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清水村,阳光明媚。新建的研究基地标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林修远站在卫生所门口,看着工人们安装最后一块指示牌。短短一个月,这里已经焕然一新——新增了两间实验室、一间办公室,还有省里配备的先进医疗设备。
"林主任,仪器调试好了!"年轻的实习医生小王从里面跑出来,"PCR仪运行完全正常。"
林修远还有些不适应这个新称呼。研究基地挂牌后,陈教授任主任,他作为副主任负责日常运营。省里派来了三名专职研究人员和两名实习医生,小小的村卫生所突然热闹起来。
"林医生!"村长小跑过来,"县里通知,明天电视台要来采访研究基地,让你准备一下。"
林修远点点头,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下周他要参加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报告父亲和他对锑中毒的研究。这几天他一直在整理父亲的遗稿,发现一些未发表的珍贵资料。
"对了,"村长补充道,"苏老师的校舍改造怎么样了?"
林修远望向村小学方向:"批文下来了,但资金还没到位,暂时搁置了。"
村长叹了口气:"听说那个徐教授还在使绊子?"
"嗯。"林修远眉头微皱。虽然苏雨晴的项目最终获批,但负责资金审批的徐教授以"程序问题"为由一直拖延拨款。苏雨晴不愿低头,决定先用自己的积蓄启动部分工程。
傍晚,林修远回到他们租住的小院。苏雨晴正伏在桌上画设计图,桌上堆满了建材样本和预算表。
"回来啦。"她抬头微笑,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今天基地怎么样?"
"挺好的。"林修远给她倒了杯水,"你又熬夜了?"
"马上暑假了,得抓紧时间规划校舍改造。"苏雨晴揉了揉太阳穴,"今天算了算,先把屋顶和厕所修了,其他部分等资金到位再说。"
林修远心疼地看着她消瘦的脸庞:"别太拼了,身体要紧。"
"我没事。"苏雨晴站起身,突然晃了一下,赶紧扶住桌子。
"雨晴!"林修远一个箭步上前扶住她,"哪里不舒服?"
"有点头晕..."她脸色苍白,"可能是太累了..."
林修远立刻带她去卫生所检查。量血压、测心率、抽血...一系列检查后,他盯着化验单,突然愣住了。
"怎么了?很严重吗?"苏雨晴紧张地问。
林修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光芒:"你...怀孕了。已经八周左右。"
苏雨晴瞪大眼睛:"什么?可是...我们还没..."
"上次疫情前那晚。"林修远轻声提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苏雨晴的脸刷地红了,随即又变得苍白:"那段时间我太累,还接触了那么多病人...对孩子会不会..."
"别担心。"林修远握住她的手,"检查显示一切正常。不过你得好好休息,不能再过度劳累了。"
回小院的路上,两人都沉默着,消化着这个意外惊喜。夜幕降临,满天星斗格外明亮。苏雨晴突然停下脚步:"修远,我们要当爸爸妈妈了..."
林修远轻轻抱住她:"是啊。爸要是知道,该有多高兴。"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淡了连日的疲惫与压力。那晚,他们相拥而眠,计划着未来——等校舍改造完成,等研究基地步入正轨,等孩子出生...
第二天一早,林修远轻手轻脚地起床,想让苏雨晴多睡会儿。他来到办公室,继续整理父亲的遗稿。翻到一叠发黄的笔记时,他猛地坐直了身体——这是父亲二十年前对锑中毒的研究记录,内容与省医学院李教授五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惊人地相似!
"这不可能..."林修远迅速翻出李教授的论文比对。核心论点、实验数据甚至病例描述都高度一致,只是换了更专业的术语。而父亲笔记的日期远早于论文发表时间。
他正震惊间,赵小曼的电话打了进来:"林修远,学术会议的议程出来了,你和李教授分在同一专场!他也要讲锑中毒研究。"
林修远喉咙发紧:"小曼,我发现一件事..."
听完他的讲述,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这很严重。李教授在学界很有声望,如果属实,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
"我该怎么办?"林修远苦笑,"公开质疑一位资深教授?"
