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杨树林
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滩上,能看见一棵树是不容易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海西州府所在地大柴旦镇读书的时候, 整个市区里就没有一棵树。我们能看见的树是在电影的银幕上,孩子 们是多么渴望这里有一片绿树林呵。有一次我看到了。由于粮油的紧张,去送大弟到甘肃的柳园运输站爸爸那里生活一阵子。翻越了高大 的当金山口,那边也是一片戈壁滩。夏日炎炎的阳光下,我们在驾驶室里渴得直冒烟。忽然看见前边的不远处,一道波光闪闪的流水,有山有树还有一个大湖,那景象美丽极了!没有想到我们的汽车跑到那里,还是一片戈壁滩,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的海市蜃楼。过了很多年,我在(青海日报)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说大柴旦种树了。我虽在西宁,还是很兴奋的,那种喜悦和快乐是没有在戈壁滩上居住过的人很难分享的一种幸福感。
一个最美的形象,应该出现在最应该出现的地方。普普通通的杨树,在我的故乡江苏,乃至黄土高原算不上稀罕的树种,然而在我们青藏高原的戈壁滩上,它却活得出彩,活得轰轰烈烈的。去年的十月初,正是青藏铁路"一票难求"的高峰时刻。因为任务急,我只好乘小车又一次沿着柴达木盆地的南线公路前往格尔木。 十六年时光的别离,我多么想看看这沿线的新变化。未进都兰县城, 我已看见了一大片杨树林,那鹅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笑得那样朴实、灿烂,随风送来缕缕如同果树般的清香。都兰县城里,到处是崭新的楼宇,时尚的招牌,宽敞的街道,繁荣的市场,人口增多了,小车也增多了,在城西有新建的历史展览馆,整个县城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我们边走边欣赏,我情不自禁对司机小陈说:"变了,变 了,一切都变了!"若不是怕影响司机开车,我真想给身边的这位年轻人说说它的过去,和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吐谷浑"王国的故事。小车朝西行六十公里,香日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司机小陈未等我开口,操着温软的温州普通话对我说:"部长,海西还是好美噢!" "那你就在这里多干几年吧,我来陪着你干工程好吗?"我发自内心的话,让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公路边、田野里,杨树一棵接一棵, 好似迎宾的仪仗队。又像古战场上的方块阵,那"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宏伟场面,给人以高昂、威武、雄壮的气势。这样多的树,这样多 的田地是前所未有的!你难以相信想当年只有4棵树的香日德,而今 却有着600多条的防风林,2000多万株树呵护着3万多亩良田。
我敬佩香日德的父老乡亲们,立下愚公志,变戈壁为良田,让沙漠披绿装,不断刷新着年年丰收的纪录,曾荣获了"中国乡镇百颗星"的称 号,那是他们真诚之心的印证。美是可以刨造的,也是可以获取的。我们穿越了这500多公里的路线,都兰、香日德、诺木洪和大格 勒串起了颗颗明珠,建成了片片绿洲,那再不是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了。金色的杨树和五彩的干枝橹、罗布麻、红景天、梭梭林、红沙柳, 着实让这亘古干旱荒凉的戈壁滩和沙漠构成了神采飞扬、气象雄浑的 画卷。这是满了自信的美,它美得富有魅力,与此同时也净 化 了我的灵魂。我还记得小时候海西的老师们希望我们长大后成为昆仑 山上一棵草,而我却在海西大地上连棵树都没有种上,令我深深地感 到人生的遗憾。我赞美金色的杨树林,更赞美奋进中的海西人!
程鵬,笔名:沙中柳,1949年5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中华诗词学会、青海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人联谊会名誉会长。2015年9月,诗词《春到西宁》荣获首届全国诗词名家神州行(苏州)特等奖。2016年被授予“中华诗词100位优秀传承人”称号。2017年11月荣获第三届全国诗词名家神州行(福州)优秀诗词家称号。2020年9月诗词《好官尕布龙》荣获第六届世界杯一等奖。2023年4月荣获第十九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金奖。2024年4月荣获第九届诗词世界杯大赛特等奖。2016年4月散文《玉树行色》荣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荣获中华散曲《白雀奖》三等奖。著有个人诗文集《清清麒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