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咏蝶
斌斌(赵庆彬)
彩翅双双寻粉蕊,妖姿处处觅花身。
穿枝独愿春光好,越叶还将戏晚晨。
诗评
翅影花间的春光恋歌——评斌斌《七绝·咏蝶》
赵庆彬的《七绝·咏蝶》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蝴蝶的灵动身姿,将蝶与花、春的亲密交融定格成诗,短短四句如一幅工致的花鸟小品,字里行间满溢着春日的生机与蝴蝶的娇憨之态,尽显咏物诗的精巧意趣。
首句“彩翅双双寻粉蕊”,开篇便以“彩翅双双”点出蝴蝶的形态与结伴特性,“寻粉蕊”三字精准捕捉蝴蝶逐花的核心习性,“粉蕊”既写花之娇嫩,又暗合蝴蝶采粉的生态,画面鲜活如见翅影翩跹。次句“妖姿处处觅花身”承续前意,“妖姿”一词赋予蝴蝶轻盈柔美的情态,“处处觅花身”则将蝴蝶的活动范围拓展,从“粉蕊”到“花身”,从点到面,展现蝴蝶与花相依相伴的亲密关系。
颈联“穿枝独愿春光好”转至蝴蝶的活动场景与深层意涵,“穿枝”写出蝴蝶在花丛间穿梭的灵动,“独愿春光好”则将蝴蝶的行为赋予主观情愫,仿佛蝴蝶的忙碌也是对春光的珍视与守护,让咏物超越形态描摹,融入对春光的赞美。尾句“越叶还将戏晚晨”以“越叶”延续动态描写,“戏晚晨”则点明蝴蝶从清晨到傍晚的活跃,“戏”字更添几分顽皮娇憨,让蝴蝶的形象愈发鲜活可爱,也暗合春光昼夜不息的生机。
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彩翅”对“妖姿”、“寻粉蕊”对“觅花身”、“穿枝”对“越叶”,词性工稳,意象呼应。诗人不着“蝶”字却通篇写蝶,以“彩翅”“妖姿”状其形,以“寻粉蕊”“觅花身”写其性,以“穿枝”“越叶”绘其动,最终落脚于“愿春光好”“戏晚晨”的情与境,让蝴蝶不仅是自然生灵的写照,更成为春光的使者与生机的象征。
这首小诗虽篇幅短小,却做到了形神兼备:既精准捕捉了蝴蝶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又赋予其情感温度,让“咏蝶”最终化为对春光的礼赞。读来如见彩蝶穿花而过,翅影留香,于细微处见春光之美,尽显咏物诗“托物寄情”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