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光,擦亮党旗里的词语(组诗)
赵文家
宛平城寻找红色印记
秋天的太阳,悬挂在永定河上空
丰硕的果实为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压膜
一座大型建筑在册页里赫然醒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一枚最厚重的印戳盖在这块创伤累累的大地
你装着中国最有质感的汉字
每年的七月七日,全世界的无产者
全中国的人民大众,都把目光聚焦这里
在馆里,我看到鲜艳的党旗上,留下
入党申请书的印记,党费的印记
烈士誓言的印记……这些印记,手挽手
心连心,拯救出地壳下寒凝的“星星之火”
我又仿佛听到,一个个声音
从烈火里,刀丛中,从那些浸透
鲜血的遗言遗作的印记里,高叫,呐喊
卢沟桥提炼的铁打造的镰刀和锤头
我看到的党旗,是用无数先烈的血液之墨
锻造的一幅中国命运的版图
如无数中华儿女悲歌而上的红五星,红袖章
在党旗上,我触摸到两把永不冷却的工具:
镰刀和锤头
是用卢沟桥提炼的铁打造
如攥在一起的拳头,高举金黄汉阙,向党宣誓
又如亲人般,抱紧破碎的山河和多难的祖国
抱着无限的向往,肩手相连,心心相印
在烈火汤汤的背景下,腾空,飞升
让我感受到,真理,正义,使命,信仰
是那样热烈,庄严,耀目
我仿佛看到这对工具,被中国共产党人暴涨青筋的手
一再举起,一再紧握
卢沟桥脊梁上腾起的冲天怒火,越烧越旺
卢沟桥的脊梁
夏衍笔下的“芦柴棒”何等羸弱?
鲁迅笔下的“脊梁”重塑中国人的自信力
卢沟桥是中国人民真正的脊梁
用一曲国歌把中华民族的命运撑起
一座狂风暴雨中巍然屹立的桥
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朝涉江而来
原是为镇住肆虐狂躁的“㶟水”
无数吼叫的石狮子,怒张着方口圆眼
吞噬着侵华日军的铁蹄,装甲车,弹片
撕心裂肺的摧残和疼痛
没有让这座古桥弯腰,跌跤,卑躬
它如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始终挺着长城的脊梁
今天的卢沟桥是一座劫后重生的洪钟
从身上涅槃出闪电,雷霆,时刻给我们警醒
星光,擦亮党旗里的词语
改革开放大潮,簇拥江河发出灿烂星光
擦亮党旗里的词语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是金子般的声音,铿锵在我心头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成为格言和砺石,打磨着初心
我仰望党旗,如仰望一座灯塔
明亮如白昼,为我导航
但我也看到了风雨,阴霾,忧患
令我时时擦拭双瞳,不敢一刻懈怠
时时用“先锋队”的三味真火疗疾自救
三省吾身,“慎独”出星汉,浩然出云霓
作者简介:赵文家。出版文化专著和随笔文集多部。获2018“首届全国绿风诗歌奖”一等奖以及“首届天涯诗歌奖”“屈原杯诗歌奖”“滕王阁诗歌奖”“沂蒙精神文学奖”等。入选200多种年选本和文集。现居山东枣庄。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金笔作家金笔诗人文学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