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的秋天,长清农民为求生存举起反抗大旗。近万名农民从四面八方以排山倒海之势涌进县城,他们举着用彩纸做的上面写有口号的小旗,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的口号,冲进县政府,要求废除无理征收的花果税。这次农民运动中声势最大、起决定作用的一股是张耀南率领的东南山区(三、六区崮山、万德一带)约三千人的农民队伍。人民群众的声势浩大,大大震慑了县政府,代理县长边兰舫吓得不敢露面。愤怒的农民冲进了县衙门,到处搜索,最终把龟缩在一个黑暗角落的边兰舫抓住,在群众“枪毙边兰舫”怒吼声中,县长边兰舫被枪毙,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之后,各地农协会代表一致公推张耀南为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这次农民运动是规模是巨大的,也是成功的。这么多的农民代表冲进县城,活捉并枪毙了贪官县长,推翻了土豪劣绅统治的县政府,这是轰动一时的大事情,在当时是少有的。通过这次农民运动,检阅并显示了农民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清的革命斗争活动奠定了社会基础。
红枪会是农民自发的组织;又名“红会”,有的叫“联庄会”,有的因使用黄缨枪而叫“黄枪会”。1928年,长清八里庄村农民邢士明组织青年农民成立红枪会。他们身披红兜兜,设坛祭神,吃符念咒,操练武艺,保家护乡。抗日战争时期,是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时期,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各地的红枪会组织有的被共产党的组织争取、经过改造成为抗日的力量;有的受到国民党的拉拢利用,从事反共活动,有的投入日军的怀抱从事破坏抗日的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县多数村庄成立红枪会组织。各村庄凭借红枪会组织抗击日军和土匪,各村之间守望相助,一旦有事相互支援。1938年,长清县红枪会设总团,共产党员齐林山为总团长。下设13个分团,分团下各村设坛(场),全县红枪会会员达万余人。1938年2月13日早,日军10余人乘汽车由长清去崮山。当行至大彦村沟地时,红枪会会员郑文明(东八里村人)在回家路上,被这伙日军抓获带往崮山,当汽车行至前大彦沙河时,车陷。趁日军下车推车之时,郑文明跑到大彦庙内,日军随即进庙搜查找人。当时以张凤元为首的红枪会会员六七十人正在庙内开会,日军进庙搜查找人,张凤元高声喊道:“鬼子来了,还不给我杀。”红枪会会员拿起大刀、长矛、铡刀等向日军冲去。日军见势不妙,边打边撤,四处逃窜。1名日本鬼子逃窜绊倒被杀,1名跑到潘家胡同被砸死,另一名被红枪会会员用枪击毙,其余逃回崮山。日军吃了亏,于当日下午纠集驻崮山的日军三四百人对大彦村进行报复,他们将大炮架在村东面东辛村桥头,炮轰大彦村。进村后见人就杀,把机枪架在庙门,对庙里开会的人疯狂扫射。红枪会会员除7人越墙突围外,其余30多人惨遭杀害。随后日军又挨门搜查,将搜出的30余名村民用铁丝将手背串在一起,押到村内一大院内用机枪全部扫射杀害。日军并没有死心,又于次日早饭后第三次进村,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日军先将汽油浇到房子上,全村一片火海,100余户住房化为灰烬。又将搜出的20多名村民全部绑在树上活活烧死。大彦惨案红枪会会员和村民共死亡144人,被烧房屋100多户,其他财物损失不计其数。日本鬼子制造了“大彦惨案”。
1938年7月,以红枪会总团为基础建立长(清)齐(河)禹(城)边区人民抗日自卫团,为争取改造红枪会,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驱逐国民党反动政府,开辟河西地区抗日根据地,长清县红枪会在齐林山、吴克已的带领下,集中13个分团万余名会员,手持大刀长矛,将破坏抗日、横征暴敛的国民党长清县政府包围,县长李长依畏罪潜逃,红枪会将县政府60余名工作人员教育释放,国民党长清县政府被迫撤销。8月,在齐林山带领下,经鲁西北抗日游击队总司令范筑先批准,建立长、齐、禹边区人民抗日自卫团,吴克已任政治部主任。年底编为八路军平原纵队独立团,离开长清,齐林山仍任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