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 人民广场
欲鸣
7月21日一大早,我乘公交车赶到了长春人民广场。听说人民广场开放了,这个广场可是封闭了22年,从一个小孩呱呱坠地到长成大人的年龄。
走过人民广场北侧的地下通道,从地铁1号线B出口,迈上一个长长的楼梯,随着成溜的人群走上去,暮然人民广场展现在眼前。
整个广场绿草如茵,鲜花锦簇,高高的纪念塔巍然耸立,塔顶上的飞机模型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如此近距离的观赏人民广场,陌生中带着熟悉,赞叹中带着惊讶。开放了的人民广场,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处一景,无不勾起青春岁月的回忆。
小的时候,我所在的54中离人民广场很近,经常放了学,背着书包到这里玩儿。同学们互相追逐嬉闹,逮蝴蝶、抓蜻蜓,听听讲评书的,看看变戏法的,围着瞅照相的,瞄一眼下像棋的。等到了五一、十一,通往人民广场的路满筒子都是人,漫天的璀璨烟花就是从人民广场这燃放的。
如今人民广场已经物是人非了,22年前的杨柳细枝,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当初人们的黑灰衣着,已经被五彩的衣服更替;漫天的冷面吆喝声,已经变成了幽静的咖啡馆;人声喧嚣嘈杂已经被遍布环广场的轻音乐所取代。
历史真的是在最重要的节点勾起人们的回忆。人民广场是1932年依据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修筑的,当时称为大同广场,1945年苏军进入长春,改称斯大林广场,46年国民党占领长春,称为中正广场。解放了,长春这座城市归还了人民,改为人民广场。22年前的一段时间,这里充斥着大家都知道的不文明现象,人民广场被封闭了,这一封闭就是22年,真的感叹人的一生有几个22年啊!
不管怎么说,人民广场回来了。我站在塔高34米的苏联烈士纪念塔前,还是感慨惊叹。
这个长春的地标建筑,采用花岗岩石条,分六个层次垒砌,塔身正面向北,上面刻有“苏联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下面是俄文,我用软件翻译了一下,写的是“为苏联的荣誉的胜利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西面还雕刻着苏联后贝加尔湖方面军14名苏军飞行员烈士的名字和军衔,塔顶上镶嵌铁浇筑的Pe一2(佩2)苏制轻型轰炸机模型,飞机头似向北穿云而飞。此时我在想,这既是苏联飞行员烈士的纪念碑,也是纪念当初解放战争,解放军围攻人民广场近在咫尺银行里的国民党军队,迫使郑栋国投降的英雄们。
长春人对人民广场的情感,藏在时光的褶皱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坎上。
久违了,人民广场!
7月22日晚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一到三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500~10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主编: 张馨予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临江独立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沁瑶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