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风暴中心
村民大会当天,程立山早早关了诊所。他穿上唯一一件像样的白衬衫,反复练习着要说的话。镜子里的自己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这两天为了收集证据几乎没怎么睡。
村委会前的空地上已经摆好了简陋的桌椅,几个村民正在帮忙布置。赵德贵的大嗓门从会议室里传出,正在跟什么人通电话:"...放心,都安排好了...那些老顽固翻不出什么浪..."
程立山悄悄绕到后窗,看见赵德贵正对着手机点头哈腰,完全不是平时在村民面前趾高气扬的样子。桌上摊开着一份文件,隐约可见"砍伐许可证"几个大字。
"程医生,来得真早啊。"
程立山一惊,转身看见张铁柱站在身后,手里提着两把折叠椅。
"铁柱哥。"程立山松了口气,"情况怎么样?"
张铁柱左右看看,压低声音:"不太妙。赵德贵昨晚挨家挨户送米送油,特别是有投票权的几家,还承诺今天大会结束后先发五千块定金。"他顿了顿,"我侄子说,赵德贵从县里请了人来,好像是什么公司的经理,要当场签合同。"
程立山的心沉了下去。赵德贵这是要造成既成事实,速战速决。
"林小荷那边..."
"她已经带着证据去县里了,说最迟下午回来。"张铁柱拍了拍程立山的肩膀,"程医生,一会儿小心点。赵大虎叫了十几个青壮年,都安排在会场前排。"
程立山点点头,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他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里面存着他这两天冒险拍到的砍伐设备和赵德贵与木材商的会面照片。
村民们陆续到来,很快坐满了大半个场地。程立山注意到人群自然分成两派——年轻力壮的多聚集在前排,有说有笑;而老人、妇女和孩子则坐在后面,表情忧虑但沉默。
赵德贵红光满面地走上临时搭建的主席台,身后跟着一个西装革履的陌生男子和村委会的几个干部。
"乡亲们静一静!"赵德贵敲了敲话筒,"今天把大家召集来,是要讨论一个关系到咱们村未来发展的大项目!"
他朝西装男做了个手势:"这位是县林业发展公司的周经理,专门来帮咱们青山村脱贫致富的!"
西装男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打开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赵德贵继续慷慨激昂地演讲:"经过村委会多方考察,决定开发后山的部分林地资源。周经理他们公司负责全部投资和技术,我们只需提供林地,每户就能分到两万元以上!"
前排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高声问:"村长,啥时候发钱啊?"
赵德贵得意地笑了:"今天签完合同,先发五千定金!剩下的等木材出手后一次性结清!"
程立山的手在桌下攥成拳头。赵德贵完全隐瞒了砍伐的是国家保护植物,更没提生态破坏的后果。
"下面,请周经理给大家详细介绍项目..."
程立山猛地站了起来:"我有问题要问!"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赵德贵的笑容僵在脸上,眼神变得危险:"程医生,有什么问题等周经理讲完再..."
"后山要砍的是什么树?"程立山直接打断他,声音清晰而坚定,"是不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
会场"嗡"地一声炸开了锅。老人们面面相觑,年轻人则一脸茫然。红豆杉这个名字对大多数村民来说太陌生了。
赵德贵脸色铁青,狠狠拍了下桌子:"程立山!你别在这里造谣生事!我们有正规的砍伐许可证,合法合规!"
"是吗?那请把许可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程立山寸步不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周经理的表情变了,悄悄往后退了半步。赵德贵额头青筋暴起,突然冷笑一声:"程医生,你一个村医懂什么林业法规?我看你是诊所不想开了吧?"
赤裸裸的威胁让会场再度安静。程立山感到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有担忧的,有好奇的,也有敌意的。他的衬衫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但声音却异常平稳:
"我是不懂林业,但我懂医。后山那片林子是我们村的水源涵养地,一旦破坏,不出三年,村里的井水就会干涸。到时候别说两万块,就是二十万也买不回一口干净的水井。"
这番话在老年村民中引起了骚动。七十多岁的李大爷颤巍巍地站起来:"立山说得对!我小时候村里就闹过水荒,死了好多人。那林子动不得啊!"
