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得失之间
齐明站在画架前,眉头紧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某种无情的倒计时,提醒他又一个月的房租即将到期。他的手指上沾满了颜料,蓝色和灰色混合在一起,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明,先吃点东西吧。"苏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柔得像一缕阳光穿透乌云。
齐明转过身,看见妻子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面条站在门口。他们租住的这间小阁楼不足二十平米,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热得像蒸笼,但苏雯总能把它变成一个家。
"又吃面条?"齐明接过碗,手指不小心碰到了苏雯的手。她的手指冰凉,指节处有些红肿——她又在冷水里洗衣服了。
"今天加了鸡蛋。"苏雯微笑着,仿佛没注意到丈夫眼中的愧疚,"楼下王阿姨送的,说是她乡下亲戚带来的土鸡蛋。"
齐明低头看着碗里那个孤零零的荷包蛋,喉咙突然发紧。他记得三年前自己刚从美院毕业时,那些画廊老板是如何追捧他的作品的。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给苏雯一个像样的家。
"雯,我明天再去那家画廊看看。"齐明放下碗,声音低沉,"也许张老板改变主意了。"
苏雯坐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别去了,明。他不欣赏你的画是他的损失。你的作品总有一天会被真正懂艺术的人看到。"
齐明看着角落里堆放的几十幅无人问津的画作,每一幅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灵魂。他画城市角落里被遗忘的风景,画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画那些在商业画廊看来"不够讨喜"的主题。
"可是房租..."齐明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苏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我今天去学校报到了,下周一正式上班。虽然只是代课老师,但足够我们应付一阵子。"
齐明猛地抬头:"你什么时候找的工作?你不是说..."
"我说我想专心准备明年的教师编制考试。"苏雯笑着打断他,"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嘛。再说了,代课也能积累经验。"
齐明知道,苏雯放弃了她梦寐以求的编制考试机会,只为了支持他继续画画。他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却被苏雯用手指轻轻按住了嘴唇。
"别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话。"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我相信你,就像你当年相信那个放弃保研机会也要陪你北漂的傻姑娘一样。"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夕阳穿过云层,恰好落在苏雯的脸上。齐明突然抓起画笔,在画布上快速涂抹起来。他要抓住这一刻——这个无论他多么落魄都依然爱着他的女人,这个他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
第二章 金丝笼中的孤独
林悦站在衣帽间中央,四周环绕着价值不菲的名牌服装和包包,却觉得无比空虚。她机械地滑动着衣架,手指在一件件衣服上掠过,却找不到一件想穿的。
"林小姐,酒会七点开始,车已经在楼下等了。"管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知道了。"林悦应了一声,最终随意扯下一件黑色礼服裙。反正穿什么对她来说都一样,那些酒会上的人不会真的看她,他们看的只是"林氏集团独女"这个头衔。
手机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别忘了今天陈公子也会到场,好好表现。"
林悦冷笑一声,把手机扔到床上。自从她二十五岁生日过后,父母就开始疯狂地为她物色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仿佛她的价值只体现在能为家族带来什么样的商业联姻上。
梳妆台前,林悦凝视着镜中的自己——精致的妆容,完美的发型,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她突然想起大学时代那个会为了一场话剧排练熬夜到凌晨的自己,那个曾经梦想成为戏剧导演的自己。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闺蜜小雨:"听说你今天又要去相亲?这次是哪家的公子哥啊?"
林悦快速回复:"陈氏地产的太子爷,据说刚从英国回来,'年轻有为'。"她在最后四个字上加了个引号。
"哇,那不是挺好的吗?门当户对。"
"好什么好,你知道我最讨厌这种场合。每个人都在演戏,连微笑的角度都计算好了。"
林悦放下手机,从抽屉深处摸出一盒烟,推开落地窗走到阳台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灯火,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中,有多少是像她一样被困在金丝笼里的人?
她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三年前,她曾经和一个话剧社的学长相爱,那是个穷小子,但才华横溢。父亲知道后,只用了一通电话就让那个学长"自愿"去了国外深造,从此杳无音信。
"林小姐,时间不早了。"管家再次催促。
林悦掐灭烟头,最后看了一眼夜空。今晚又是一场表演,而她早已记不清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
下楼时,她路过父亲的书房,门虚掩着,传来谈话声。
"...那个齐明的画确实很有特点,但商业价值不高。"是父亲的声音。
"但艺术界评价很高,如果我们现在低价收购,等他出名了..."另一个声音说道。
林悦停下脚步。齐明?是那个最近在小众艺术圈引起关注的年轻画家吗?她曾在杂志上看到过他的作品评论,那些画里有一种罕见的真诚和力量。
"艺术品投资风险太大,不如房地产稳妥。"父亲一锤定音。
林悦轻轻走开,心里却记住了这个名字。也许明天,她该去看看这个叫齐明的画家的作品展。不是为了投资,只是为了看看那种她生活中极度匮乏的——真实。
---
第三章 平凡之路
赵志强把公文包放在鞋柜上,动作很轻,但妻子还是从厨房里喊了一声:"回来了?"
