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 诚
文/路等学(兰州)
前言
忠诚非悬于高处的标语,而是奔涌在生命深处的河流。它自心泉发源,浸润日常的阡陌,穿越责任的石桥,终汇入岁月的江海。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践行忠诚,如嘉木向阳而生,于每一次抉择中深扎根基,在每一份坚守间拔节生长——这生长从非孤木独支,而是根脉相缠的共生,是层层相承的托举。
一、忠诚于自己
此为一切忠诚的原点。是于人声鼎沸中校准内心的罗盘,在众声喧哗里辨识自己的回声。不必为迎合世界而斫削灵魂的枝桠,不必因一时迷雾而偏离脚下的途程。恰如古树铭记其年轮,每一圈生长都刻录晴雨;我们对自己的忠诚,是深夜独坐时能坦然凝望镜中的目光,是回首来路时敢言每一步都烙印在初心的故土之上。这份清醒,是往后所有担当的第一块基石。
二、忠于家庭
家,是忠诚最温煦的容器。它蒸腾于清晨温热的粥碗,摇曳在傍晚守候的灯火,沉淀于争吵后的和解,凝在平淡岁月相握的掌心。无需惊天动地的誓言,只在柴米油盐间系着一份担当——是病榻前彻夜的执守,是失意时无声的托举,是将“我们”置于“我”之上。这份忠诚,令屋檐下的风也带着暖意,让每一扇紧闭的门扉后,都栖着一个安心的港湾。而这港湾的宁静,总需一份踏实的锚定来维系。
三、忠诚于父母
这是一场溯向源头的回望。从咿呀学语时紧握的手,到成年后目送远行的背影,父母是我们生命最初的参照。忠诚于他们,是读懂他们眼角皱纹里镌刻的岁月,是体察那严厉中深藏的温软,是将他们倾注的爱,凝作耐心的倾听、及时的回应,化作“常回家看看”的寻常。如同老树的根须深吻大地,我们对父母的忠诚,原是对生命源头最本真的礼赞。这份礼赞的深沉,常需安稳生活的土壤来滋养。
四、忠诚于单位
单位,是我们躬耕栖身的原野,是安身立命的基石。这里有并肩的伙伴,有驰骋才华的舞台,更有从付出中生长出的回馈。忠诚非盲从,而是将集体的荣辱系于心,将岗位的责任担于肩:是下班前理毕的文件,是遇困时那句“交给我”,是拒敷衍为智巧,斥推诿作寻常。单位所予的薪酬,恰是托举家庭忠诚的磐石——它化作孩子的书本、父母的汤药、餐桌上的暖意,让“忠于家庭”“孝于父母”有了沉甸甸的依凭。这份踏实的耕耘,亦使个体在社会坐标系中锚定位置,赢得“靠谱”的认同,这便是最朴素的立身之本。
五、忠诚于职业
职业,是嵌入社会机器的精密齿轮,每一份坚守都保障其平稳运转。当单位提供的平台为生活铺设安稳的底色,对职业的忠诚便焕发出更自发的辉光。医生忠诚于白衣下的誓言,方铸就救死扶伤的决然;教师忠诚于三尺讲台,始孕育春风化雨的恒心;工匠忠诚于掌中技艺,乃淬炼精益求精的匠心。这份忠诚无关位阶高低,唯在将分内事臻于至善——正是无数个“至善”的微芒,汇聚成社会前行的合力,让个体的价值在照亮他人中愈发澄澈。
六、忠诚于事业
事业,是凌越职业的浩瀚星河。它是心之所向的灯塔,是甘愿穷尽心力浇灌的理想之花。唯有当单位的平台筑牢了生活的堤岸,职业的坚守沉淀了足够的厚度,对事业的忠诚方能奔涌为不竭的江河。或为一项技术突破熬尽青丝,或为一份社会价值踏遍尘沙,这份忠诚裹挟孤勇,更蕴藏底气——它深知身后港湾的温暖,脚下土地的坚实,因此方能无畏地向着星空远征,让奔波的足迹刻下超越生存的印记,让疲惫的汗水结晶出创造的琼浆。
终章
这层层叠叠的忠诚,原是一场生命共同体的修行。忠诚于己,是立心的原点;忠诚于家与亲,是归情的港湾,而这港湾的温度,深深扎根于单位平台所赋予的现实沃土;忠诚于单位,不仅为那一份酬劳,更是为在尘世间安身立命,为职业的精进、事业的远航铺设坚实的跑道。当单位的沃土滋养了生活的根系,职业的齿轮驱动了社会的脉搏,事业的星光终将刺破苍穹,照亮更辽阔的疆域。
最终,我们会发现:对单位的耕耘,夯实了对家庭的担当;对职业的敬畏,浇筑了对社会的砖石;对事业的求索,则拓开了生命的版图。正如一滴水忠于溪流,溪流忠于瀚海;我们以忠诚为舟楫,载着对己、对家、对世的责任,终将在人生的江海上,驶向既深且阔的丰盈之境。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