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归乡的决定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房间,周雨晴睁开眼,有片刻的恍惚。天花板上那道熟悉的裂纹告诉她,这不是她在城市公寓里那个逼仄的卧室,而是她青山村老家的房间。
手机屏幕亮起,显示七条未读消息和三个未接来电,全部来自公司。周雨晴深吸一口气,将手机反扣在床头柜上。她伸手抚摸书桌上那个褪了色的木头相框——高中毕业时和父母的合影,父亲的笑容那么灿烂,母亲眼中满是骄傲。
厨房传来锅碗碰撞的声音。周雨晴穿好衣服下楼,看见母亲王秀芝正在灶台前忙碌,背影比记忆中佝偻了许多。
"妈,我来帮你。"周雨晴走到母亲身旁。
王秀芝明显吓了一跳,手中的勺子差点掉进锅里。"怎么起这么早?不多睡会儿?城里人不都爱睡懒觉吗?"
"我早就不是学生了,妈。"周雨晴接过母亲手中的勺子,搅动着锅里的白粥,"在公司我都是七点前到岗的。"
"那么早?"王秀芝皱眉,"吃得好吗?你比上次回来又瘦了。"
周雨晴没有回答。她注视着母亲布满老茧的双手,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洗不掉的泥土痕迹。记忆中母亲的手总是这样,从未柔软过。
"爸的情况,医生具体怎么说?"周雨晴转移话题。
王秀芝叹了口气,从碗柜里拿出两个缺了边的瓷碗。"脑溢血虽然不严重,但伤了神经,右手活动不灵便,说话也不利索。医生说至少要半年康复治疗,而且..."她顿了顿,"以后不能干重活了。"
"果园怎么办?"
"能怎么办?先荒着吧。"王秀芝盛了两碗粥,"我托你李婶帮忙照看那几亩桃树,其他的...等你爸好些了再说。"
周雨晴想起昨晚看到的账单,喉咙发紧。"妈,家里的经济情况..."
"你不用操心这个。"王秀芝打断她,声音突然变得生硬,"你在城里好好工作就行。你爸有医保,我也能接些缝补的活计。"
早餐在沉默中结束。周雨晴收拾碗筷时,手机又响了。这次是部门总监的来电。
"我接个电话。"她对母亲说,快步走到院子里。
十分钟后,周雨晴回到厨房,脸色苍白。王秀芝正在擦灶台,头也不抬地问:"公司催你回去了?"
"总监说项目提前了,希望我三天后回去。"周雨晴咬了咬下唇,"但我已经决定了,妈。我要辞职,回来照顾你和爸。"
王秀芝手中的抹布掉进水槽。"你说什么胡话?"
"不是胡话。"周雨晴直视母亲的眼睛,"爸需要长期照顾,果园也需要人打理。我是你们唯一的女儿,这是我的责任。"
"责任?"王秀芝的声音陡然提高,"我和你爸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就是为了让你回村里种地?你知道村里人怎么说吗?说我们周家闺女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我在乎!"王秀芝的眼里闪着泪光,"你知道这些年我和你爸多骄傲吗?每次村里人问起你,你爸都挺直腰板说'我闺女在城里当白领,一个月挣的比咱们一年都多'。现在你要回来?你让你爸的脸往哪搁?"
周雨晴如遭雷击。她从未想过父母的骄傲会成为她回家的阻碍。
"妈,我..."
"别说了。"王秀芝摆摆手,"你今天就去买回程票。你爸有我照顾,果园的事我们会想办法。"
周雨晴站在原地,看着母亲倔强的背影,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她默默转身上楼,回到父亲的书房。
书房里还弥漫着父亲的气息——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果木香。周雨晴坐在书桌前,目光扫过墙上贴着的各种果树病虫害防治图表和日历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她拉开抽屉,想找些纸笔记录父亲的用药时间,却摸到一个硬皮笔记本。
笔记本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边角已经磨损。周雨晴翻开第一页,上面工整地写着"果园管理日志",日期是五年前,正是她大学毕业离开家乡的时候。
她随手翻到中间一页,发现内容变了:
"雨晴走了三个月零五天。城里工作肯定很辛苦,她电话里总是说'很好',但我听得出她声音里的疲惫。今天桃树结果了,比往年都甜。记得雨晴最爱吃..."
