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源流诗苑】第1381期优秀近体诗周刊
再创新佳作,传播正能量!
(作者文责自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通知删除;排序不分先后。)
神州源流诗苑
2025年7月23日
1.五排·山村夏色(嵌句“有家皆掩映”)
细江野老(贵州遵义)
旷野连天碧,山溪绕舍流。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清幽。
竹影随风舞,荷香入梦游。
闲听禽语细,坐看白云浮。
暮色归牛背,炊烟起屋头。
田翁谈笑乐,莫负此年筹。
2.七律 夏日采莲
何筱燕(雨.湖南)
莲塘七月碧波长,棹入清阴暑自藏。
万叶分青摇素影,千蓬映紫送幽香。
舟移笑语惊鸥鹭,水漾罗裙碎日光。
满笠尽攒璎珞翠,斜阳欲下照新妆。
3.七绝·向阳花
源流诗纪(广东)
翠叶迎风映日长,金花盛绽馥浓芳。
蝶蜂萦蕊情难尽,一片生机入画章。
4.后山人
张建彪
柴门闻犬吠,有客访农家。
雨后决明子,撅来烹作茶。
5.华甲感怀
高原风
六秩春秋未染尘,回看来路印犹真。
曾携锐气披荆棘,亦抱初心踏月轮。
鬓角虽添霜色浅,胸中仍有少年贞。
休言此际桑榆晚,且向云帆再问津。
6.七律·西夏王陵遗址咏怀(通韵)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尘封久远贺兰山,漫道黄沙诉纪年。
遥想旌旗风卷唳,长留塞月梦征喧。
荒陵记录藏戈甲,冷雾观澜隐史篇。
雪印苔深石土裂,陈情百战辨狼烟。
7.七律*入伏
文/老兵
暑气初临入伏天,骚阳似火炽无边。
雷声滚滚催云怒,电闪明明倒雨偏。
骤变忽晴虹挂彩,熏风更暖柳生烟。
青山起雾翠融柏,绿水池塘玉立莲。
8.蔷薇花(嵌句“满架蔷薇一院香”)
丁宪杰
忍历严冬耐晓霜,东君着意护篱墙。
不争桃李三分色,满架蔷薇一院香。
9.过青莲寺感恩节
吴锡峰(河南)
殿宇庄严气势雄,慈颜菩萨度深功。
荷花弄影溪泉里,麦饭凝烟云木丛。
拜客如流求福报,焚香不改望高风。
时来静悟听经诵,甘与苍生喜乐融。
10.七绝•初伏
诗/风清(辽宁)
赤日巡天势未休,蝉嘶高树汗蒸流。
烹茶欲解烦炎处,心定方知伏始愁。
五律•烟雨江南
诗/风清(辽宁)
雨织垂天幕,千檐湿到眉。
蕉声先破雾,泉响暗通池。
橹碎琉璃镜,风扶水墨枝。
青衫桥上客,滴沥立成诗。
11.七律·梅花泉
隆光诚(广西南宁)
涌浪腾波五出花,宛如梅朵放秾华。
莫非北海游鲲鲠?或是南溟舞鳄鲨。
玉韵金声盈耳醉,雪姿霜态赏心嘉。
洁泠漪涣杨枝水,惬适乘风漫泛槎。
