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公艮传》评论发表后与赖画家的对话
不记不觉日子渐渐到了夏季的末段,在这个充满变化与收获的季节里,《梅州文学网》公众号如同一股清新的文学之风,收录了我所写的关于长篇小说《伯公艮传》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不仅是我对这部作品个人见解的展现,更是与广大文学爱好者交流的一个桥梁。
就在文章发布后不久,我收到了来自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热心读者赖芳画家的微信消息。她亲切地问候道:“秘书长早上好!看到你朋友圈关于《伯公艮传》的内容,我深感好奇,很想一睹你笔下这篇文章的详细内容。不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呢?去年我曾看过一部有关伯公坳的电视作品,虽然不记得具体叫什么名字了,但那份感人的情节仍历历在目。伯公坳作为一处重要的地下交通站,共产党曾通过那条生命线秘密转移了大量物资和重要人员,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回复道:“伯公艮,这个名字不仅是我出生并长大的地方,它承载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伯公坳,作为那片根据地的咽喉要道,见证了无数的历史风云。而伯公,在我们客家人的文化中,是对土地公或是家族中祖父辈长兄的尊称,它蕴含着我们对先辈的敬仰与怀念。”

赖画家回应:“你的作品真的很接地气,让人能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乡土情怀。”
我接着说:“《伯公艮传》是我去年12月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目前仅有样书和在《美篇》上推介的网络传记版本。等正式印刷出来后,我一定给你寄一本,不过可能会耽误你一些时间。”
赖画家回应说:“感谢感谢!其实我也很喜欢文学,只是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了。”
我说:“其实,我最近还在筹备这个长篇小说的续集,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二、第三、第四辑创作,每辑大约25万字,计划在网络上发布,让更多人能看到这部作品。”
赖画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赞!你知道吗?我当年高考时,语文成绩可是增城市的第二名呢。”
我信服地说:“绘画,无疑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它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你的作品,真的为你点赞。”
赖画家回应:“谢谢!能得到你的认可,我很荣幸。”
我话锋一转:“还有啊,‘增城语文探花’郎,这个称号真是厉害。多才多艺,让人佩服。”
赖画家谦逊地说:“哪里哪里,退休前我12年的工作确实跟文字审编有关,但都是皮毛。我大学的专业可是美术呢。其实文学和艺术,它们都是相通的,都是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
我感慨道:“你对‘文字’和‘绘画’的这份钟情和热爱,真是让人动容。近期我看到了不少关于你的报道和资料,真的很为你鼓劲。”
赖画家从思索中闪过:“谢谢,这真的是我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割舍不下的。”
我赞叹道:“难能可贵啊,能一直坚守坚持,真的很不容易。”
赖画家跟着说:“我以前主要画油画,画的都是乡土的题材,那些画面都源于生活,充满了真实和质朴。我会一辈子的坚持下去的。”
我敬佩地说:“你是国字号的书画家,有着这样的成就和地位,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赖画家感慨地说:“近几年我才正式开始学习国画,目前这个阶段主要都是在打基础,积累经验和技艺。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逐渐尝试创作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能够触动人心的题材。”
我回应道:“你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真的很令人敬佩,真心祝愿你的每一个美梦都能成真,每一幅画作都能获得认可。”
赖画家肯定地说:“我并没有想太多未来的成就和名利,这一切都只是源自对绘画纯粹的热爱。我愿意默默地耕耘,享受创作的过程,当然,如果有收获那当然更好。我也很期待看到你的作品,等候拜读你的大作。”
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哎呀,你可别这么夸我,这样会捧杀我的。不过我会把你的鼓励当作动力,继续努力前行,争取不让你的期望落空。”
赖画家坚定的说话:“很好,与坚持梦想者同行,我们互相鼓励,一起进步。”
我郑重其事地回答:“我一定会向你学习的,赖画家,你的坚持和努力是我最好的榜样。”

作者简介:钟奎华,笔名文柯、土圭垚,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增城区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坚持写作四十多年,作品收录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微刊上,包括《广东作家》、《广州文学》、《梅州文学网》、《增城日报》、《荔乡情》、《海珠文学》、《灃水之水》、《南粤作家》、《神州文艺》、《作家作品》、《丹荔》和《杨梅文艺》等。作品在多个征文中获得过奖项。《增城民间文艺》第四辑主编,《胡庭兰故事集》的副主编。长篇小说《伯公艮传》的著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