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枳话人生,缘起春枳不看花
文/心远
今年春节前夕,我随省、市作协人员一同前往福建闽南4A“土楼”风景区一路采风。当我有意边赏枳实花开,边搜寻苏氏兄妹俩时……可我整整搜寻了一整天,只看到手执粉黄粉红芭蕉小扇,边歌着小曲儿的“苏”妹妹,边款款地向我走来……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位少负才气,博通经史,聚“琴棋书画”于一身,且号称“东坡居士”的铁冠道人?难道,难道这位世称“苏仙”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已腾云驾雾回四川眉山老家去了不成?今年,同是仲春前夕,我又踏上了这块令人匪夷所思的土地,不为别的,仅为继续寻找这位铁冠道人的影子……
“怎都长刺的?仅零星的几朵花和少许叶,”与去年不同的是——今春这里的枳实花儿更甚有异且加,“去年同是仲春时节除几株外,不都枝繁叶茂的?”我很是疑惑,忙问了身旁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微笑着指了指远处的蕉林,“你瞧瞧——那蕉杆,不都枯萎了?”他手臂往远处一挥,我侧转身顺着他的指点,瞬即张大了嘴巴?他见我一脸狐疑状,忙又解释道:“去年,仅是前冬下了一场霜,今年冬春接连下了好几场。正所谓‘天公不作美,海市蜃楼亦南墙’!”
好一阙“天公不作美,海市蜃楼亦南墙!”!看来,这位老者不是满腹经纶,亦是饱读诗书之人。“那就没什么好看的咯——”我怪可惜地摇了摇头……
“仔细找找,找找——叶丛间;枝杆处;花蕾里;还有根茎旁……都说‘笔墨出己意,兰蕙寄神情’,尔等题书之人,定会察颜观色,通透迷津和内涵,你自会有办法的。甭急,耐心静静品味察寻吧……”
经他这么一指点,我才又静下心来仔细观赏了周围的每一株枳实,每一根枝杆,每一枚枳刺,每一朵枳花……当我走着走着——无意间竟发现这一大片的枳树,其内里均深藏着太多太多奥秘、玄机与人生哲理!
就每一根枝杆而言,每一朵枳花总在杆与刺之间灿然怒放,尔后再相携包裹几片嫩黄或嫩绿的叶子。许是由于有了杆和刺的保护作用,花儿才能灿然怒放……所以,每每于法庭上,法官最终在定夺孩子的归属权时,总会微笑着蹲下身子,细细详问小童童:“乖,小宝贝——你愿随母,还是父?”这时,孩子总会看了看母亲,再瞧瞧父亲……母爱虽伟大,但孩子最终还是会含着泪,毅然决然地投入父亲的怀抱……因为父亲是根“刺”!刺,来日方长且有保护作用;而母亲仅是片“叶”,往后随季节的变迁,即便能郁郁葱葱,但难免很快会迎风扫落叶,并随波逐流,成为“浮萍”,很快便投入他人怀抱……
因为,当下某些母亲的这一片“负”而靓丽的“叶”,已逾越父亲这根“正”且坚强的“刺”;成为一枚枚负能量、肮脏且丑陋的“叶”!虽然仅是“某些”而已,“以偏概全”当然不是我们的目的,但它完全可以将一个“家”毁了,并由此逐渐走向衰败、离异并四分五裂……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好在今日,我们遇到的是一大群又一大群,均讲一口流利闽南方言或略带乡音普通话的兄弟姐妹,他们个个扶老携幼,演绎着“家”这一坚强且正能量的“新刺”或“老刺”!
所以,所谓“国家,国家——有‘家’才有‘国’,便是这个道理!”因为她(他)们的枕边人,此时正或正守边疆;或外出打工;或上山采果;或下地干活……
如若再细细观察,这争抢春梢头的花和叶,它们总于“第五根”刺之后方才有了迎春之意。此,不正迎合了《道德经》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理念?哦,此非清高,更非自傲,而是妥妥地有其“自命”法则!试想想:倘若没有了“三生万物”,这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生机和意义;这生命前程更就没有了拼搏与拓展的时空与价值!所以,人生之旅本就蜿蜒崎岖,不必更不用担心——严寒与酷暑的来临!因为,该来的必将到来,该走的也留不住……
放胆“敢为天下先”(老子言)吧!如若你是“炎黄子孙”好儿郎,我敢这样对您说!当我仔细观察周围的这一切,还发现有一种奇异的现象:大凡从枳根或枳茎吐露而出的细茎嫩刺,虽不见有“丁点”枝和叶?更谈不上有花或果……但观其势头,势必突飞猛进,且有直插冠顶树梢迹象,仿佛有上天揽月之势;并且,刺儿虽根根青嫩,却是十足地繁多且锋利无比!这是许多佝偻着腰,迂回盘旋,年迈的枳冠、枳杆与枳刺所不及的……这,不更足以说明“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更足以在向世人诉说:来日,炎黄子孙的“家国理念”必将“枝繁叶茂”和“硕果累累”!如今,它仅是在严以律己,恪守自己坚实的阵地,默默等待来日雨露的沐浴和金阳的普照而已……
不错,今年的枳花确实少了许多,但瞭望整个九龙西溪支流葛溪两畔——漫山遍野白茫茫的一大片,还是十分地雪白和亮丽!但“美”并非是件好事,相反,她往往会带来许多“刺”的危险。恰如筛选了一位帅男佳偶或妙龄美女,你的帅高、貌美、能量和胆识要与之相符或匹配;要不,对方能接受并顺从你的品质或道德格局也好;若不是如此,不如早早放弃更可嘉!
好在枳花所结出的果实“青可入药,褐能为种”,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也是当地百姓种植枳实,以此振兴一方经济的原因之所在!所以,在婚恋之路上,“美与丑”并非一回事,也不是一对绝然的反义词,只要两人能心心相印,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家庭经济,共筑自己美好的“家园”即可。倘若连这个“家园”都没有了,那就细细品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一代文学大师贾平凹所描述的那段言语:“爱与婚姻是有‘保质期’的。一般三至五年,最多也就十年。过了这一期限,便是烂摊子里的‘旧货’了。”尔后,再心安理得地走自己的路,专心致志地创自己的业!正如年轻时的我,一位腋夹案本,手持粉笔的老者,让我孤判往后的余生,尤是讲坛岁月,花甲之年,在“风欺雪压霜冻”与“皮裂干燥匍匐”之间,是一个什么样子?
是随风扫落叶,从此消沉不再崛起,终成淤泥或冻土;抑或“心远地自偏”仅走自己的路,不再过问人间世事?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心远”之思,“心远”之想,“心远”之志: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我)所处的环境十分地僻静且安详;尔后,再从已获的业绩中,去静静享受这温暖而又漫“长”的“春”天……
品枳话人生,缘起春枳不看花。今日,我终于领略到了枳实花开与人生对称相携发展的真切内涵;也找到了“铁冠道人”苏东坡的影子和他的创业理念!原来——他就早就融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并深深根植于我坚实且丰满的心肌,正勃勃生长着,一刻也不曾释怀……
作者简介:
心远,本名:张长春,男,生于1966年3月,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人,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闽南文化研究会会员。已发表2000多篇(首)文学作品;著有诗集《秋逢杜甫》《花开的声音》《收割阳光》,散文集《校园拾穗》,小说集《古镇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