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幸福在眼前
乡村文化节前夜,青山村灯火通明。周雨晴站在打谷场中央,环顾四周——舞台搭建完毕,展位整齐排列,彩旗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明天这里将迎来数百名游客和多家媒体,展示青山村最美好的一面。
"模型检查过了吗?"许明远从身后走来,手里拿着两杯热茶。他的伤已经好了大半,只是右臂活动还有些不便。
周雨晴接过茶杯,指尖相触时传来熟悉的温暖:"嗯,水系模型和对比沙盘都放在村委会锁好了。赵德柱这几天太安静了,我总觉得不对劲。"
"他翻不起什么浪了。"许明远轻哼一声,"自从录音曝光,村里一半人见他就吐口水,连他老婆都回娘家了。"
周雨晴啜了一口茶,甘甜的菊花香弥漫在舌尖:"明天过后,开发商应该会知难而退。对了,你联系的那位记者确定会来吗?"
"省报的李记者,专跑三农线,保证客观报道。"许明远突然压低声音,"还有,陈磊刚给我发了消息。"
"陈磊?"周雨晴皱眉,"他还没放弃游说你卖地?"
"根本不是。"许明远掏出手机,"看,这是他刚发来的。"
屏幕上是一张工作证照片——陈磊竟然是市纪委的调查员,真名叫陈立,正在秘密调查赵德柱和阳光地产的利益输送问题。
"天啊!"周雨晴瞪大眼睛,"所以他之前是..."
"卧底调查。"许明远点点头,"他说已经掌握了足够证据,但希望我们明天的文化节照常进行,给青山村一个正面展示的机会。"
周雨晴长舒一口气,望向星光璀璨的夜空。一个月来的紧张筹备,无数次熬夜策划,终于要迎来检验的时刻。
"回家休息吧,明天可是大日子。"许明远轻轻揽住她的肩膀。
两人沿着小路慢慢走回村里。路过周家果园时,周雨晴停下脚步——月光下,那些被破坏后重新补种的树苗已经抽出新芽,顽强地向着天空生长。每一棵认养果树上都挂着小小的名牌,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细微的碰撞声,像无数细小的风铃在为明天祈福。
"它们会活下来的。"许明远轻声说,"就像青山村一样。"
文化节当天,天气出奇地好。清晨的阳光洒在青山绿水间,将整个村庄镀上一层金色。周雨晴五点就起床了,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淡蓝色棉麻连衣裙——这是王秀芝二十年前的嫁衣改的,说是给女儿"添点喜气"。
"真好看。"王秀芝帮女儿整理衣领,眼中闪着泪光,"像极了当年的我。"
周建国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突然开口:"我闺女...最好看。"这句话说得异常清晰流畅,让周雨晴惊喜地抱住父亲。
"爸!您说话越来越好了!"
"高兴...就说得好。"周建国笑着拍拍女儿的脸,"去吧...全村...等你呢。"
打谷场上已经人声鼎沸。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各自忙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许明远正在调试音响设备,看见周雨晴来了,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
"你今天..."他上下打量着周雨晴,一时语塞。
"怎么?很奇怪吗?"周雨晴不自在地扯了扯裙摆。太久不穿裙子,她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许明远摇摇头,声音有些沙哑:"不,很美...像初夏的第一颗桃子。"
这个比喻让周雨晴噗嗤笑出声来,紧张感顿时消散不少。
上午九点,游客开始陆续抵达。除了周边村镇的居民,还有从县城甚至市区专程赶来的市民。十点整,开幕式正式开始。作为主要策划人,周雨晴被推上了简易舞台。
面对台下数百双眼睛,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清亮:"欢迎大家来到第一届青山村文化节!今天我们准备了农耕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生态农产品展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简短的欢迎词后,各个展区同时开放。最受欢迎的是传统农耕展示区——老农们演示着如何使用犁、耙等传统农具;孩子们排队体验石磨磨豆浆;几位城里来的游客甚至尝试着挑起扁担,引来阵阵笑声。
水系保护展区前,许明远正在讲解那个精心制作的沙盘模型:"大家请看,青山村的地下泉水系统非常特殊,主泉眼正好位于这片果园下方。如果进行大规模开发..."
周雨晴注意到,人群中站着几个西装革履的男子,正神色凝重地听着许明远的讲解。其中一人赫然是阳光地产的李总。
"周小姐。"一个陌生的男声在身后响起。周雨晴转身,看见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我是省报的李记者,能采访一下您吗?"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周雨晴讲述了青山村的历史、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她刻意避免提及赵德柱和开发商的冲突,而是着重强调村民们希望"在保护中发展"的愿望。
"那边好像出了点状况。"采访中途,李记者突然指向村口。
周雨晴转头看去,只见一辆警车缓缓驶入,后面还跟着一辆黑色轿车。人群开始骚动,窃窃私语声四起。
"抱歉,我得去看看。"周雨晴匆匆结束采访,向村口走去。
警车停在村委会门前,下来两名警察和一位干部模样的人。黑色轿车里则走出了陈磊——或者说陈立,以及另外两名工作人员。赵德柱被从村委会带出来时,脸色灰败得像蒙了一层土,全然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怎么回事?"许明远不知何时来到周雨晴身边。
"不清楚,但看情况..."周雨晴话未说完,陈立已经看到了他们,点头示意。
整个过程低调而迅速。赵德柱被带上警车离去,陈立一行人则走向文化节主会场,仿佛只是来处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围观村民议论纷纷,但很快又被精彩的节目吸引回去。
中午时分,阳光地产的李总主动找到周雨晴和许明远:"能借一步说话吗?"
