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荒唐(随笔)
文/陈振家
草木皆有佛性,
菩提不外人心。
女人啊,
你目光清澈如水。
肉体丰满温柔,
令人筋酥骨软。
谁见那春与秋凋尽了世间花?
任凭这功与罪冷落了枕边情?
镜花水月,
恍若大梦一场。
傲气面对万重山。
热血像那红日光。
莫道交浅言深
一切好商量。
黑夜里,
男人吹灭了灯,
女人的心
却变得雪亮。
外面即是里面,
女人的心即是世界。
心里有光,
眼前就有了光,
心里无路。
脚下就无路,
黑夜尽管茫茫
心里甜蜜不荒唐。
这篇《不荒唐》随笔以诗化的语言串联起对生命、情感与心灵的哲思,在看似随性的文字中藏着对世界的温柔洞察,将禅意、情爱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读来既有烟火气,又含通透感。
开篇“草木皆有佛性,菩提不外人心”以禅语破题,为全文奠定了“向内求索”的基调,将自然万物的灵性与人心的本真相连,暗示后续对情感与心灵的探讨皆源于对“本心”的观照。
紧接着笔锋转向对女性的描摹:“女人啊,你目光清澈如水。肉体丰满温柔,令人筋酥骨软。” 语言直白却不低俗,既写出女性外在的柔美,又暗含着情感的吸引力,将人与情的自然联结坦诚道来。随后以“谁见那春与秋凋尽了世间花?任凭这功与罪冷落了枕边情?”的反问,在自然时序的轮回与世俗功过的对比中,凸显“枕边情”在岁月流转中的珍贵,暗含对情感易被现实消磨的轻叹。
“镜花水月,恍若大梦一场”承接前文的怅惘,却旋即转向力量感:“傲气面对万重山。热血像那红日光。” 从对虚幻世事的感慨,转为对生命态度的昂扬,展现出从迷茫到坚定的心境转变。而“莫道交浅言深 一切好商量”则以朴素的生活智慧,中和了前文的哲思与豪情,让文字更添烟火气。
后半段聚焦黑夜中的心灵觉醒,尤为动人:“黑夜里,男人吹灭了灯,女人的心却变得雪亮。” 以“吹灯”与“心亮”的对比,将女性的直觉与内心的澄澈具象化,暗指外在环境的暗淡无法遮蔽内心的清明。“外面即是里面,女人的心即是世界”进一步升华,将个体心灵与外在世界相融,强调内心对世界的投射与塑造。
结尾“心里有光,眼前就有了光,心里无路,脚下就无路,黑夜尽管茫茫 心里甜蜜不荒唐”以对仗的哲思收束,将心灵的力量推向极致——外界的黑暗与迷茫,终会被内心的“光”与“甜蜜”驱散。“不荒唐”三字回应标题,既是对情感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心向光明便不迷茫”的人生信念的坚守。
全文语言灵动跳脱,既有禅意的通透,又有情感的温度,更有生活的实感。在自然、情爱、心灵的交织中,传递出“以心为灯,便无惧黑暗”的温暖哲思,让“不荒唐”的信念在字里行间愈发清晰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