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林 梦
每当我品味新鲜竹笋或干竹笋时,我就想起了刻印在心灵深处的那片竹林。
那是去年的春天,妈妈看到很多人到后山上抽回大袋的竹笋,羡慕极了,心里痒痒的,想去抽。
星期六一大早,妈妈带了一瓶水,几个馒头与乡亲们一道就去了后山。我在家耐心的等候,。终于中午妈妈就挑着两大袋竹笋回来了。累得喘着粗气,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身上湿透了。我立即请妈妈坐下休息,拿来毛巾为妈妈擦汗,又端来矿泉水。一会儿妈妈解开绳子,倒出了竹笋。那粗壮的竹笋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爱极了。
吃个中饭,我协助妈妈剥笋皮。我好奇的对妈妈说:“妈妈,明天是星期天,也带我去抽竹笋吧!”
妈妈说:“你这女孩家的,身体那么弱,那种苦,你吃得了吗?”
我坚定地说:“我性格像你,你吃得来苦,别人也吃得来苦,我为什么不行?您就相信我吧!”
妈妈又说:“山高林密,路难走,抬头见不着天,说不定还有野猪出没,你不怕吗?”
“我不怕,我要去,我就要去。”
妈妈神秘地说:“明天是星期天,带你去摸天”
听说去摸天,我喜得手舞足蹈。随后搂着妈妈说:“妈妈,您真好!”
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盼望天快快亮,想着想着终于入睡了。
天还没亮,我就醒了,催妈妈起床。
妈妈说:“起床可以,天亮动身”
黎明时分,我就兴致勃勃的和妈妈,还有邻居等人一路登山了。上了四十多分钟吧,终于到了第一个山头。
妈妈说:“累了吧,要到山头的山头上去,才可摸天!”我半信半疑。说实在的,第一次上这么高的山,其实很累,只是嘴头不说。
又登了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二个山头。大家在休息,我没有停歇。却对着蓝天高喊:“苍天,我来了,欢迎我不?”蓝天好像领悟到,飘来几朵白云,笑容可掬。我跳起来摸天,哪里摸得着天!大家看到我这样幼稚,哈哈大笑。哎,我真不知天高地厚,但我想学刘洋、王亚平阿姨,将来实现飞天梦。天没摸着,却看到了苍茫大地,一望无垠的竹林,山外的山。真是登高博见,以饱眼福。又有一览众山小,不是庐山真面目之感。这也是一大收获。
忽然,妈妈提醒说:“跟着,别掉队,从上往下开始抽竹笋。”
我点头称是,于是跟着妈妈钻入竹林,开始抽竹笋。林中没有明显的路,一会儿是斜坡,一会儿碰到磐石,又一会儿遇到洼地山脊。那竹笋啊?有的斜长在石缝里。有的长在峭壁上,地上到处都是。都有两尺高,长得粗壮挺拔,捏在手中肉实实的,真可爱。抽起来真有趣,我真佩服这些竹笋的精神,敢于冒尖。抽着,抽着,常常不小心被这个刺刺一下,让哪个石尖挂一下,甚至遇上树枝打脸,还有时匍匐在地上往前爬。总之不后退,就是长在峭壁上的竹笋,也设法抽下,忘记了危险。因为竹子掀翻石块的穿梭精神激励了我。我抽起来如痴如醉,忘记了疲惫酸痛。
妈妈说:“抽了这么多,往下横路摸,太多了,怕挑不动,反正竹笋是抽不尽的。”
我说:“还抽一会儿吧,妈妈。我也背一些,减轻您的负担。来一次不容易。”
“你能背一点,那太好了。”妈妈高兴地说。
又抽了一会儿,终于找到横路了。看到青天了。我高兴地跳起来。妈妈把两个大袋装匀,第三个小袋子留给我。我说:“还加一点。”
妈妈说:“不加,小孩体嫩,不能压伤筋骨。”
妈妈砍下树条,挑着两大袋。我呢,背了一小袋,开始下山。还唱起了《西游记》主题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送走晚霞"虽然爬一跤,扑一跤的,我没有畏缩。还觉得挺刺激的,挺有意思的。因为第一次来就收获不小。不仅是竹笋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磨练了我的意志与毅力,考验了我是否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虽然艰辛,却还值得。今天可是物质精神双丰收呢!累了就歇歇脚,一会儿又往下背。终于满载而归到了家,这才感觉累够了。我躺在地上笑了,因为今天没有白去。