周雨晴的手指颤抖起来。她快速翻动着页面,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果园日志里,每隔几页就夹杂着父亲写给她的"信",从未寄出的信。
"雨晴,今天是你生日。你妈煮了长寿面,摆了两副碗筷...果园引进了新品种,你回来时就能吃上了..."
"雨晴,村里通了快递,给你寄了一箱苹果。你妈非要在箱子里塞两双毛袜子,说城里冬天冷..."
字迹从工整逐渐变得潦草,有些页面还沾着泥土或果渍。最后一篇写于父亲发病前一天:
"雨晴,爸老了,果园的事越来越力不从心。但你别担心,爸还能干。你好好在城里发展,别惦记家里..."
泪水模糊了周雨晴的视线。她合上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仿佛这样就能拥抱那个写下这些文字的人。
院门外传来三轮车的引擎声。周雨晴擦干眼泪走到窗前,看见许明远从一辆旧三轮上跳下来,手里提着个竹篮。
"秀芝婶!"许明远在院子里喊道,"我给周叔带了点新鲜草莓!"
王秀芝从厨房走出来,勉强挤出笑容:"明远啊,太谢谢你了。"
"周叔今天好些了吗?"许明远将竹篮递给王秀芝,"这是新品种,不打药的,特别适合病人吃。"
"好多了,就是说话还不利索。"王秀芝接过篮子,"进来坐会儿吧。"
"不了,我还得去趟镇上。"许明远抬头,正好看见窗边的周雨晴,笑着挥了挥手。
周雨晴下意识地回了个微笑。许明远的笑容有种感染力,让人不自觉地想回应。
"对了,秀芝婶,"许明远转向王秀芝,"周叔的果园现在谁在打理?我看枝条该修剪了。"
"唉,没人管呢。"王秀芝叹气,"就你李婶偶尔去看看。"
"这样啊..."许明远若有所思,"如果...如果需要帮忙,我可以教雨晴一些基本的管理方法。反正我的农场就在隔壁,很方便。"
王秀芝的表情变得复杂:"雨晴很快就回城里了。"
"是吗?"许明远看向周雨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我还以为..."
"妈!"周雨晴快步走下楼梯,"我想和明远聊聊果园的事。"
不等母亲回应,周雨晴就拉着许明远出了院门。两人走到屋后的果园里,五月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
"你真的要回城里?"许明远开门见山。
周雨晴摇头:"我决定留下来。只是我妈...她不太能接受。"
"理解。"许明远点点头,"老一辈都觉得孩子在大城市才有出息。"他弯腰捡起一根掉落的树枝,"不过果园确实需要人管了。这些桃树再不修剪,会影响结果。"
"你能教我吗?"周雨晴问,"我知道这很冒昧,但我爸现在...而我对果树管理一窍不通。"
许明远笑了:"当然可以。不过..."他环顾四周,"你家的果园一直用传统方法管理,而我走的是生态农业路线,可能会有观念冲突。"
"什么意思?"
"比如,"许明远指着一棵桃树,"按照传统方法,你现在应该打药防虫了。但我建议用生物防治,在果园里种些驱虫植物,虽然见效慢,但对土壤和果实都好。"
周雨晴皱眉:"哪种方法产量高?"
"短期内当然是传统方法。"许明远坦然道,"但从长远看,生态种植能保持土壤活力,果子品质更好,还能卖出高价。"
"但我爸需要钱治病,家里还有贷款..."
"我明白。"许明远的目光变得柔和,"我们可以折中,部分转型。重要的是先保住果园。"
两人正说着,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秀芝!在家吗?"
