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年在福建北部偏远的村落“坑池”有一位名叫“张子冲”的男婴降世。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和平镇坎下村坑池自然村在南宋年间的张八二,字裕贤,生子绍定,绍定生三子:子冲、子林、子忠。长子子冲既是张三丰。
张三丰娶妻黄氏(大概是黄峭16代孙女),生一子:五十。
1278年儿子“张五十”出生。
1281年开始云游寻道,后经常出入陕西宝鸡等地区。(《上天梯》自叙如是记载:“……舍我丱角儿,掉头离火宅……”。)
1314-1320年间终南山遇陈抟高徒火龙真人,并拜师。
1331年母亲何氏仙逝。机缘时至得到吕先生引度。尽母孝后,弃妻儿,修建翠云庵。
1358年修建好“翠云俺”之后,居所不定。
1368年翠云庵隐修结束,离开翠云庵入武当山。
1368-1390年洪武中(洪武期间)初为闽狱吏(1367年朱元璋实际接管邵武)。初为狱吏这一时间与《贵州图经新志》、《万历野获编》、《邵武府志》、《福建通志》、张三丰在平越卫创作的《自叙》诗中提到“跳出樊笼出水莲”都极为吻合。
1368-1390年武当山开宗布道。
1390年离开武当山。
1392-年入贵州福泉山高真观居住修行,和指挥张信交好。他指着城南月山寺右边的一块地说:“埋葬在这里,后代必定能封侯得世代俸禄。”在此留下《了道歌》《无根树词》。
1392年四川与蜀献王朱椿交好。
1393年云南德胜释遇沈万山,共同创建灵鹫观。
1393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观自言辞世,留颂而逝。(入陕西宝鸡金台观时间不详,无法考证)
1394年为朱椿采药离开。
1399年离开福泉山高真观。
1403-1424年《长安县志.仙释》记载张三丰居长安西郭图室。明人何乔远《名山藏.方外记》、《陕西通志》、《甘肃通志》张三丰云游长安。
1416年胡濙武当山与张三丰相遇,自称次日去见朱棣。
1402-1424年间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
1459年张三丰加封为“通微显化真人”。敕封诰命碑原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仙风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灵文,集阴阳之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入圣之功。旷世一逢,奇踪罕见。尔真仙张三丰,芳姿颖异,雅志孤高,存想专精,炼修坚定。得仙箓之秘诀,饵金鼎之灵膏。是以名隶丹台,神游玄圃。去来倏忽,岂但烟霞之栖,隐显渺茫,实同造化之妙。兹特赠尔为通微显化真人,锡之诰命,以示褒崇。于戏!蜕形不老,永惟物外之逍遥,抱道绝伦,益动寰中之景慕,尚期指要,式惠来英。”
1486年明宪宗特封"韬光尚志真仙"。
1563年明世宗赠封"清虚元妙真君"。
1623年明熹宗加封"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1736-1796乾隆年间,和平丞韦公者,浙江人,尝述其乡外里许道左有古树数株,钜干乔枝,蔚茂荫数十亩。忽空中出虎蜂满树,鸣声骇听,过者被蛰立毙。行者皆远避之不敢近己。有道人状貌甚古,至其树下,拈蜂内口,如啖果,一日而尽。视之,壳核盈前,固荔枝也。咸惊,问其姓名,道人曰:‘吾邵武和平张子冲也。’语毕,忽不见。后韦隶任,访得其详,为叹预知其丞和平故也。为张三丰母亲修墓而礼祀之。”
后无从所知。
注:张三丰本是修行得道高人,身处各处时间段出现穿插叠加交融现象。张三丰活动区域太广,时间跨度太大,收集信息难尽全,还需逐步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