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星光的指引
许明远出院前一天,周雨晴独自去了他的农场。工具间位于农场角落,是一间不起眼的小木屋,里面堆满了各式农具和杂物。她按照许明远说的,移开最里面的一排架子,露出后面看似普通的木板墙。
"右下角第三块木板可以活动..."周雨晴小声重复着许明远的指示,手指沿着木板边缘摸索。果然,一块看似固定的木板轻轻松动了。她小心地取下它,后面露出一个金属小盒子。
盒子没有上锁,但已经锈迹斑斑。周雨晴屏住呼吸打开它——里面是一本烧焦了边角的日记本,几张老照片,还有一叠泛黄的文件。她刚拿起日记本,一张照片从里面滑落。照片上是一位温婉的年轻女子,站在学校门前,身边围着十几个笑容灿烂的孩子。照片背面写着:"青山村小学,1999年春"。
"这就是明远的母亲..."周雨晴轻轻抚摸照片,胸口发紧。
她翻开日记本,大部分页面已经字迹模糊,但能辨认出是日常教学记录和家庭琐事。直到翻到最后几页,字迹突然变得急促凌乱:
"7月14日。赵德柱又挪用防火经费,后山的防火带根本没修...向乡里反映,没人管...孩子们的安全怎么办..."
"7月15日。天气异常干燥,后山有烟味...下午三点,发现火情!赵德柱不在村里...必须立即疏散学生..."
日记在这里中断,后面是几页焦黑的残片。周雨晴喉咙发紧——这正是火灾发生那天。
盒子底部的那叠文件更令人震惊——竟然是二十年前乡防火办的原始记录复印件,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赵德柱多次擅离职守和挪用经费的事实,还有火灾当天他伪造巡查记录的证据。这些本该在调查时被提交,却神秘消失了。
"原来真相一直都在这里..."周雨晴小心地将文件收好,正准备合上盒子,突然发现最下面还藏着一个信封。信封里是一张古老的地图,绘制着青山村的水系分布,图上特别标注了周家和许家果园地下的泉水脉络。
"这是..."
地图背面有一段文字说明:"青山村水源图。周许两家的果园位于主泉眼之上,若遭破坏,全村水源将受影响。民国三十五年制。"
周雨晴的心跳加速。这张地图可能是对抗开发商的终极武器——没有哪个度假村能在断水的情况下运营!
她将所有东西拍照留存,然后将原件藏回暗格。刚走出工具间,手机响了。是村里微信群里的紧急通知:赵德柱召集村民大会,讨论开发计划。
村委会大院已经挤满了人。周雨晴悄悄溜到后排,发现气氛明显分为两派——年轻人大多面色阴沉,抱着胳膊站在一边;而一些中年村民则围着赵德柱,热切地询问开发细节。
"安静!安静!"赵德柱敲着桌子,"今天李总亲自来给大家讲解开发计划,鼓掌欢迎!"
阳光地产的李总西装革履地走上台,开始展示精美的规划图:"...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温泉别墅区...至少创造两百个就业岗位...每家补偿款足够在县城买房..."
台下响起一阵议论声。周雨晴注意到,不少原本反对的村民听到"县城买房"时,眼神开始动摇。
"我有个问题。"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周雨晴转头,看见许明远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头上还缠着纱布,但站得笔直。"李总,你们准备怎么处理果园地下的泉水脉?"
会场瞬间安静。李总的表情明显僵硬了一下:"什么泉水脉?"
"就是滋养了青山村上百年的地下水源。"许明远一步步走向前台,虽然步履缓慢但气势逼人,"根据地质资料,正好在规划开发的区域下方。一旦大规模施工..."
"胡说八道!"赵德柱打断他,"哪来的什么泉水脉?我从小在村里长大,怎么不知道?"
"因为资料被某些人刻意隐瞒了。"许明远冷冷地说,"就像二十年前那场火灾的真相一样。"
赵德柱脸色刷地变白:"你...你血口喷人!"
