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183
卖身为华工
——追忆父亲张玉生少年时期的残酷岁月
张国强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最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父亲1974年3月写的《自传》,其中记录了他在旧中国遭受殖民压迫时期经历的苦难,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暴行导致人民生灵涂炭的血泪历史。为了不忘历史,珍惜和平,我根据母亲的回忆、父亲生前的讲述以及这本《自传》,将那段残酷岁月和黑暗历史记录下来。
黑暗童年
父亲出生在1929年12月,一岁时,因其父母无力抚养,将他送给了姨母家养活。姨夫叫刘殿举,他便取名刘代。七岁时,姨夫休妻(离婚),姨母又改嫁,便把刘代送到外祖母左堤村娘家寄养。不久,外祖父被下坡失控的马车轧死,生活愈发艰难。1943年,冀南地区(含夏津县)遭遇灾荒之年,夏粮绝收。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了臭名昭著的“十八秋鲁西作战”细菌战,通过投放霍乱病菌和制造洪水等残忍手段,导致无数无辜百姓死伤。据史料及学界考证,这次细菌战导到冀南、鲁西24个县约42.75万人死亡。夏津县也是霍乱疫情的重灾区。刘代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离左堤村北邻的前于里长屯(今前屯)的两个哥哥张玉成、张玉岱找到刘代,让他回亲生父母家。这时,在前屯村已经病重的亲生母亲向刘代介绍了他的身世,老人家含着老泪说:“刘代,你本姓张,兄弟排行老四,大名张玉生,你那个母亲是你的养母亲姨,我才是你的亲娘呢”。张玉生泪流满面、磕头认娘。在灾荒、战乱、饥饿与霍乱的多重侵袭下,这一年,奶奶、母亲、大爷相继饿死、病死。此后,靠挖野菜、要饭、拾柴维持生活的张玉生(刘代),便在左堤和前于里长屯村两家之间往返。
为生卖身
那一年,村里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早死有人埋,晚死无人抬”的悲惨境地。张玉生生活无望,走投无路,被迫于1944年初卖身为华工前往东北。当时,前籽粒屯村有一个工头为日本人招募售卖劳工,称到东北扛活不仅有饭吃,还有卖身钱,每人大概能拿到十个现大洋。为了自己不被饿死,让外祖母能够活下去,张玉生把卖身所得的钱,一半给了左堤村的外祖母,另一半给了前于里长屯的爷爷和父亲。当时,包括他在内,左堤村一共去了五个人,他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年仅15岁。另外四个人分别是远门舅舅左同利(小名老雨)、林金合(小名合)、林玉来(小名春来)、刘希顺(小名顺子)。他们五人跟随其他被售卖的劳工,从夏津步行到德州火车站。为了防止这些卖身的劳工逃跑,日本人将火车厢外边反锁。车厢内没有座位,人挤人,没有厕所,也没有食物,大概两天时间里,大家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抵达沈阳火车站时,车厢内已经有因饥饿致死的人。下车后,每人仅分到一个黑黑的、硬硬的、小小的窝窝头和一碗稀饭。有的人因饥饿多日,突然进食,竟被撑死。这些人被日本人押送到沈阳皇姑屯劳工营后,每天在日本人的看管下为火车装卸物资。从早干到晚,不仅经常挨打,还要承受极度的劳累。每天只能吃发臭的咸菜和像胶泥一样的窝窝头,吃不饱、喝不上,大便困难,几乎天天都有人死去。死的人多时,就用车将尸体往外拉,随意抛弃在墙外的大坑里。第三个月的一天,远门的舅舅左同利(老雨)在给火车车厢之间挂钩时,前边的车厢突然滑过来,将左同利(老雨)顶在了挂钩中间,人瞬间被挤死。张玉生见状,急忙上前救人,却遭到日本人和监工的狠狠毒打,腿也被日本人的狗咬得鲜血淋漓。左同利(老雨)的尸体随后被人扔到了墙外的沟壕里。这件事给张玉生带来了极大的刺激。奴役的屈辱,同胞的血债,国恨家仇点燃了他血债血偿的胸中怒火。
向死逃生
随着身边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张玉生萌动了逃生的念头。在一个漆黑恐怖的夜晚,趁岗哨门卫困乏之时,身材瘦小的他硬生生从小门的缝隙中钻了出去。来沈阳前,听外祖母说过,二舅舅左同修在东北沈阳火车站附近一个旅馆做小工,于是张玉生一路要饭逃生。多日后,终于找到了左同修舅舅。当时舅父舅母生活也十分困难,无力收留这位逃难的外甥。正巧,左堤村一个姓林的老乡路过舅舅打工的旅馆,听说逃生的外甥急需一个去处,便给张玉生介绍了一个扛小活的地方。于是,张玉生跟随那位同村的林姓老乡,到了沈阳东南方向的歪头山附近一个村里,给一个姓任的掌柜扛小活,全年工钱为九石玉米钱。干了八、九个月后,任掌柜突然对他说:“玉生,你赶紧离开我这个地方吧,日本人在抓捕劳工运往日本做苦役,有人透风说在逐家搜抓,这里已不安全。你这孩子很诚实,干了八、九个月了,也到年底了,就给你一年的工钱,另外再给你十斤关东烟,路上如果没钱了,可把烟卖了换路钱,你能跑多远跑多远吧。”张玉生谢过掌柜的,路上把自己的被褥、烟卖掉,一边躲避日本人的抓捕,一边边走边要饭,来到了沈阳火车站。因火车站不给单独的男性售卖火车票,他提心吊胆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见到一个抱孩子的妇女买票,便不断请求,喊了人家好多个姑姑,还磕了很多头,那位妇女最终心软答应让他帮着抱孩子,冒充一家人,这才买上了从沈阳到德州的火车票。
看到曙光
一路狂奔,他终于回到了离别一年多的前于里长屯村。爷爷、父亲、外祖母看到卖身又死里逃生回来的孩子,喜出望外、老泪纵横。张玉生是一同卖身的五人中唯一幸存者,其余四位左堤村的老乡全都惨死在日本人关押的劳工营中。苦难磨砺了他,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国破家亡和被奴役的血泪与仇恨,爱国爱家之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也深深扎根在心底。1945年下半年,日本投降,夏津解放,家里分到了土地、生产工具和物资。他终于看到了好日子的曙光,也真切认识到毛主席和共产党就是穷人的救星。此后,他积极参加贫农会,当上了民兵,参与了围剿残余反动势力、武装反革命分子的战斗。1950年,他自愿报名参军,投身抗美援朝战场。之后在从河北衡水军分区,北京军区,庆云县人武部到夏津县地方工作中,他用一颗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报答毛主席的恩情、报答共产党的恩情,始终是他不变的诺言和毕生的追求。
父亲从苦难中成长,于幸福中离世,他曲折而光荣的革命人生,不仅是家族珍贵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那些浸透血泪的岁月,时刻警醒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如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传承先辈精神,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以实干守护和平,用拼搏创造幸福,让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盛世,在接续奋斗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稿整理作者:张国强,系张玉生的长子)
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