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县农业局的办公楼比小满想象中要简陋许多。灰色的三层小楼,墙皮有些剥落,门口挂着几块已经褪色的牌子。
"紧张吗?"苏阳轻声问。
小满攥紧了手中的证据袋,指节发白:"有点。"她抬头看了看苏阳的侧脸,"你确定陈科长会帮我们吗?"
"不确定。"苏阳诚实地回答,"但她是我唯一信得过的领导。"
陈科长的办公室在三楼尽头。敲门时,小满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膛。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干练的女声。
陈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短发,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正在电脑前打字。看到苏阳,她脸上露出意外的表情:"小苏?你不是今天应该去临县报到吗?"
"陈科长,我有重要事情汇报。"苏阳神情严肃,"关于甜蜜蜜加工厂的违法行为。"
陈科长的表情立刻变了。她起身关上门窗,示意两人坐下:"详细说说。"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苏阳和小满轮流陈述了他们发现的证据——有毒的饲料样品、蜂箱里的农药残留、王大强的录音,以及周边养蜂户的证词。
陈科长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最后,她拿起那份饲料检测报告,久久不语。
"你们知道赵富贵是谁吗?"她突然问。
小满摇摇头。
"他是县委赵副书记的表弟。"陈科长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事很复杂。"
办公室陷入沉默。小满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如果对方背景这么硬,他们岂不是以卵击石?
"但是,"陈科长突然话锋一转,"正因为如此,才更要查。"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我早就怀疑这家厂有问题,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苏阳坐直了身体:"那我们现在..."
"把证据留给我。"陈科长伸出手,"我需要向市里直接汇报,绕过县里。你们暂时不要声张,特别是你,小苏,按调令先去临县报到,别让人起疑。"
小满急了:"那要等多久?我的蜂群..."
"小姑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陈科长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迂回才能达到目的。"
离开农业局时,小满心里七上八下。她不确定陈科长是否真的会帮他们,还是只是在敷衍。
"相信她吧。"苏阳似乎看出了她的疑虑,"她是我母亲的老同学,人品靠得住。"
"你母亲?"小满惊讶地抬头。
苏阳笑了笑:"嗯,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对我特别关照。我母亲...十年前因病去世了,糖尿病并发症。"
小满心头一震。难怪苏阳对她奶奶的病情那么上心,难怪他对纯天然蜂蜜这么了解...
"对不起,我不知道..."
"没关系。"苏阳轻声说,"所以我才特别支持你的养蜂事业。如果能产出真正的好蜂蜜,对糖尿病患者是福音。"
两人站在农业局门口,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小满突然觉得,她和苏阳之间的联系,远比她想象的要深得多。
第十章
苏阳去临县报到的那天,小满没去送他。她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来,也怕被有心人看到他们在一起。
她按照约定,继续假装与王大强合作,每天按时去赵富贵的加工厂"学习"。实际上,她暗中记录着工厂的每一个可疑细节——违规添加的香精、掺假的原料、卫生不达标的生产环境...
同时,她秘密重建着自己的蜂群。苏阳临走前帮她从邻县引进了几箱优质种蜂,还联系了一位省里的养蜂专家远程指导。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科长那边却杳无音信。小满开始焦虑起来,尤其是当她发现王大强似乎对她起了疑心。
"小满妹子,你最近老往仓房跑,忙啥呢?"一天傍晚,王大强突然出现在她家院子里。
小满心里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整理些旧东西。怎么了?"
王大强眯起眼睛:"没啥,就是好奇。"他凑近了些,身上散发着浓重的烟酒味,"听说苏技术员调走了?你俩不是挺要好的吗?"
"工作关系而已。"小满后退一步,"他教我养蜂技术。"
"是吗?"王大强意味深长地笑了,"那小子最好别多管闲事。赵老板可不是好惹的。"
小满感到一阵寒意。他们被盯上了?
当晚,她辗转难眠。凌晨时分,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明早八点,县城'清心'茶楼,带上你收集的新证据。穿红色外套。——陈"
小满的心跳加速。终于有消息了!但她为什么要穿红色外套?