会场骚动起来。老人们开始交头接耳,年轻人则大声要求许明远说清楚。眼看局势要失控,李总赶紧宣布会议暂停,匆匆离开了现场。
"大家别听他胡说!"赵德柱声嘶力竭地喊,"许明远和周雨晴反对开发,就是想独占好处!他们俩的关系,村里谁不知道..."
"我们什么关系?"周雨晴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大声质问,"赵支书这么关心私人问题,是想转移视线吗?"
"就是!"几个年轻人附和,"先说说泉水的事!""火灾真相是什么?"
赵德柱额头冒汗,突然指向许明远:"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要不是村里人接济,你早饿死了!现在反过来污蔑我?"
许明远没有立即反驳,而是缓缓走上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我这里有段录音,大家不妨听听。"
手机里传出赵德柱和一个陌生男声的对话:
"...只要周家和许家的地到手,其他散户好对付..."
"放心,合同都准备好了,补偿款写高些,实际到手的..."
"那防火经费的事..."
"都过去二十年了,谁还查?再说原始记录早没了..."
录音结束,会场鸦雀无声。赵德柱面如死灰,突然抓起茶杯砸向许明远:"你偷录我?"
许明远侧身躲开,但牵动了伤口,疼得弯下腰。周雨晴冲上前扶住他,转向人群:"乡亲们,这就是你们信任的村支书!为了钱,他可以出卖整个村子的未来!"
人群炸开了锅。有人怒斥赵德柱,有人要求彻查,也有人小声嘀咕"说不定是伪造的"。在一片混乱中,赵德柱趁机溜走了。
当晚,周雨晴家成了临时"指挥部"。十几个村民代表挤在客厅,讨论下一步行动。许明远虽然伤未痊愈,但坚持参加。
"现在的问题是,"李大爷敲着烟袋,"就算我们有证据,告到乡里县里,最后很可能不了了之。赵德柱上面有人..."
"而且闹大了对村子名声不好。"王婶忧心忡忡,"以后谁还敢来买我们的农产品?"
"难道就这么算了?"年轻的张强愤愤不平,"让他们强占我们的地?"
众人七嘴八舌,意见难以统一。周雨晴注意到,连父亲都眉头紧锁,迟迟不发一言。
"我有个想法。"她终于开口,"我们不是要办乡村文化节吗?何不把它办成一场'生态保护宣言'?邀请县里市里的媒体,展示青山村的自然和文化价值,同时委婉地表达村民反对过度开发的态度。"
"委婉?"张强不解,"为什么不直接揭露赵德柱和开发商的勾当?"
"因为那样会把青山村拖入丑闻漩涡。"许明远突然明白了周雨晴的用意,"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土地,还有村子的声誉和未来。"
周建国点点头:"雨晴...长大了。"
经过激烈讨论,大家基本同意了周雨晴的方案——一边筹备文化节,一边暗中收集更多证据,双管齐下。
人群散去后,已是深夜。周雨晴和许明远帮王秀芝收拾好客厅,周建国却示意他们留下。
"跟我来。"他拄着拐杖,缓慢地走向书房。
书房里,周建国从书架最高处取下一个老旧的木匣子,吹去上面的灰尘。"这些...本来打算...等你结婚时...再给你..."
匣子里是一叠泛黄的地契、老照片和手写笔记。周建国颤抖的手指翻开其中一页:"这是...你曾祖父...记的果园日志...1938年..."
周雨晴小心地接过,只见发黄的纸页上用毛笔工整地记载着果园的每一笔收支,甚至还有当时的社会局势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翻到后面,她突然瞪大眼睛——有一整页专门记录了青山村的水系分布,与她在许明远那里看到的地图几乎一致!
"爸!这..."
周建国点点头,又取出一张地契:"看...这个..."
地契上除了常规内容,还有一行特别标注:"此地内有泉脉,永不得封堵或污染,违者众谴之。"
"原来我们一直都知道..."周雨晴轻声说。
"不是知道...是记住。"周建国纠正她,语言突然流畅起来,"老一辈人明白,土地和水源是根本。这些年...大家渐渐忘了..."
许明远若有所思:"所以文化节的主题应该是'记忆与未来'?"
