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九十周年咏怀
蒙世清(云南昭通)
铁血雄师九秩强,雪山草地淬锋鋩。
赤河巧渡穿龙阵,金水奇兵破虎狼。
万壑排云开险道,千峰辟路斩冰霜。
今朝北斗巡寰宇,犹照初年火种乡。
这首《七律·长征九十周年咏怀》是诗人蒙世清为纪念红军长征九十周年而作。全诗以雄浑的笔触、凝练的语言,回顾了长征的壮烈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并表达了新时代的传承与展望。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评述:
1. 主题鲜明,立意高远
诗歌紧扣“长征九十周年”主题,将历史与现实交织。首联“铁血雄师九秩强”开篇点题,以“铁血”“淬锋鋩”凸显红军坚韧不拔的意志;尾联“今朝北斗巡寰宇”转入当下,以“北斗”象征科技强国的成就,而“犹照初年火种乡”则点明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形成古今呼应的宏大格局。
2. 意象雄奇,画面感强
诗中选取了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群:
自然意象:“雪山草地”“万壑千峰”“冰霜”等,既再现长征路上的艰险环境,又暗喻革命征程的坎坷;
军事意象:“赤河”“龙阵”“虎狼”等,以战争隐喻突出红军智勇双全;“金水”或暗指金沙江,巧用“巧渡”“奇兵”展现战术之妙。
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3. 对仗工稳,炼字精妙
颔联“赤河巧渡穿龙阵,金水奇兵破虎狼”与颈联“万壑排云开险道,千峰辟路斩冰霜”均对仗严整,动词“穿”“破”“排”“辟”“开”“斩”极具力度,生动刻画了红军突破重围、战天斗地的豪情。其中“淬锋鋩”的“淬”字,既写实(锻造刀剑),又喻指红军在磨砺中愈发刚强。
4. 语言风格:刚健与隽永并存
全诗语言刚劲有力,如“铁血”“锋鋩”“虎狼”等词凸显壮烈之气;而“火种乡”则转为温情,暗示革命精神如星火燎原,赋予诗歌深沉的历史厚重感。
结语
这首诗以史诗般的笔法浓缩了长征精神,既有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又有对未来的昂扬展望。其气势恢宏、用典精当,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是一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