三人来到安静的村委会办公室。李总开门见山:"赵德柱被抓了,我们的项目恐怕要重新评估。"
周雨晴和许明远对视一眼,没有接话。
"实话说,"李总擦了擦额头的汗,"我们之前并不了解地下泉水的情况。如果真如你们模型展示的那样,原规划确实有问题。"
"所以?"许明远警惕地问。
"所以我们想调整方案。"李总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保留村庄原貌,只开发外围荒地区域,主打生态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当然,需要你们的支持和配合。"
周雨晴仔细翻阅方案,惊讶地发现这确实是个双赢的提议——开发商获得部分土地建设度假设施,而村庄核心区和果园得以完整保留,还能获得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升级。
"我们需要和村民讨论。"她谨慎地回答。
"当然,当然。"李总连连点头,"另外,我个人很欣赏你们的生态农业理念。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投资扩大规模..."
文化节持续到傍晚,取得了超预期的成功。媒体报道铺天盖地,青山村的美丽风光和特色农产品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最让周雨晴惊喜的是,果酱和"果树认养"计划收到了大量订单,连明年收成的果子都被预订一空。
夜幕降临,游客散去后,村民们自发聚集在打谷场,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不知谁搬来了几箱啤酒,很快欢笑声就回荡在夜空中。
"敬雨晴和明远!"张强高举酒瓶,"没有他们,咱们村早被拆了!"
众人欢呼响应。周雨晴不好意思地躲在许明远身后,脸颊绯红。她酒量极差,半杯啤酒下肚就已经头晕目眩。
"我有个提议。"老支书李大爷站起来,声音洪亮,"赵德柱下台了,村里不能没个带头人。我推举周雨晴当咱们的新支书,大家说怎么样?"
又是一阵欢呼和掌声。周雨晴惊得酒都醒了,连连摆手:"我不行!我没经验...而且我还要打理果园..."
"你可以的。"许明远在她耳边轻声说,"我会一直陪着你。"
最终,在大家的坚持下,周雨晴答应暂时担任代理村支书,等正式选举再决定。庆祝活动持续到深夜,直到王秀芝来"抓人",才把已经站不稳的周雨晴拽回家。
夏去秋来,转眼到了丰收季节。周家的果园里,金黄的梨、红艳的苹果挂满枝头,认养果树的顾客们陆续前来采摘,欢声笑语不断。阳光地产的新方案获得村民大会通过,工程已经开始,但这次是村民们监督着开发商,而不是相反。
周雨晴正式当选村支书的那天,许明远在果园深处向她求婚。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昂贵的钻戒,只有一把钥匙和一句话:"这是我家的钥匙,也是我心的钥匙。你愿意收下吗?"
周雨晴的回答是一个长久的拥抱,和一句:"我以为你早就把心给我了。"
婚礼定在十月的一个晴朗日子。没有豪华酒店,没有长长的婚车队伍,只有装饰着野花和果实的果园,和全村老少的祝福。周雨晴穿着简约的白色连衣裙,许明远则一身朴素的深蓝色西装,两人在乡亲们的见证下交换了自制的果干戒指。
"现在,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担任司仪的张强高声宣布。
许明远轻轻掀开周雨晴的头纱,在她唇上落下一个温柔的吻。掌声和欢呼声中,周雨晴瞥见父母在抹眼泪,而许明远的父亲——那位常年在外打工、几乎不回家的男人,也罕见地出席了婚礼,眼中满是欣慰。
婚宴是地道的农家菜,食材全部来自本村。酒过三巡,周建国突然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全场立刻安静下来——自从生病后,他很少在公开场合讲话。
"今天...我闺女...出嫁..."周建国说得缓慢但清晰,"明远...是好孩子...我把果园...交给他们...放心..."
王秀芝扶丈夫坐下,自己却站起来继续:"雨晴刚回来时,我一百个不愿意。现在明白了,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她转向许明远,"明远啊,我把女儿交给你了。要是敢欺负她..."
"我哪敢啊,妈。"许明远笑着搂住周雨晴,"她可是会修枝剪的,手起刀落..."
众人哄堂大笑。周雨晴红着脸掐了下许明远的腰,却被他趁机在脸颊偷了个吻。
婚礼结束后,小两口搬进了许明远的农舍,开始共同经营合并后的"雨晴生态农场"。周雨晴的营销天赋和许明远的技术专长完美结合,产品线从鲜果扩展到果酱、果干、果汁等多个系列,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一年后的春天,当周雨晴在家庭聚餐上宣布怀孕消息时,王秀芝喜极而泣,周建国激动得差点站起来,而许明远的父亲——现在已经退休回乡——破天荒地喝得酩酊大醉,拉着亲家的手反复说"咱们有后了"。
夜深人静时,周雨晴和许明远常常坐在门廊下,望着满天繁星和远处起伏的山影。有时他们会谈起未来——孩子的名字、农场的扩展计划、村小学的改建方案...但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安静地依偎在一起,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与幸福。
"后悔吗?"某个这样的夜晚,许明远突然问,"放弃城市的生活?"
周雨晴摇摇头,手指轻轻抚过微微隆起的腹部:"你知道我现在最期待什么吗?"
"什么?"
"等孩子长大了,我们可以一起在果园里捉迷藏,在溪边钓鱼,在夏夜数星星..."她的声音轻柔如梦,"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许明远将她搂得更紧:"然后告诉他们,幸福不在远方..."
"就在眼前。"周雨晴接上他的话,仰头吻住丈夫的唇。
夜风拂过果园,新生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附和。远处,青山村的灯火一盏接一盏熄灭,只剩下满天星光,温柔地注视着这片土地和它守护着的人们。
[全文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