12.七律•龙眼颂
黄梁梦
漫野芳香倍感情,今时点墨写心声。
花开蜂蝶穿林过,云拥金珠带露荣。
映日妍姿如燕卵,迎风丽眼若龙睛。
清甜似蜜天南果,誉满仙凡佛共鸣。
13.七律 史玉柱商海穷途
作者/滕晓熠(澳大利亚)
巨人倾厦势难收,珠海潮吞万丈楼。
三亿债台惊禹甸,一朝商战折吴钩。
蟄居鉴读江湖隐,醒悟窗开网戏谋。
莫道英雄终末路,黄山脚下又从头。
注:鉴指资治通鉴。
14.觅韵生涯
林木
乐守林泉钓月轮,息肩忘世二十春。
案头砚墨闻香久,纸上文章酌句新。
宁对台灯昏老眼,甘为诗叟瘦终身。
桃符褪色何须叹,柳韵含情正可人。
15.七律•杨梅
诗/风清(辽宁)
江南梅雨漫山时,星斗流芳压满枝。
翠叶藏娇羞掩面,红英透紫醉凝眉。
甘回绛颊润诗魄。酸溅银牙生玉脾。
莫道岭中妃子笑,骊珠万颗胜胭脂。
16.七绝·夏夜
细江野老(贵州遵义)
蛙声捣碎水中月,
萤火点燃汀上沙。
风送荷香穿竹径,
星随渔影入芦花。
五律·山村晨雾
细江野老(贵州遵义)
薄雾笼轻纱,村烟隐碧霞。
风轻穿竹户,蜓早戏荷花。
远径鸣声脆,疏篱豆蔓斜。
炊香飘四野,物阜乐农家。
17.七律 湖上偶得(嵌联)
何筱燕(雨.湖南)
湖滨独坐沐清风,水镜澄明映碧穹。
云隐山腰鸥影没,柳垂岸角钓舟融。
歌残忽有金鳞跃,曲罢俄惊素浪冲。
世事沉浮鱼自戏,人生聚散月长同。
18.七绝二首
陈法营(河南)
一.海滨
苍穹碧海远天涯,岛岸礁岩拍浪花。
鸥侣蹁跹情语悄,浅滩钓蟹网鱼虾。
二.白鹭
苍穹青碧画蓝天,白鹭翔空自盘旋。
展翼凌升流线状,箭头纤爪若离弦。
19.七律·入伏吟
源流诗纪(广东)
炎天入伏炙乾坤,烈日当空暑似燔。
野陌花稀蝉噪苦,郊原草萎蝶愁昏。
心期静处寻凉快,意欲闲时避热烦。
更待秋来风送爽,吟诗约友共芳樽。
20.酷暑吟
高原风
骄阳炙野裂田畴,禾黍蔫枯菜尽休。
河底龟纹凝赤土,苗心焦渴盼青油。
三农望岁空垂泪,万里祈云苦举头。
何幸天公施沛泽,甘霖一洒解民忧。
21.七律·车过乡村农田随笔(通韵)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麦地瓜棚玉米田,车驰景色望丰年。
青纱帐里缨金穗,翠鸟枝头梦柳眠。
百媚熏风天际远,一轮丽日县城宽。
耕犁画卷何其美,悸动心情共载欢。
22.七律*巢湖(新韵)
文/老兵
波滔万顷望无边,自驾环游兴逸然。
岸上草原篷帐起,浪花客艇笑声传。
敲钟入寺心如水,倚柳听风趣若禅。
但与姥山林鸟共,文峰塔顶揽云天。
23.七律·步韵张久超先生《旅夜有怀呈释然翁》
隆光诚(广西南宁)
长宵独赏紫风流,浓洌芳馨引庾愁。
万里他乡春寂寂,孤身客馆影幽幽。
谠言侠骨千秋镜,雅气清襟八咏楼。
何日相期倾肺腑,同辉星月黯云收?