第二天一早,小满如约来到茶楼。她穿着件红色防晒衣,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这几天偷偷拍的照片和记录。
茶楼里人不多。小满正张望着寻找陈科长,一个戴鸭舌帽的服务生走过来:"林小姐?请跟我来。"
服务生带她穿过大堂,来到后院一个隐蔽的包间。推开门,小满惊讶地发现除了陈科长,还有两个陌生中年男子。
"这位是市纪委的张主任,这位是市农业局的王处长。"陈科长简短地介绍道,"把你最近收集的东西给他们看看。"
小满的手有些发抖,但她还是镇定地取出资料,详细汇报了自己的发现。两位领导不时交换眼神,偶尔提问,态度严肃但不失温和。
"小林同志,你很勇敢。"听完汇报,张主任点点头,"但接下来的调查可能会有危险。你愿意配合我们吗?"
"我愿意。"小满毫不犹豫地回答。
"好。"张主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支精致的钢笔递给她,"这是一个微型摄像机。明天赵富贵要接待一位'重要客户',你负责倒茶,拍下整个过程。"
小满接过钢笔,手心冒汗。这比她想象的要刺激——也更危险。
"别担心,我们会保护你的安全。"王处长安慰道,"这次行动已经报备省里,赵副书记那边也有人盯着。"
离开茶楼时,小满的脑子还是懵的。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自己竟然成了"卧底"!
走到公交站时,她突然注意到街对面有个熟悉的身影——是王大强!他正盯着茶楼方向,似乎在等人。
小满赶紧压低帽檐,混入人群中。她的心跳得像擂鼓,但内心却出奇地平静。为了蜂农们的权益,为了苏阳的信任,也为了自己的梦想,她必须完成这个任务。
第十一章
第二天一早,小满就来到了甜蜜蜜加工厂。赵富贵果然吩咐她准备茶点,说要接待贵客。
"好好表现,今天来的可是大人物。"赵富贵搓着手,显得异常兴奋,"要是谈成了,给你发奖金!"
小满乖巧地点头,心里却绷紧了弦。那支"钢笔"就别在她胸前的口袋里,镜头正好对准前方。
十点整,一辆黑色轿车驶入厂区。从车上下来的"贵客"让小满差点惊呼出声——竟然是张主任!只不过今天他西装革履,戴着金丝眼镜,完全是一副商人派头。
"赵老板,久仰久仰!"张主任热情地握住赵富贵的手,"我是省城福源商贸的张总,专门做高端食品进出口的。"
赵富贵满脸堆笑:"张总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
小满强忍笑意,端着茶盘跟在他们身后。张主任的演技也太好了,完全看不出昨天的严肃模样。
会议室里,赵富贵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他的"优质蜂蜜产品",吹嘘有多少独家配方和专利技术。张主任不时点头,表现出浓厚兴趣。
"张总,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聊到兴头上,赵富贵压低声音,"我这儿有好东西给您看。"
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账本,得意地翻开:"这是咱们县里几位领导的'特别分红'记录。有他们保驾护航,什么质检、环保都是走个过场!"
小满的手一抖,差点打翻茶杯。这可是铁证啊!她悄悄调整了一下"钢笔"的角度,确保拍清楚账本内容。
"赵老板果然有门路。"张主任意味深长地笑了,"不过我更关心产品质量。听说最近有些养蜂户的蜜蜂死了?"
赵富贵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几个不听话的散户而已。用了我的'营养饲料',保证他们离不开我厂子!"
谈话持续了近两小时。赵富贵为了显示实力,不仅带张主任参观了车间(当然提前做了"布置"),还透露了许多违规操作的细节,全被小满一一记录下来。
送走"张总"后,赵富贵心情大好,赏了小满五百块钱:"干得不错!以后这种接待都交给你了!"
