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牺牲多壮志
——忆蛮汉山抗日英烈段升
张文绪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蛮汉山区无数的英雄儿女,为了驱逐日寇,打击敌人,积极参军参战,忘我牺牲,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段升同志就是其中一位。
段升又名段三有,(1899-1942年)1899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多纳苏乡大北沟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是蛮汉山区有名的神枪猎手。蛮汉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后,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建立各种抗日群众组织。段升积极参加了“青救会”活动,并在抗日斗争中,为抗日队伍传送情报,转运物资,成为抗日积极分子。
1940年4月,段升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归凉县刚刚成立的一区游击队。不久,区委书记许振湖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归凉一区游击队指导员。在抗日斗争烈火的锤炼下,段升成长很快,他带领一区游击队灵活机动地打了不少胜仗。
1940年清明节的前一天,蛮汉山西麓多纳苏乡小东沟村的一户农民为死去的祖母举行祭奠活动,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在多纳苏土生土长的段升和许振湖商量,让农救会、青救会的一些骨干分子以朋友的身份前去参加,为的是密切联系群众,壮大抗日力量。
中午时分,一个全副武装的伪军窜进村来,村里的人迅速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正参加事宴的许振湖和段升二人。许振湖当即带着段升等几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走出门去。这个伪兵此时正躺在一户村民的炕上抽大烟,云里雾里。许振湖、段升他们就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把他当场抓了起来,并缴获了一支枪、一袋子弹。许振湖和段升对俘虏讲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优待俘虏政策,希望他改邪归正。就在这时,村里又来了两个伪军,俘虏称是他的同伙。许振湖和段升立即让他出去劝降,结果他一出门,就和同伙撒腿而去。
“抓住他就应该把他收拾了,怎么能放他呢?”群众纷纷嚷道。许振湖顾不上解释党的优待俘虏政策,领着几个年轻人,拿着缴获的步枪,立即跟踪追击。日薄西山,大山里的沟沟岔岔,令人辨不清东南西北,只有树叶在晚风中发出“沙沙沙”的声响。许振湖、段升分头寻找。当许振湖爬上半山坡时,一眼发现那三个家伙正急急跑着,想翻过山回到田家镇(今永兴)据点。许振湖立即朝他们的方向打了三枪,清亮干脆的枪声震荡山坳,三个伪兵登时愣住了,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这时,在附近的段升听到了枪声,赶忙向这里汇聚而来。那三个家伙见无路可逃,只能乖乖缴械投降。
1941年秋,蛮汉山区抗日武装力量有了较大发展,政权得到巩固。中共归凉县委决定向滩区发展,组建滩区武工队。段升调任归凉县南四区担任武工队队长,苏珍协助段升开展工作。从开始时仅有的8名队员,到冬天发展到20多人。他们主要活动在岱海滩的猴山、毛不浪、小召、蒙古营、板城、九股泉、居家棚、七甲庙、沙沟子等平川地区。任务是搞宣传,袭击伪乡公所、打击伪政权、沿公路破坏敌方交通、锯电线杆、割电线,切断敌人的联络。很快,武工队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西起榆栅夭,东到索岱沟,北至蛮汉山,南达弓沟沿、水泡滩,东西长六七十里,南北达五十多里。在武工队的不断打击下,敌人胆战心惊。
作为武工队队长的段升是打猎出身,枪法很准。有一次,武工队从水泡滩去蛮汉山,路过田家镇东门,城门上站着一个伪军哨兵,双方相距很近。段升顺手举枪,“叭”的一声,树上一只乌鸦应声坠地,敌哨兵看得清清楚楚,急忙蹲下身子,不敢站立。武工队顺利通过了敌人的封锁。从此,伪军知道武工队有个神枪手,不敢轻易离开据点为非作歹。
伪保长张月恩,家住西营子,利用与据点近的优势,对武工队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答应买枪却不办。一天夜里,段升派苏珍同志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他的深宅大院,义正词严地教训了他一番。这家伙当下就乖乖地把一支大连珠枪交给了苏珍。等他报告给伪军后,苏珍早已无影无踪了。事后人们都说武工队的人会飞檐走壁,汉奸特务更是提心吊胆。
1941年春节前,归凉县委决定除夕夜袭击10个敌据点。各区游击队按照统一部署,执行各自的任务。段升领导的一区游击队负责袭击田家镇的伪军,同时动员六七百名农民自卫队,破坏田家镇到新堂直至归绥的电话线,并将许多电线杆锯倒烧毁,切断了敌人的联络……诸如此类的活动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许多据点的日伪军不敢再出来骚扰群众,蛮汉山区人民度过了一个安稳的春节。
1941年冬,新堂、田家镇、归绥、卓资、集宁、丰镇等地的日寇伪军纠集了1000多人,施展所谓“铁壁合围”政策,分兵多路向蛮汉山根据地扑来。
12月12日中午时分,由许振湖、程怀壁、高林甫、朱德美、段升、康德、苏珍带领的共120多人的一三四五区游击队,在黄花兔与外出“扫荡”的敌人遭遇。在敌我力量悬殊,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掩护县、区政府工作人员转移,段升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及通讯员冲到敌人占据的东山坡上,以一块巨石为掩护,组成火力网死死地咬住数倍于我的敌人,故意把敌人吸引到自己周围,掩护同志们寻机突围。此时,弹片横飞,硝烟弥漫。400余名穷凶极恶的日军和伪军张牙舞爪地向东山坡扑来。段升指挥队员们沉着机智地打击敌人。待敌人靠近时,段升弹无虚发,接二连三的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战斗激烈地进行着,阵地前横七竖八地躺着数10具敌人的尸体。通讯员和几名游击队员在战斗中牺牲,段升也多处负伤。敌人的枪弹打翻他的棉衣,穿过他的腿肚子,鲜血直流。但他不顾个人安危,继续收集战友们身上的子弹,坚持战斗,持续了五个多小时,打退敌人三次围攻。子弹打光了,他又和冲上来的敌人展开白刃战。当他实在无力坚持的时候,才扒开冻土,把随身携带的文件埋好,光荣地牺牲在黄花兔阵地上,时年42岁。
次日,打扫战场,当苏珍把段升的遗体从阵地上背下来时发现,段升两个腿肚子的肉都被敌人的子弹扫光了。苏珍看到这惨不忍睹的一幕,心痛如绞。
在段升和游击队员们的掩护下,县委机关、各区政府工作人员及游击队安全突围。敌人企图一举消灭游击队主力的妄想破灭了。
段升牺牲后,凉城县委、县政府于1962年将段升的遗骨连同山神庙沟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一同安葬在山神庙沟烈士陵园。如今,段升虽已牺牲80多年,但他机智勇敢的大无畏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将永世传颂!
作者简介:张文绪,笔名山鹰。男,汉族,1955年1月生。内蒙古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主任编辑(主任记者)职称。乌兰察布市,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通讯《山乡来了活财神》荣获1982年全盟“创业之歌征文二等奖。通讯《山水画家一海翔》荣获1991年“青山杯”水保治理征文好新闻奖。先后20多次被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台,乌兰察布日报社,乌盟电台,电视台,凉城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特约撰稿人,三次被凉城县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金笔作家金笔诗人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