张久超先生七律《旅夜有怀呈释然翁》为原玉
独坐临溪月似流,无端欲饮不关愁。
酌醪休怨盘餐薄,听树当欣竹馆幽。
一别琼崖曾骂座,三过汉口共登楼。
断蓬辗转经年逐,帘卷金星看未收。
24.山村晚景
吴锡峰(河南)
柳曳清溪画粉墙,南山院子接云翔。
楼台翁妪依明月,村落儿童送夕阳。
一片蝉鸣迎客秀,数声禽语伴风凉。
华灯初上添幽韵,红袖翩跹映舞裳。
25.百年宪政祭宋教仁
张建彪
千年一病呻,国是莫相论。
以血开民智,牺牲宪政人。
26.五律•塘溪吟
黄梁梦
日照溪波近,云开树影长。
归帆含海气,流水戏花香。
岸上青苗壮,洲中玉米扬。
丰收民自乐,农户有余粮。
27.愧心催老
李明均(内蒙古)
拾笔霜天不为才,白眉嚼字慕篇开。
腰轻衰矣病难定,腹满怅然忧易猜。
如意惜芳披草植,愧心催老折梅栽。
顽皮那思愁愚拙,憾裹叹风藏进腮。
霜鬓叹语
李明均(内蒙古)
如雪鬓霜催老来,岁描皱面惜花开。
青春瘦比残灯挂,白首贫于病树栽。
根古玉寒伤往事,腹空墨淡慕英才。
今朝孤枕学堂忆,哀婉风浓不用猜。
28.七律·静赏雨打莲蓬(上平一东)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醺园看雨打莲蓬,雅韵轻敲响雾空。
半亩方塘波洗砚,三千清水叶惊风,
蛙呼爽朗蝉鸣绿,燕舞欢欣脸褪红。
眺望廊桥炎热减,烟林寂静坐亭中。
29.七律·徽州古城
隆光诚(广西南宁)
东南邹鲁虎龙韬,徽派神姿奕世豪。
街巷墙头存古雅,郡州府邑葆风骚。
三雕艺术光辉灿,八脚牌楼位望高。
毓圣钟贤五云境,两江碧水跃鲸鳌。
30.七绝 采莲曲(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晨光破晓鸟鸣悠,翠影摇红秀色留。
风卷晶帘千彩坠,满湖星斗载香舟。
七绝 莲舟载夏(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晨光澹染碧涟微,万柄摇风绿浪飞。
棹破琉璃惊鹭起,盈舱星斗泻银辉。
31.五绝六首
文/王明谦(甘肃)
闲情
闲情无事做,静坐压楼台。
望远一双鸟,日斜还末来。
种花
整日端杯茶,心闲不顾家。
清风留痕处,独种夜来花。
清塘
水影月光柔,蛙声乱跃沟。
蝉鸣音己远,潋滟独风流。
草地
满院生芳草,清风伴阁楼。
闲来情动梦,白发染春秋。
荷叶
菏蓬有物留,风动滚晶球。
蛙泳不知处,租来做塔楼。
32.菜园担水浇地(三)
文/王宝生
烈日当空暑气浓,一张扁担却生情。
南瓜许是知人意,今比昨天长几成。
33.棕榈树公园的原始路径
作者/晓熠(澳大利亚)
棕影扶疏夹道迎,沿途植物自然生。
仙人掌上紅花绽,翠竹茎根朱色呈。
雨蚀蹊痕留直曲,风磨石径润圆平。
虽无玉砌雕栏护,简素能容天地声。
34.入伏感吟
徐复峰(武汉)
无穷天籁美声如,不息蝉鸣惯耳庐。
日落苍穹光普照,风萧大地雨稀疏。
青苗灌溉两江远,黄鹤飞翔千里余。
入伏乘凉翁媪去,汉西来客蜀东居。
35.盼雨
高原风
旱魃灾情久未休,骄阳似灼晒田畴。
禾苗枯槁心如火,黎庶忧煎泪伴愁。
欲向龙潭求圣水,还来庙宇拜神侯。
甘霖若解苍生苦,祈愿倾盆地中流。
36.草原抒怀
李明均
七律·落日吟村
日落远山天际凉,鸦归林树月添光。
故人乐舞狂吟客,坦路先生瘦影康。
流水连畦看叠穗,石堤护岸好馀粮。
高歌垦地新风尚,独摄壮禾闻晚香。
七律·暮里唱欢
群鸦戏树挽霞天,落照余晖染旱船。
深巷愁心山海去,广场舞影乐歌传。
花开翠岭暖明月,日暮清溪润绿田。
窗里琴欢唱丰语,和风情曲拨长弦。
37.七律*入伏饺子
文/老兵
头伏元身祝吉祥,包容百味满盘香。
团圆生活人民美,捏紧裙边岁月尝。
跳水白鹅腾热气,装金柔玉解饥肠。
和谐迎客千家乐,仲夏温馨送雨凉。
38.何筱燕(雨.湖南)
秋夜寄怀
——步韵久超老师《旅夜有怀呈释然翁》
暮雨侵窗泪暗流,残编欲抚倍添愁。
寒檠映壁光犹冷,瘦竹临阶影自幽。
还忆岭南同对月,常思江左共登楼。
浮生聚散萍踪似,万缕诗心一卷收。
39.五律 •近体诗群赞
黄梁梦
四海天才聚,神州妙曲吟。
词如三尺剑,诗似百花林。
玉女添欢态,金童表爱心。
群中儒气荡,韵律共谁斟。
40.贺九州文学会成立
吴锡峰(河南)
鸣群骚客志多稠,荟萃文坛誉九州。
共喜吟诗同逸兴,欣逢献曲胜闲游。
风花雪月心笺送,烟柳山川春色留。
惟愿情长歌韵远,更期笔健画云幽。
41.七律•滑稽测梨九一八
陈法营(河南)
梦梨测字作霖差,呓木成凶进冥衙。
祸陨皇姑屯命绝,身遭炮弹赴荒沙。
倭侵国耻九一八,权失满洲三省家。
