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浴火重生的文明丰碑 永续传扬的复兴薪火
——纪念全民族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张学勇
当卢沟晓月第七十二度映亮永定河畔,当青铜编钟第八十回激荡金陵城垣,历史的刻刀仍在镌刻民族记忆的丰碑。极目钟山云海,玄武烟波不仅倒映星河璀璨,更荡漾着八十载岁月凝结的精神图腾,恰似夔门绝壁的纤痕深深铭刻于华夏血脉。
甲午惊雷犹震黄海,马关遗痛尚灼台澎。日俄铁蹄踏碎辽东晓月,柳条湖边的爆响撕裂松江长夜。三千万英灵以血作墨,在关东大地书写十四载荡气回肠:抚顺矿洞的幽冥深处,累累白骨堆砌侵略者的金山;七三一魔窟的玻璃器皿,炎黄血脉凝成恶魔的标本。伪满宫阙的琉璃辉光映照傀儡丑剧,而长白密林间,杨靖宇将军胃中的棉絮草根正化作刺穿侵略者心脏的利剑。当抗联志士在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以树皮充饥时,他们的热血却在白山黑水间浇筑成永不褪色的尊严丰碑。

金陵城头的硝烟未散,秦淮碧波已载浮文明残章。挹江门石阶的血迹层层浸染民族创伤,燕子矶头的江风至今呜咽着三十万同胞的悲鸣。利济巷斑驳砖墙铭刻尊严之殇,金陵大学窗棂犹存传教士颤抖的墨迹。然华夏血脉从未流淌屈膝基因,卢沟石狮浴火重生,宛平弹痕铸就觉醒年轮。平型关前,八路军健儿以缴获的枪械击碎神话;台儿庄墟,西北军卷刃大刀绽放血色荣光。太行绝顶,左权将军的望远镜跃动破袭星火;冀中沃野,地雷战演绎人民战争的汪洋。当新四军战士在芦苇荡中编织水网罗网时,他们的信仰已在江淮大地生根发芽。

张自忠血沃南瓜店,枣宜焦土铭记总司令最后一滴热血;戴安澜魂归野人山,缅北杜鹃见证远征军的铁血忠魂。四行仓库弹孔如麻,八百壮士手印犹诉孤军悲壮;狼牙绝壁千仞深渊,五壮士纵身定格天地正气。延安窑洞灯火勾勒持久战宏图,太行烽烟淬炼游击战智慧。黄河怒涛震醒沉睡河山,文人投枪刺破黑暗苍穹。南洋机工驱车二十四道险弯,华侨赤子血洒驼峰云端。沪上弄堂的缝纫机鸣应和山城防空洞的书声,巴蜀兵工厂的火星辉映鲁艺木刻刀锋,共同熔铸四万万五千万人血肉长城。当《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彻窑洞时,整个民族的心跳已与黄河波涛共振共鸣。
当芷江受降坊的曙光驱散阴霾,当密苏里舰的毛笔写下终章,浴火凤凰在泪雨中重生。基隆港朝阳里,离散游子重睹故国旌旆;维港波涛间,米字旗落处绽开紫荆芬芳。此乃五千年文明最惨烈的涅槃礼,是东方雄狮向寰宇发出的觉醒宣言,犹似长江裂岸惊涛震荡八荒。
今谒雨花台,无名丰碑直指苍穹;驻足柳条湖,扭曲铁轨永镌国耻。台儿庄锈蚀刺刀仍述巷战惨烈,此般记忆如三峡纤痕勒入民族筋骨,若黄河悬河警示和平珍贵。

历史阴霾未曾消散:靖国鬼幡岁岁招摇,教科书妄图篡改真相。钓岛风波暗藏锁链,台海阴云牵动衷肠。且看今日神州:辽宁舰犁开南海碧浪,歼-20刺破东海苍穹,北斗织网导航寰宇,东风利剑守护九霄。此等盛世图景,恰是先烈以热血绘就的愿景,宛若岱岳观日,终见云开雾霁。当“天问”探测器刺破火星苍穹时,先辈们用望远镜守望星空的夙愿终得圆满。
卢沟桥头,永定河水挟历史奔涌东去。石狮弹痕与两岸霓虹交辉,童稚欢笑融尽往昔烽烟。八十载春秋愈合创口,却令记忆在血脉永驻。“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的金石箴言,不仅是崖壁铭文,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犹如长城烽燧穿越千年的凝视。
壮哉!这血火淬炼的抗战精魂,已化入民族基因代代承传。也门撤侨战舰续写“不弃同胞”誓言,汶川震区伞兵再现“虽千万人往矣”胆魄。此乃危难时的众志成城,逆境中的自强不息,盛世里的居安思危,恰似都江堰分水鱼嘴,将民族精神分流为浩荡江河。
值此抗战胜利八十春秋,以长江为卮,泰山作俎,祭奠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灵。他们的姓名或许湮没青简,但热血永远奔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东方既白,朝暾为英雄大地鎏金——那是穿越八十载时空的精神火炬,正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宛若京杭大运河贯通古今的波澜,载着中华文明的巨舶驶向星汉沧溟。当首艘国产航母划破南海晨曦时,郑和宝船穿越六百年的祝福正化作浪花飞溅。
责编/高荣
审核/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