晚饭时,品尝到自己,亲手抽的,剥的新鲜竹笋,感觉味道十足,香甜到心里。
吃个晚饭,泡了个热水澡,身体舒适,心也舒坦。躺在床上就沉沉入睡,进入梦乡。
我梦见在大片竹林里,与翠竹对话。翠竹赞扬我很棒。我说:“人生路上漫长,我还够学你的精神意志呢,你不怕风吹雨打,不惧炎热,不畏严寒,还无私奉献。”
她说:“人生要有正确的方向、目标、理想,并付诸行动,作不懈努力,理想是会实现的。”我点头称是。
一会儿孙悟空腾云驾雾飞来了,我双手合十,又三叩拜,并伸出大拇指对孙大圣说:“非常敬佩你敢作敢为,大闹天宫,除妖灭魔,还百姓一片青天的精神。又征程万里,不畏艰险经历九九磨难,取得真经”
大圣哈哈大笑:“荆楚大地与我有缘,他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生我养我,成就我的基地,感情深厚。我欣赏你抽竹笋的精神,我希望你将来好好打造“西游”文旅品牌。把西游记的精神发扬光大,为百姓打造更美的家园,旅客的乐园。因为你有这个天赋和精神。”
听了大圣的一番话。我欣然接受,信心百倍,决意将来一定要这样做,我现在就立下了几个目标,要么像刘洋、王亚平那样实现飞天梦;要么就大圣说的,不负重托,不负众望,为大别山东部楚尾吴头做一番事业。”
“ 你这样想,我很欣慰,希望寄托在你们青少年一代身上。我在天上看着。好了,谈话到此,我还有新的使命去完成,再见了,小朋友!"大圣说完,便一个跟头飞向远处的天空。
我久久地望着天空,又思索着未来,想着如何去实现竹林梦。
“女儿,该上学了”妈妈拍着我肩膀说。
我迅速地起床,揉揉朦胧的双眼,刷好牙,洗好脸,戴上红领巾,挎上书包,带着昨夜的竹林梦,打起精神,迎着初升的朝阳,大踏步的向学校方向走去……
竹梦藏心,少年意长——读《竹林梦》有感
一片竹林,一场登山,一次劳作,编织出少年心中的多重梦境。《竹林梦》以质朴的笔触,将寻常生活里的成长印记与纯真理想娓娓道来,字里行间藏着泥土的芬芳、亲情的暖意,更有少年人向阳而生的蓬勃力量。
文中的“竹林”是现实的依托,更是精神的载体。从妈妈挑回竹笋时的汗珠与粗壮笋身,到“我”执意跟随登山的执着,再到钻入竹林抽笋时的磕碰与坚持,竹林见证着劳动的艰辛,也孕育着成长的蜕变。“石缝里的笋”“峭壁上的芽”不仅是自然的景致,更成了“不畏艰难、敢于冒尖”的精神象征,让“物质收获”与“意志磨练”在劳作中自然交融。
“摸天”的约定是全文的妙笔,藏着母亲的温柔与智慧。从“喜得手舞足蹈”的期待,到“跳起来摸天”的天真,再到“登高博见”的豁然,少年在“摸天”的落空里,读懂了“天高地厚”的深意,更埋下了“飞天梦”的种子。这份童真里的向往,让登山的疲惫化作“一览众山小”的眼界,也让现实的脚步与远方的理想有了第一次温柔的触碰。
梦境的延伸让文章意境升华。与翠竹对话,领悟“风雨无阻、无私奉献”的品格;遇大圣嘱托,立下“传承文化、建设家园”的志向。现实中的竹林劳作与梦境中的精神指引相互呼应,让少年的成长不仅有汗水浇灌,更有理想星光的照耀。那“香甜到心里”的竹笋滋味,是劳动的甘甜,更是初心的味道。
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真挚的情感动人。母亲的慈爱与坚韧、“我”的倔强与憧憬,在日常对话与行动中自然流露。从“催妈妈起床”的急切,到“背笋下山”的坚持,再到“戴上红领巾”奔向学校的笃定,一个在劳动中成长、在梦想中启航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竹林的梦,是劳动的梦,是成长的梦,更是少年人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