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羊铃
清晨五点半,杜青山就着山风啃完最后一口玉米饼,拍了拍手上的碎屑。两百多只山羊已经在圈里躁动不安,头羊"大角"正用蹄子刨着木门。
"来了来了,"杜青山解开绳索,"急什么?露水还没散呢。"
羊群涌出圈门,像一股灰白色的溪流顺着山坡蔓延开来。杜青山走在最后,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核桃木棍,腰间挂着个铜铃铛,走一步响一声。这铃铛是他爷爷传下来的,声音不如买来的响亮,但在山里能传得特别远。
爬到半山腰的平坡时,太阳刚好跃出东边的山脊。杜青山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用铅笔头记录日期和天气。这个习惯他保持了二十年,本子摞起来有半人高。
"黑耳朵!别往那边去!"他突然站起来吼了一嗓子。一只左耳发黑的山羊悻悻地从悬崖边退回羊群。这是只爱冒险的母羊,去年就因为乱跑摔断了腿,杜青山照顾了它整整一个冬天。
正午时分,杜青山吹响铜哨,羊群自动聚拢到树荫下。他从布袋里掏出盐砖放在石板上,看着山羊们轮流舔食。这时,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一辆越野车歪歪扭扭地开上了山道。
第二章 闯入者
车上跳下来三个年轻人,两男一女,都穿着崭新的户外装备,脖子上挂着相机。
"大叔!我们是'探索自然'团队的!"戴棒球帽的小伙子老远就喊,"能拍您的牧羊生活吗?保证真实记录!"
杜青山皱了皱眉:"没啥好拍的。"
"我们就拍一会儿!"女孩已经举起相机,"您的山羊太有感觉了!"
没等杜青山回应,三人已经散开追着羊群拍摄。山羊们受了惊吓,四散奔逃。大角竖起耳朵,警惕地盯着陌生人。
"别追!"杜青山喊道,"会把羊惊散的!"
但为时已晚。一个穿红衣服的小伙子为了拍特写,追着一只小羊羔跑到了崖边。小羊慌不择路,前蹄一滑,眼看就要跌下去。杜青山一个箭步冲过去,揪住羊羔的后腿拽了回来。
"你们干什么的!"他第一次提高了嗓门,"山羊胆小,不能这么追!"
三人愣住了。棒球帽讪讪地走过来:"大叔,我们就是想拍点原生态..."
"原生态不是耍猴戏。"杜青山把受惊的小羊抱在怀里,"你们这样,我的羊三天都聚不拢。"
回村的路上,杜青山听到他们在车里议论:"...老顽固...""...不懂流量...""...白跑一趟..."
第三章 闲言
第二天去小卖部买盐时,杜青山成了话题中心。
"老杜,听说你把城里人赶跑了?"店主王胖子挤眉弄眼,"人家可是大网红,粉丝几百万呢!"
杜青山数着硬币:"他们吓着我的羊了。"
"要我说,你就该配合拍点视频。"王胖子压低声音,"听说他们给钱大方,上次去老赵家拍采蘑菇,给了两千呢!"
杜青山摇摇头,拎着盐袋走了。路上遇见几个村民,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村委会门口,他听见妇女主任在说:"...死脑筋,活该穷一辈子..."
傍晚赶羊回圈时,杜青山发现大角不见了。他在山上找到天黑,最后在一处山坳里找到了被荆棘缠住的头羊。解开藤蔓时,他发现羊脖子上有一道擦伤,可能是被什么金属划的。
"是不是那些家伙干的?"杜青山摸着大角的脑袋问。山羊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手心。
第四章 山险
三天后的深夜,杜青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气喘吁吁的村支书。
"老杜,快!那帮拍视频的在北坡出事了!消防队一时半会儿到不了,你最熟悉山路..."
杜青山二话不说,抄起手电筒和绳索就往外走。夜里的山路不好走,但他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方向。一小时后,他在一处陡坡下找到了翻倒的越野车。三个人瑟瑟发抖地挤在岩石缝里,女孩的脚踝肿得像馒头。
"大叔..."棒球帽羞愧地低下头,"我们想拍星空,结果..."
杜青山没说话,先检查了女孩的伤势,用树枝和布条固定好脚踝。然后带着他们一步步往安全地带挪。最险的一段路上,红衣小伙腿软得走不动,是杜青山用绳子把他绑在自己背上背过去的。
天亮时分,他们终于到了村卫生所。医生处理伤口时,三个人围着杜青山道谢。
"大叔,对不起..."女孩抹着眼泪,"我们之前太不懂事了。"
杜青山摆摆手:"山有山规,不怪你们不知道。"
第五章 和解
养伤期间,三个年轻人天天往杜青山的羊圈跑。他们不再乱追羊群,而是安静地坐在一旁观察。杜青山也渐渐愿意跟他们聊几句,教他们认各种草药和山果。
"大叔,您记这么多年的放牧笔记,有什么发现吗?"棒球帽翻着杜青山的小本子问。
"山羊立夏前后最爱吃嫩黄荆,"杜青山指着一条记录,"白露过后,南坡的草比北坡晚枯半个月。"
红衣小伙突然拍大腿:"这就是真正的生态智慧啊!比我们摆拍的'原生态'真实多了!"
临走那天,他们执意要给杜青山钱,被他拒绝了。最后女孩想了个主意:"大叔,我们帮您开个账号吧,就发您的放牧笔记和山羊照片,不露脸都行。"
杜青山想了想,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这里有我二十年的本子,你们挑着拍吧。"
三个月后,王胖子举着手机冲进羊圈:"老杜!你火了!那个账号有十多万粉丝!有公司要买你的山羊奶呢!"
杜青山正给一只小羊接生,头也不抬:"让他们找村委会谈,价钱公道就行。"
如今,青松岭的山羊奶成了抢手货,但杜青山依然每天清晨五点放羊,记录天气和草场变化。不同的是,他腰间多了一个小相机,偶尔拍些山景和羊群。照片下总是简短的文字:"南坡黄荆开花"或"大角当了爹"。
村里人不再说他死脑筋,但杜青山知道自己没变。他还是那个牧羊人,只不过现在多了一些远方的人,愿意安静地听他摇响那枚老铜铃。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