"先别声张。"赵小曼果断道,"我帮你查查李教授的其他论文,看有没有类似情况。对了,你父亲当年有没有向期刊投过稿?"
"我不清楚..."林修远翻看着笔记,"但这里提到曾将研究资料寄给'赵兄'参考。"
"可能是我父亲!"赵小曼声音提高,"我回家找找,看有没有相关信件。"
挂掉电话,林修远心乱如麻。如果揭露此事,势必引发轩然大波;但若保持沉默,父亲的学术贡献将被永远埋没。
"修远?"苏雨晴不知何时站在门口,"出什么事了?你脸色很差。"
林修远将发现告诉她。苏雨晴听完,坚定地说:"必须还爸一个公道。"
"但李教授地位很高,而我..."
"而你是一个有良知的研究者。"苏雨晴握住他的手,"爸当年没机会发表的成果,现在由你来完成,这是最好的传承。"
她的支持给了林修远力量。两人一起仔细比对资料,寻找更多证据。中午时分,赵小曼发来消息:"找到你父亲寄给我父亲的信件和资料了,完全可以证明李教授剽窃。另外,我发现他至少还有其他三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接下来的几天,林修远在准备学术报告的同时,也与赵小曼一起整理了揭露李教授学术不端的证据。这件事像块大石头压在他心头,连即将为人父的喜悦都蒙上了阴影。
与此同时,苏雨晴的项目资金依然没有到位。她不顾怀孕的疲惫,坚持每天去小学监督有限的改造工程。这天下午,她正在清理图书角,突然接到县教育局电话。
"苏老师,你的项目资金申请被驳回了。"工作人员语气遗憾,"徐教授签字否决的。"
苏雨晴握紧手机:"理由是什么?"
"说你的预算不合理,实施方案不可行..."对方压低声音,"苏老师,我建议你亲自找徐教授谈谈。他最近在清水县调研..."
挂掉电话,苏雨晴站在尘土飞扬的教室里,感到一阵无力。她摸了摸尚未显怀的腹部,咬牙做了决定。
当晚,她将此事告诉林修远:"明天徐教授在县教育局座谈,我要去见他。"
"我和你一起。"林修远立即说,"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
"不,你后天就要去参加学术会议了,今天必须好好休息。"苏雨晴摇头,"而且这是我自己的战斗。"
第二天清晨,苏雨晴独自前往县城。教育局会议室里,徐教授正侃侃而谈乡村教育发展。座谈结束后,她径直走到他面前。
"徐教授,关于我的项目..."
"苏老师啊。"徐教授笑容意味深长,"听说你提前结束进修回村了?真是...敬业啊。"
"项目已经获批,为什么驳回资金申请?"苏雨晴直视他的眼睛。
"程序问题。"徐教授轻描淡写,"不过...如果你愿意重新考虑我的建议,或许还有转圜余地。"
他暗示性地靠近一步,苏雨晴立刻后退:"徐教授,我的项目完全符合规定,如果您执意阻挠,我只能向教育厅纪检组反映情况了。"
徐教授脸色一沉:"年轻人,别不识好歹。你以为凭你一个小村教师,能斗得过谁?"
"我不需要斗谁。"苏雨晴平静地说,"我只想为清水村的孩子们争取应得的资源。如果您继续刁难,我会连同您多次'单独指导'女教师的事一并举报。"
徐教授脸色大变:"你...你敢威胁我?"
"不是威胁,是事实。"苏雨晴转身离开,"给您一天时间重新考虑。"
她走出教育局,腿有些发软,但心里无比轻松。回到村里,她直接去了卫生所,想告诉林修远自己的行动,却发现他正对着电脑发呆。
"怎么了?"她轻声问。
林修远抬起头,眼中满是挣扎:"小曼帮我联系了学术会议的主席,对方说可以安排我在报告后揭露李教授的事。但..."
"但你担心后果?"