"对!"周雨晴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展示村里的老手艺、老品种,同时推广生态农业...让传统与现代对话!"
周建国欣慰地看着两个年轻人,将木匣子郑重地交给女儿:"这些...该由你们...传承下去了..."
夜深人静,许明远告辞时,周雨晴坚持送他回家。月光下的乡间小路静谧安详,两人并肩而行,时不时肩膀相碰。
"伤口还疼吗?"周雨晴轻声问。
"好多了。"许明远停下脚步,"雨晴,其实...我有个地方想带你去。"
他带着周雨晴拐上一条小山道,来到一处视野开阔的平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青山村——月光下,错落的屋顶、蜿蜒的小溪、成片的果园,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是我小时候的秘密基地。"许明远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坐下,"每当想妈妈了,或者被其他孩子欺负了,我就跑到这里来。"
周雨晴在他身边坐下,两人的手臂贴在一起,传递着体温。"你小时候...一定很辛苦。"
许明远望着远处的星空:"妈妈临走前那天早上,反常地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糖馒头,还说要教我认北斗七星...她说,人在迷茫时,星星会指引方向。"
他指向夜空中明亮的北斗:"那晚大火后,我被送到邻村亲戚家。半夜偷偷跑回来,就坐在这里,看着还在冒烟的废墟...然后我找到了北斗星,突然明白了妈妈的意思。"
周雨晴顺着他的手指望向星空,喉咙发紧:"她希望你..."
"希望我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许明远转向周雨晴,月光在他的轮廓上镀了一层银边,"所以我回来了,所以我拼命保护这片土地...因为这是妈妈用生命守护的地方。"
周雨晴的眼泪无声滑落。许明远轻轻擦去她的泪水,手指在她脸颊停留:"那天在病房,我说农场每棵树上都有你的名字...其实不完整。"
"嗯?"
"应该说...我的整个世界,早就有你的名字了。"许明远的声音轻得像夜风,"从六岁那年,你在溪边分给我半个桃子开始..."
周雨晴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那个遥远的夏日,小许明远瘦得像豆芽菜,眼巴巴地看着她手里的桃子...她分了他一半,他笑得比桃子还甜。
"我记得..."她轻声说,"你连桃核都舍不得扔,说要种出来,以后请我吃个够。"
"现在我有一整个农场的桃子了。"许明远笑着凑近,"周雨晴小姐,愿意尝尝吗?"
这个吻比病房里的更加深入、更加甜蜜。周雨晴闭上眼睛,感受着许明远唇上的温度,和背后亘古不变的星光。在这一刻,过去与未来似乎连成了一线——她的曾祖父记录果园日志时,许明远的母亲教导村里的孩子时,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们的后代会在星空下许下守护这片土地的誓言。
回程路上,两人手牵着手,步伐轻快。经过许明远家时,周雨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那张水系地图,能借我用用吗?我想到一个主意..."
许明远带她取来地图,周雨晴仔细研究后兴奋地说:"看这里!我们果园和你的农场正好在主泉眼上方。如果能在文化节上展示我们的生态农业如何保护水源..."
"太完美了!"许明远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做个小模型,直观展示传统耕作方式与大规模开发的对比。"
"还有这张老地契上的特别条款..."周雨晴翻出手机里拍的照片,"证明我们的祖先早有先见之明。"
两人越说越兴奋,索性坐在许明远家的院子里继续策划,直到东方泛白。最终方案逐渐成形——文化节将包括传统农耕展示、生态农产品展销、乡村记忆影像展等环节,而水系保护将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
"还有一周时间。"周雨晴伸了个懒腰,"够我们忙的了。"
许明远握住她的手:"值得。"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着无限承诺。
分别时,周雨晴站在晨光中,看着许明远疲惫却幸福的脸庞,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是在你愿意为之奋斗、为之守护的地方。就像父亲常说的——"幸福就在眼前"。
而现在,她的"眼前",有康复中的父亲,逐渐接纳她选择的母亲,有待复兴的果园,有需要保护的村庄,还有...眼前这个愿意与她并肩作战的男人。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