小满假装受宠若惊地道谢,心里却想着:恐怕没有以后了。
果然,当天傍晚,一队执法人员突然包围了加工厂。同时被带走的还有赵副书记和王大强等人。小满作为关键证人,也被请去协助调查。
在县纪委的办公室里,她再次见到了真正的张主任和陈科长。
"小林同志,你的表现很出色。"张主任亲切地说,"这次行动能成功,你功不可没。"
小满摇摇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那些被坑害的蜂农们才真的不容易..."
"放心,他们的损失会得到赔偿。"陈科长拍拍她的肩,"而且县里已经决定把'甜蜜蜜'改制成合作社模式,由你们养蜂户自己经营管理。"
小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
"当然。"陈科长笑了,"不仅如此,省农科院还准备在你们村设立养蜂示范基地,派专家常驻指导。"
小满的眼眶湿润了。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就像做梦一样。她第一时间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苏阳,却想起他还在临县...
"对了,"陈科长突然说,"苏阳的调令已经撤销了。他明天就回青山镇农技站工作。"
小满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脸颊发烫:"为...为什么?"
"他本来就是被赵副书记的人故意调走的。"陈科长意味深长地眨眨眼,"现在问题解决了,自然要回来。再说了..."她故意拖长声调,"某人不是在这儿等着他吗?"
小满羞得满脸通红,但心里却像灌了蜜一样甜。
第十二章
苏阳回来的那天,青山村像过节一样热闹。不仅因为他带来了县里对养蜂户的扶持政策,更因为村民们知道了小满的勇敢行为——虽然官方报道隐去了她的名字,但村里人谁不知道是她挺身而出?
"小满啊,你可给咱们村争光了!"王婶拉着她的手,完全忘了自己儿子被抓的事,"以后我家那几亩地都种蜜源植物,专门供你养蜂!"
小满笑着应酬乡亲们,眼睛却不时瞟向村口。苏阳说好上午到的,怎么现在还不见人影?
直到下午,小满才在山坡上的养蜂场看到苏阳。他站在蜂箱旁,穿着熟悉的格子衬衫,阳光给他镀上一层金边。
"回来了怎么不说一声?"小满小跑过去,强装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声音出卖了她。
苏阳转过身,脸上是她朝思暮想的笑容:"想给你个惊喜。"他指了指周围,"看,我带了礼物。"
小满这才注意到,蜂场里多了几十个崭新的蜂箱,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每个箱子上都印着一行小字:"青山蜜——源于自然,甜自真心"。
"这是..."
"合作社的第一批资产。"苏阳轻声说,"县里特批的专项资金。以后这里就是示范基地了,由你负责。"
小满的眼眶一下子湿了。她蹲下身,抚摸着那些崭新的蜂箱,想象着未来繁忙的景象——蜜蜂飞舞,蜜香四溢,乡亲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还有这个。"苏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是...我的一点心意。"
盒子里是一枚银色的蜜蜂胸针,做工精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帮我别上吧。"小满轻声说,转过身去。
苏阳的手有些抖,费了好大劲才把胸针别好。他的呼吸拂过小满的后颈,让她心跳加速。
"小满,"苏阳突然说,"我有话想对你说..."
"等等!"小满突然打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子,"先尝尝这个。"
苏阳疑惑地接过瓶子,里面是琥珀色的液体。他打开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这是...新蜜?太香了!"
"是用你教的方法改良的。"小满骄傲地说,"我给它取名叫'向阳蜜'。"
"向阳蜜..."苏阳喃喃重复着,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神变得无比温柔。
"还有,"小满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直视他的眼睛,"我想告诉你,我..."
她的话没能说完,因为苏阳突然抱住了她。这个拥抱如此自然,仿佛他们已经这样相拥了千万次。
"我知道。"苏阳在她耳边轻声说,"我也是。"
远处的山峦起伏,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彼此。新蜂箱静静地等待着来年的春天,等待着蜂群入驻,等待着甜蜜的丰收。
而在更远的未来,等待着他们的或许还有更多挑战,但此刻,在这片洒满阳光的山坡上,一切都刚刚好。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