢颜
青春路上挥手
那些曾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的转身,有的再见
有的已经不要再见
人生过半煮酒
当歌当醉当清醒
金钱权势远近
利益链锁
砸断了吧
希望周而复始的春春
来吧与风雨共赴
与狼群撕咬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与陌生人笑谈
与昨日熟悉的陌生
只因看透不说透
将廉价的真诚
扔到火炉去吧
我要寻觅梅香
闻着友善的气味
书写着生命尊严
生命之诗歌绝版了
我要成为一棵葱郁绿树
我要成为一粒冲破大地的种子
我要传递正义之声
我要找寻着
一把时代划桨
将自己的生命安全渡过
我要做黑夜里一盏灯
我要做荒野里一棵草
诠释着生命,生生不息
守望着守护着爱护着
因为我只剩下了生命
干杯吧随缘吧
我的生命
半生回望中的坚守与赤诚——评《人生过半,煮酒当歌》
蒋海荣的《人生过半,煮酒当歌》以沉郁而激昂的笔触,书写了人生过半后的生命感悟与精神抉择。诗歌如一场酣畅的独白,在岁月沉淀的清醒与未改的赤诚间,勾勒出一位历经风雨却依旧坚守本心的行者形象,字里行间涌动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现实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执着。
开篇对四季的回望颇具深意:“高歌春之生机盎然/夏日热情的绿/秋日的富足圆满/萧瑟的冬日/破败不堪的万物/荒凉的日子点缀着生命/皆可成为经典”。诗人将四季的轮回视为生命的完整注脚,即使是冬日的荒凉也被赋予“经典”的意义,这份对岁月百态的接纳,为“人生过半”的感慨奠定了豁达的基调。
诗中对人情与现实的剖析尤为深刻。“青春路上挥手/那些曾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转身,有的再见/有的已经不要再见”,寥寥数语道尽人生聚散的无奈与现实。而“金钱权势远近/利益链锁/砸断了吧”的呐喊,则显露出对世俗羁绊的决绝与对纯粹的渴望。“将廉价的真诚/扔到火炉去吧”,看似冷漠的表述背后,藏着对虚伪的厌倦与对真挚情感的更高期待。
诗歌的后半段转向生命的坚守与追求,充满力量感。“我要寻觅梅香/闻着友善的气味/书写着生命尊严”,以“梅香”象征高洁的品格,在看透世事后仍执着于尊严与友善。一连串的“我要”排比气势如虹:“成为一棵葱郁绿树”“成为一粒冲破大地的种子”“做黑夜里一盏灯”“做荒野里一棵草”,将抽象的精神追求化为具象的生命形态,既有冲破束缚的勇气,也有默默坚守的韧性,“诠释着生命,生生不息”的信念让人动容。
结尾“干杯吧随缘吧/我的生命”,在激昂之后归于从容,将半生的感悟沉淀为对生命本真的接纳与守护。“煮酒当歌”的豪情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