驱鬼淫威抛血肉,换来今日我中华。
42.七绝 夜梦在军旅
剧 道
梦回军旅在成都,四载青春岁月殊。
霜染青丝三万白,催人追忆旧征途。
43.七律*入伏
文/老兵
暑气初临入伏天,骚阳似火炽无边。
雷声滚滚催云怒,电闪明明倒雨偏。
骤变忽晴虹挂彩,熏风更暖柳生烟。
青山起雾翠融柏,绿水池塘玉立莲。
44.七律·贺《百花园地》复刊一周年
隆光诚(广西南宁)
百世流芳赖道深,花开烂熳趁春荫。
园桃苑李和飔舞,地秀天真胜日临。
精妙诗文歌匹庶,英儒俊彦抱贞心。
汇编专辑呈洪雅,聚义篇章贵若金。
45.七律·乙巳入伏随笔(下平七阳)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骄阳滚烫太张狂,火气何由涌大荒。
绿叶垂蔫云褪淡,红花落寞草焚黄。
笼蒸溢沸迷人眼,汗喘横流满脊梁。
幸有甘霖怜昨夜,风调几度转微凉。
46.盼雨如愿
高原风
昨日虔书祈雨章,今朝入伏雨丝扬。
天公似解黎元愿,云汉倾来玉液浆。
粒粒甘霖濡旱地,悠悠爽气润农桑。
喜观四野皆欢悦,不负殷心昼夜忙。
47.七律•塘溪河
黄梁梦
弯弯河道似条龙,飞度良田水万重。
柳岸春禽晨藉草,芦洲古鹤夜依松。
鸟摇竹影声音乱,日映莲香气味浓。
稻谷添黄民喜意,四乡百姓乐歌逢。
48.初伏
徐复峰
无穷天籁吐心声,不息蝉音若耳鸣。
日落苍穹光普照,风萧大地雨斜倾。
青苗灌溉两江水,黄鹤飞翔三镇城。
欲觅清凉翁媪去,汉西来客蜀东迎。
49.酷夏
丁宪杰
今朝入伏惹人愁,持续高温汗不收。
枯旱菜畦瓜蔓瘦,炎蒸耕垄稻花柔。
夏蝉苦唱声犹噪,电扇殷勤羽未休。
甘雨和风何日至?润滋五谷满园畴。
50.初伏
吴景彦(沈阳)
祥云伏暑山增翠 ,碧水清风雨润田。
盛夏畦新禾谷壮,金秋后稷是真仙。
51.闲居
吴锡峰(河南)
楼台翠绿映西霞,慢煮光阴一碗茶。
种菜行拳还弈乐,闲临砚墨写春华。
52.至小葆台朋友家
文/阳春三月
(1)、
闹市寻幽境,城中隐墅楼。
篱边青柿挂,阶下绿藤勾。
渐觉离尘俗,浑忘别壑丘。
心怡清雅地,未晓近金秋。
(2)、
故友邀儒客,长安闹市中。
篱门悬紫柿,院地育青葱。
远处尘烟乱,凉时苔迹蒙。
畦园采生菜,却见粟缨红。
53.昨入初伏
丁宪杰
入伏高温近若狂,健身片刻体凝霜。
台风何不裹甘雨,暂蔽炎晖好歇凉。
54.七律·雨中烧烤吟诗
文/吾醒
喜逢雨露醉麻城,烟火人间不了情。
愿做红尘来去客,闲听市井叹嗟声。
蝉鸣月下传千里,蝶舞花中过此生。
一缕云霞轻拂袖,只教织女梦相迎。
55.七律·墨泉
隆光诚(广西南宁)
怒涛汹涌滚陈玄,黝润幽光映紫烟。
阵阵奔雷轰浊界,层层披靡汇清渊。
抒怀儒侠流芳句,落笔珠玑夺锦篇。
历下二安同逸秀,后生奋袂步前贤。
《七律·墨泉》赏析
农学武
是一首描绘墨泉景色并由此生发感慨的七言律诗。
首联:“怒涛汹涌滚陈玄,黝润幽光映紫烟”
描绘景象:诗人开篇便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怒涛汹涌”直接写出墨泉喷发时如波涛般奔腾、汹涌的动态,“滚陈玄”中“陈玄”是墨的别称,这里将墨泉的水比作墨汁滚滚翻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黝润幽光”细腻地刻画了墨泉的色泽,幽深润泽且散发着神秘的光芒,“映紫烟”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紫色的烟雾缭绕于墨泉之上,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清幽神秘的氛围。
颔联:“阵阵奔雷轰浊界,层层披靡汇清渊”
听觉与动态描写:“阵阵奔雷”从听觉角度进一步渲染墨泉的气势,其奔腾之声如同阵阵雷鸣,震响于天地之间,“轰浊界”形象地表现出墨泉的强大力量,仿佛要冲破世间的浑浊。“层层披靡”描绘出墨泉水流向前推进时,所向披靡的态势,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感。“汇清渊”则写出墨泉最终汇聚成一泓清澈的深潭,“清渊”与前文的“怒涛”“奔雷”形成动静对比,在展现墨泉磅礴气势后,又呈现出其汇聚后的宁静深邃。
颈联:“抒怀儒侠流芳句,落笔珠玑夺锦篇”