周雨晴转头,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站在她家院门口,挺着啤酒肚,手里夹着根烟。
"赵德柱?"她认出了村支书。
"哦,雨晴回来啦?"赵德柱笑眯眯地走过来,"听说你爸病了,我代表村里来看看。"
"谢谢赵叔。"周雨晴勉强笑了笑,"我爸在屋里休息。"
"这位是..."赵德柱眯眼打量着许明远。
"许明远,隔壁农场的。"许明远简短地自我介绍,语气明显冷淡了些。
"啊,那个搞'有机农业'的年轻人。"赵德柱意味深长地说,然后转向周雨晴,"雨晴啊,你爸这一病,果园可怎么办啊?"
"我会接手。"周雨晴挺直腰板。
赵德柱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一个女孩子家,还是在城里坐办公室的,哪懂这些?"
"我可以学。"
"唉,别勉强嘛。"赵德柱吐了个烟圈,"村里正在考虑整合土地资源,搞规模化种植。如果你家实在经营不了,村里可以'接手',当然会给你们合理的补偿..."
许明远突然咳嗽了一声,周雨晴敏锐地注意到他看向赵德柱的眼神充满警惕。
"谢谢赵叔好意,"周雨晴说,"不过不用了。我家果园是我爸一辈子的心血,我会替他照顾好。"
赵德柱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年轻人有骨气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啊。你考虑考虑,村里条件可以谈。"说完,他朝屋里走去,"我去看看老周。"
等赵德柱走远,许明远低声道:"小心这个人。他所谓的'村里接手',实际是想把土地转卖给开发商。"
"什么?"周雨晴震惊地瞪大眼睛。
"去年他就想这么干,借口'土地整合',差点把村西头的老李家的地吞了。"许明远冷笑,"后来老李的儿子从城里回来闹,才没得逞。"
周雨晴望向自家果园,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些果树,而是父亲毕生的心血,是她的根。
"明远,你能尽快开始教我吗?"她坚定地问。
许明远点点头:"明天早上六点,我带工具来。穿结实点的衣服,果园活可不轻松。"
傍晚,周雨晴坐在父亲床前,慢慢给他喂粥。周建国的右手无力地垂着,左手机械地抓着床单,说话含糊不清,但眼神比昨天清明多了。
"爸,我决定辞职回来照顾你和妈。"周雨晴轻声说,"还有果园,我会学着打理。"
周建国猛地摇头,嘴里发出焦急的"啊啊"声。
"我知道你和妈都希望我在城里发展。"周雨晴握住父亲的手,"但我已经决定了。今天我看了你的笔记本..."
周建国的眼睛瞪大了,随即浮上一层水雾。
"爸,那些信...为什么不寄给我?"
周建国用左手费力地比划着写字的手势。周雨晴连忙拿来纸笔。父亲的手颤抖得厉害,字迹歪歪扭扭,但还能辨认:
"不想影响你工作...你过得好就行..."
周雨晴的眼泪落在纸上,晕开了墨迹。"爸,我过得不好。每天加班到凌晨,吃外卖,挤地铁...唯一开心的就是收到你和妈寄来的水果。我想回来,真的。"
周建国沉默了很久,最后在纸上写下:"果园难..."
"我知道很难,但我可以学。"周雨晴擦干眼泪,"今天明远答应教我了。爸,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我来记录。"
她从床头柜拿出一个新本子,"从明天开始,你每天给我讲一点果树管理的知识,好吗?"
周建国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终于缓缓点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第一个词:"修剪。"
周雨晴认真地记录下来,然后打开手机,给公司总监发了封简短的邮件:
"很抱歉,我决定辞职。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工作。感谢多年来的栽培。"
发完邮件,她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担。窗外,夕阳将果园染成金色,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周雨晴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常说的一句话:
"果树就像人,用心对待,它就会回报你甜美的果实。"
她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