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随笔
从经典看人道和天道
作者:刘斌
老子如何给不可道的道命名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意思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永恒不变又周流不息的大道,我不知怎么称呼它,只好称之为“道”,并勉强叫它为“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止,周流不息又伸展深远,伸展深远又重返本原。
“大曰逝”,“逝”,不是不见,不是死亡,而是“行”的意思。
“逝曰远”就是永远地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
“远曰反”,意思是物极必反,回到原点。原点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老子说过“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反者道之动”,回归根源。这就是道的活动方式。
为什么叫做“道”呢?“道”字上面是“首”,下面是“行”,“首”代表头,“行”就是由至高元首带着走路。任何万物的存在都在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由至高的元首来掌控,所以这个“道”字当做宇宙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强为之名曰大,勉强给它命名为大。因为它实在太大了。老子认为道的本身,大到无量无边,无有涯际。
“大曰逝,逝曰远”,就是没有大道不及的地方,祂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贯穿了古今天际。
“远曰反”。最远的就是最近的,最后的就是最初的,天边就在目前。
大道也不是遥不可及。 并非在天上,以致你们说,‘谁替我们上天取下来,讲给我们听,让我们遵行呢?也不在海的彼岸,以致你们说,‘谁替我们过海取来,讲给我们听,好让我们遵行呢?’
祂近在咫尺,就在你口里,就在你心中,好让你可以遵行。
感悟天道
啊,大道的智慧和知识多么博大精深!祂的判断多么难测!祂的踪迹多么难寻!谁曾知道大道的心意?谁曾做过祂的谋士?谁给过祂什么,要祂偿还呢?因为万物都源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实实在在,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