赵德贵眼看局面要失控,急忙敲话筒:"安静!安静!程立山危言耸听!周经理他们公司有科学规划,只会选择性砍伐,不会影响水源!"
"是吗?"程立山从口袋里掏出U盘,"我这里有一些照片,能证明赵村长所谓的'科学规划'是什么。"
赵德贵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就在程立山准备走向主席台时,村委会大门被猛地推开,赵大虎带着七八个青壮年闯了进来,挡在程立山面前。
"程医生,你一个外人,少管我们村的闲事!"赵大虎狞笑着推了程立山一把,"是不是你那环保组织的小相好教你这么闹的?"
程立山被推得踉跄后退,U盘掉在地上。张铁柱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他,同时怒视赵大虎:"你干什么!程医生在村里行医十年,怎么就是外人了?"
会场顿时乱作一团。支持砍伐的年轻人开始起哄,反对的老人们则大声抗议。赵德贵在台上声嘶力竭地维持秩序,但完全无济于事。
混乱中,程立山捡起U盘,突然跳上一张椅子,用尽全身力气喊道:"乡亲们!听我说!"
他从未这样大声说过话,声音甚至有些破音,但奇迹般地,会场渐渐安静下来。
"我父亲,程济民老医生,十年前为了救治疟疾患者留在村里,最后活活累死。"程立山的声音颤抖但清晰,"他临终前对我说,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防病。那片林子一旦被毁,带来的不只是缺水,还有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气候异常...到时候生病的就不止一两个人了!"
一些村民开始窃窃私语。赵德贵急忙插话:"别听他胡说!县里的专家..."
"什么专家?"一个清亮的女声从会场后方传来。所有人回头,看见林小荷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两个陌生男女,都穿着印有"绿色江河"字样的马甲。
"我是省林业科学院的实习研究员。"林小荷一瘸一拐地走向主席台,声音虽轻却掷地有声,"后山的红豆杉林是全省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群落之一,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任何砍伐行为都是违法的!"
赵德贵彻底慌了:"保安!把这些外人赶出去!"
但没人动。林小荷走到程立山身边,接过他手中的U盘,递给身后的同伴。那人立刻取出笔记本电脑,开始连接会场的投影仪。
"乡亲们,"林小荷转向村民,"请大家看看这些照片和文件,再做决定。"
投影仪亮起,首先出现的是后山红豆杉林的全景照片,蓊郁葱茏,美得令人屏息。接着是几张特写——粗壮的树干上钉着编号牌,有些树围至少有两米。
"这些树的树龄都在三百年以上。"林小荷解释道,"一棵成树的树皮和枝叶可以提取紫杉醇,是抗癌特效药的主要成分,价值远超普通木材。"
下一组照片引起了更大的骚动——赵德贵和木材商在林中测量,旁边堆放着电锯和砍伐工具;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崭新的伐木设备已经准备就绪。
最后显示的是一份合同草案,清楚地标明"红豆杉"三个字,以及每棵五万元的收购价。
"两百棵红豆杉,总价值一千万。"林小荷冷冷地说,"而赵村长承诺给每户分两万,全村五十户不过一百万。剩下的九百万,去哪儿了?"
会场彻底炸开了锅。连前排那些原本支持砍伐的年轻人也变了脸色,交头接耳起来。赵德贵面如死灰,周经理则悄悄收拾文件准备溜走。
"骗子!"一个妇女突然站起来,指着赵德贵大骂,"我说怎么这么好心分钱,原来昧了大家九百万!"
"怪不得急着要砍树!"
"这是要断我们子孙后代的活路啊!"
"报警!把赵德贵抓起来!"
愤怒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赵德贵猛地抓起话筒,声嘶力竭地吼道:"都给我闭嘴!这村子还是我说了算!程立山,还有你这个瘸腿的贱人,敢坏老子的好事,你们等着!"
他转向程立山,眼中闪着疯狂的光:"你的诊所执照今天就吊销!我看你还怎么在青山村待下去!"