从景到情的过渡与升华:此联由对墨泉景色的描写转向文人情怀的抒发。诗人面对墨泉这一壮观奇景,内心涌起无限感慨,仿佛一位兼具儒家情怀与侠义风范的文人,挥毫泼墨间流淌出流传千古的美妙诗句。“流芳句”强调诗句的优美和具有长久的感染力,“落笔珠玑”形容文字如同珍珠般珍贵、华丽,“夺锦篇”则表示写出的文章足以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夺得锦标,这两句高度赞美了文人借墨泉之灵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才情与能力,将墨泉与文学创作紧密相连,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尾联:“历下二安同逸秀,后生奋袂步前贤”
历史文化关联与展望:“历下二安”指的是济南籍的两位著名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和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于世。“同逸秀”赞美了二人风采出众、才华横溢。“后生奋袂步前贤”则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希望后世的年轻人能够振奋精神,追随前贤的脚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或其他领域展现出同样的才华与成就,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此联将墨泉所在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使诗歌既有对眼前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未来的展望,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描写手法上看,综合运用了视觉(“怒涛汹涌”“黝润幽光”等)、听觉(“阵阵奔雷”)等多种感官描写,全方位地展现了墨泉的魅力。在修辞手法方面,运用了比喻(将墨泉比作滚滚墨汁)、夸张(“阵阵奔雷轰浊界”)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结构上看,诗歌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前两联着重写景,后两联由景及情,借景抒情,层层递进,将对墨泉的赞美、对文人墨客的推崇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主题。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墨泉景色的生动描绘,抒发了对自然奇观的惊叹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中流露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热爱,以及对后世人才辈出、传承文化的殷切期盼,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发读者对自然、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思考 。
【神州源流诗苑】诗词周刊
主编: 源流诗纪 (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主编、国际华协广东分会副会长、原国际诗苑总顾问等)
副主编: 萧锦良(江河一石,兼主管)
副主编 细江野老(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副主编等)
副主编 帘子(原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
副主编 天水(国际诗苑编辑)
副主编 笔架山人 俞春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江西曲社瑞金分社副社长、红井诗社副社长、《红井格律诗词》公众号和美篇微刊副主编和多家网络微刊编审等。)
编委: 源流诗纪、帘子、萧锦良 (江河一石)、细江野老、天水、笔架山人俞春林
编辑制作: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