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详释
干龙指的是大龙脉的主干,也被称为“正龙”,可分为大干龙和小干龙两种。
杨筠松在《疑龙经》中提到“大凡寻龙要寻干”,意思是在堪舆中寻找龙脉时,首要的是找到主干龙脉。
吴景鸾在《吴公解义》中则进一步说明:“论枝干不可不辨大小,以审其力量之轻重,审辨之法,以水源为定,大干龙以大江大河夹送,小干龙以大溪大涧夹送。” 即讨论龙脉的主干与分支时,必须区分大小,以此判断其气场力量的强弱;而辨别大小的方法,以周围的水源为标准——大干龙由大江大河夹护环绕,小干龙则由大溪大涧夹护环绕。
解义
核心地位:干龙是龙脉体系的核心骨架,如同大树的主干,决定着整个龙脉的气场强弱与吉凶走向。堪舆学认为,干龙的“力量”远胜于分支(支龙),因此寻龙时优先锁定干龙,才能找到气场更旺盛、更稳定的吉地。
大小之分的实际意义:
大干龙因有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夹送,其延伸范围广、气势磅礴,所孕育的吉穴往往对应大富大贵、影响深远;
小干龙依托大溪大涧,规模较小但气场集中,适合寻找区域性的吉利穴位,对应中等福运。
判断依据的科学性:以水源为标准区分干龙大小,本质上是通过水文环境判断山脉的规模与连贯性——大江大河的流域范围决定了山脉的延展力度,而水流本身也被视为“气”的载体,与龙脉形成“山水相依”的气场闭环,这是堪舆学中“藏风聚气”理念的具体体现。
总结
干龙作为龙脉的主干,是堪舆中判断气场强弱的关键。其大小以环绕的水源(江河 vs 溪涧)为区分标准,直接关系到所结吉穴的福运等级,是寻龙点穴时需优先考量的核心要素。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地理学家、诗人。职业风水师、周易预测者。为皇室风水和玄空风水的嫡系传承人,风水实践以三合、三元、玄空、九星等理论体系为主,尤擅实地应用,主张以三合为体、玄空为用,为实力派风水师,精通山地与平洋两大风水地脉。将周易八卦的象数理法植入风水实践,拓展了风水实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著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心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目前为加密内部资料,尚未公开。其公开著作见诸网络的是《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曾在《中国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地理古籍解析,后因故全部下架。现其部分文稿正陆续在网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