就在这时,会场入口处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我看谁敢吊销程医生的执照。"
所有人都转头望去。一个四十出头、身材挺拔的男子站在门口,身后跟着几名穿制服的干部。男子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西裤,但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赵德贵像被雷劈中般僵在原地:"陈...陈县长?"
会场一片哗然。程立山也愣住了,没想到副县长会亲自来青山村。
陈县长大步走向主席台,村民自动让出一条路。赵德贵慌忙迎上去:"陈县长,您怎么来了?这点小事哪敢劳您..."
"小事?"陈县长冷冷地打断他,"非法砍伐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涉案金额上千万,这叫小事?"他转向村民,"乡亲们,我是陈志明,分管农林水的副县长。有人举报青山村存在重大毁林违法行为,我特地来调查。"
他的目光扫过主席台上的文件,又看了看投影上的照片,脸色越发严肃:"证据确凿啊。赵德贵,你还有什么话说?"
赵德贵面如土色,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陈县长,这都是误会...我们是有正规手续的..."
"什么手续?伪造的许可证吗?"陈县长厉声质问,"林业局根本就没批过这个项目!"
他转向村民:"红豆杉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砍一棵就够判刑的。你们要是参与了,就是共犯!"
这话一出,前排那些原本跃跃欲试的年轻人顿时蔫了,有几个甚至悄悄溜出了会场。
陈县长又看向程立山和林小荷,表情缓和下来:"你们就是举报人吧?做得很好。保护生态环境需要这样的勇气和担当。"
林小荷上前一步:"陈县长,我是绿色江河环保组织的林小荷。我们掌握的证据表明,这背后可能涉及一个跨省的珍稀植物非法交易网络。"
陈县长点点头:"县里会成立专案组彻查此事。"他对身后的干部吩咐,"先把赵德贵和周经理带走调查。通知林业公安,查封后山的所有伐木设备。"
两名干部立刻上前控制住面如死灰的赵德贵和瑟瑟发抖的周经理。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程立山站在原地,感到一阵不真实的眩晕。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他几乎不敢相信赵德贵就这样倒台了。
陈县长走到他面前,伸出手:"程医生是吧?久仰大名。你父亲程济民老先生是全县医疗系统的楷模。"
程立山机械地握了握手:"陈县长认识我父亲?"
"不仅认识,还受过他的恩惠。"陈县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十年前那场疟疾,我母亲就是程老医生救回来的。"他拍拍程立山的肩膀,"虎父无犬子啊。"
村民们渐渐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向陈县长反映情况,有的痛斥赵德贵多年的欺压,有的则询问红豆杉林的保护措施。程立山被挤到外围,突然感到有人拉他的袖子。
是张铁柱,他指了指门外。程立山会意,悄悄退出人群。
林小荷站在村委会外的老槐树下,夕阳透过树叶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她的拐杖靠在树干上,双手正忙着整理文件。
"你的腿..."程立山担忧地看着她打着石膏的右腿。
"没事,比想象中坚强。"林小荷抬头微笑,"程医生,我们赢了第一仗。"
程立山望向远处郁郁葱葱的后山,长舒一口气:"是啊,但赵德贵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势力..."
"所以战斗还没结束。"林小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过现在,我们有了陈县长这个盟友,还有了村民的支持。"她顿了顿,"对了,我同事查到一个有趣的信息——赵德贵的姐夫是市里某木材公司的老板,专门做高档红木生意。"
程立山心头一震:"所以这背后确实有更大的网络..."
"我们会查清楚的。"林小荷坚定地说,"对了,"她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这是组织给你申请的'环保卫士'奖金,虽然不多..."
程立山连忙摆手:"我不能要。我做这些不是为了钱。"
"我知道。"林小荷执意将信封塞进他手里,"但你的诊所需要资金,村民们需要医生。就当是为了青山村的未来,收下吧。"
程立山捏着信封,喉头有些发紧。远处,村民们正围着陈县长热烈讨论着什么,几个孩子在空地上追逐嬉戏。夕阳将整个青山村染成金色,宛如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
这一刻,程立山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为何能那么坚定地留下。有些东西,值得用一生去守护。
"接下来怎么办?"他轻声问。
林小荷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村庄和远山,嘴角微微上扬:"我们继续战斗。"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