"嗯。李教授人脉广泛,得罪他可能会影响研究基地的发展。"林修远叹气,"而且爸生前从不在乎名利..."
苏雨晴坐到他身边:"爸不在乎,但真相在乎。那些被剽窃的研究成果,本可以帮助更多类似清水村的地方。"
林修远沉思良久,终于点头:"你说得对。无论结果如何,我必须站出来。"
第二天,林修远启程前往省城参加学术会议。临走前,他叮嘱苏雨晴千万注意身体,有事立刻打电话。
会议第一天,李教授的报告中果然出现了大量父亲的研究成果,却只字不提来源。林修远坐在台下,手心里全是汗。明天就是他的报告了,他决定在问答环节提出质疑。
晚上回到酒店,他接到苏雨晴的电话:"资金批下来了!徐教授突然改变了态度,全额拨款!"
"太好了!"林修远松了口气,"你怎么做到的?"
"我直接给教育厅纪检组写了信,附上了徐教授之前'暗示'我的录音。"苏雨晴的声音带着胜利的喜悦,"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怂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修远告诉她明天的计划。苏雨晴坚定地支持他:"做你认为对的事,家里有我呢。"
这句"家里有我"让林修远心头一暖。挂掉电话,他再次检查明天的PPT,确保每一个证据都无懈可击。
次日上午,林修远的报告进行得很顺利。当他展示清水村患者的治疗进展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到了问答环节,他深吸一口气:
"感谢各位的提问。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李教授。"他调出一组对比幻灯片,"这是我父亲林青山二十年前的研究笔记,与李教授五年前发表的论文核心内容高度相似..."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李教授脸色大变:"年轻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林修远声音平稳,"您剽窃了我父亲未发表的研究成果。"
哗然声四起。会议主席急忙维持秩序。李教授拍案而起:"荒谬!你有什么证据?"
"这是我父亲当年的原始笔记和实验记录,上面有日期和见证人签名。"林修远展示着文件,"这是他与赵明远教授的通信,提及这项研究。此外,赵记者还发现您至少还有其他三篇论文存在类似问题。"
赵小曼适时站起来,递交给主席一个文件袋。李教授面如土色,在众目睽睽之下愤然离席。
会议结束后,许多学者围住林修远,对他的勇气表示敬佩,也对林青山医生的研究表示敬意。陈教授拍拍他的肩:"做得好。学术诚信是科研的基石。"
回村的路上,林修远既轻松又忐忑。轻松的是终于为父亲讨回了公道;忐忑的是不知此事会如何影响研究基地的未来。
然而当他回到清水村时,看到的景象让他惊呆了——村小学的操场上堆满了建材,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苏雨晴戴着安全帽,正在指挥作业,看到他回来,兴奋地跑过来。
"你回来了!看,工程全面启动了!"
林修远抱住她,小心避开她的腹部:"不是说好不多劳累吗?"
"我没事,孩子们帮忙呢。"苏雨晴拉着他参观,"这边是新教室,那边是图书馆,厕所和食堂下周开工..."
正说着,陈教授的电话打了进来:"小林啊,学术委员会已经成立小组调查李教授的事了。对了,下个月有个国际地方病研讨会,我想推荐你去参加..."
挂掉电话,林修远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又看看身边笑容灿烂的苏雨晴,突然觉得一切都值得。父亲的学术尊严得以捍卫,研究基地前途光明,村小的孩子们将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而他们即将迎来新生命...
傍晚,两人来到村后的山坡上。夕阳将群山染成金色,微风拂过田野,带来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修远,"苏雨晴靠在他肩上,"你说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不管像谁,一定是个幸福的孩子。"林修远轻抚她尚未显怀的腹部,"有这么多爱他/她的人,有这么美的家乡..."
苏雨晴微笑:"等他/她长大了,我们可以讲清水村的故事,讲爷爷奶奶的故事,讲我们如何在这里找到人生的意义。"
林修远点点头,望向远方。山峦起伏,绵延不绝,如同他们即将展开的新篇章,充满无限可能。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