"嗯。"他应了一声,弯腰换拖鞋时感到腰部一阵酸痛。四十五岁的人了,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十个小时,身体已经开始抗议。
"洗手吃饭吧。"妻子王丽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脸上带着疲惫的微笑。她眼角的皱纹比去年又深了些,头发里也隐约可见几丝银白。
餐桌上,儿子小杰埋头玩手机,头也不抬。赵志强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沉默地坐下。自从儿子上了高中,父子之间的交流就越来越少,每次他试图谈心,得到的都是敷衍的"嗯""啊"。
"今天单位怎么样?"王丽一边盛饭一边问,这是他们每天固定的对话开场白。
"老样子。"赵志强接过饭碗,"李科长又找茬,说我做的报表格式不对。"
"你别往心里去,他就是那种人。"王丽安慰道,然后转向儿子,"小杰,别玩手机了,吃饭。"
小杰不情不愿地放下手机,扒了两口饭又拿了起来。
赵志强看着这一幕,突然感到一阵无力。二十年前,他大学毕业进入这家国企时,也曾怀揣梦想,以为自己能闯出一番事业。然而现实是,他在同一个岗位上一待就是二十年,眼看着比自己年轻、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个个升职,而自己始终是个小科员。
饭后,赵志强主动洗碗。透过厨房的窗户,他看见邻居老刘正带着孙子在楼下玩耍,笑声隐约传来。老刘比他大五岁,已经退休了,每天含饴弄孙,看起来悠闲自在。
"羡慕啊?"王丽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赵志强苦笑一下:"有点。有时候我在想,我这一生是不是就这样了?上班、下班、等退休..."
"别这么想。"王丽拍拍他的肩膀,"周末我们带小杰去郊游吧,好久没一家人出去走走了。"
赵志强点点头,但心里知道小杰大概率会找借口不去。青春期的儿子宁愿和朋友在一起,也不愿陪"无聊"的父母。
夜深人静时,赵志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起身来到阳台上,点了一支烟。月光下,小区里一片寂静,只有零星几户人家还亮着灯。
他突然想起大学时自己曾是文学社的骨干,写过诗,画过画。那些青春的梦想是什么时候被遗忘的呢?是在第一个月的工资到账时?是在结婚买房后?还是在儿子出生那一刻?
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垃圾短信。赵志强正要删除,却注意到短信上方的一条新闻推送:"素人画家齐明作品展引发关注"。
他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链接。屏幕上出现一幅油画,画的是一个普通女人在厨房做饭的背影,光线柔和,笔触温暖而有力。赵志强盯着这幅画看了很久,心底有什么东西被轻轻触动了。
第二天上班午休时,赵志强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同事打牌,而是走到附近的文具店,买了一套最便宜的水彩和素描本。回到办公室,他犹豫了一下,开始凭记忆画昨晚看到的那幅画。
当第一笔颜色落在纸上时,赵志强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和愉悦,仿佛找回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
第四章 命运的交汇点
齐明站在画廊中央,周围是前来参观的人群。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个人画展,虽然场地不大,但已经超出了他最乐观的预期。
"齐先生,这幅《雨夜》真的很打动我。"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女人走到他身边,"那种孤独中带着温暖的感觉..."
齐明礼貌地微笑点头,心思却飘到了苏雯身上。这次画展能办成,全靠苏雯四处奔走联系。她甚至说服了学校校长把画展信息发到了家长群里,今天来的不少人都是学生家长。
"齐先生?"一个清冷的女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齐明转身,看见一个穿着简约但明显价值不菲的年轻女子站在面前。她没像其他参观者那样热情洋溢,但眼神格外专注。
"我是林悦。"女子自我介绍,"我很喜欢你的《阳台上的女人》,能告诉我创作灵感吗?"
齐明愣了一下。那幅画是他偷偷画的苏雯在阳台上抽烟的背影,他甚至没打算展出它,是苏雯坚持要加进展览的。
"那是我妻子。"齐明轻声说,"有一天晚上我醒来,看见她在阳台上抽烟的背影,突然觉得很美,就..."
"很真实。"林悦点点头,眼神变得柔和,"不像那些刻意讨好观众的作品。"
他们聊了一会儿,齐明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对艺术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临走时,林悦递给他一张名片。
"如果有新作品,请联系我。"她顿了顿,"不是为了投资,是真心喜欢。"
齐明接过名片,看着林悦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前几天那个想低价收购他全部作品的商人,也姓林。
另一边,赵志强在画展的一个角落里驻足良久,面前是一幅名为《办公室》的小幅油画。画中是一个中年男人的背影,他面前的电脑屏幕泛着冷光,窗外是绚丽的晚霞,而男人浑然不觉。
赵志强感到一阵心悸,这简直就是在画他自己。他看了看标签上的价格,几乎是他半个月的工资,但还是下定决心要买下来。
"您喜欢这幅?"一个温和的女声问道。
赵志强转头,看见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子,胸前别着工作证。
"是的,我想买..."他有些局促地说。
"我是苏雯,这次展览的组织者。"女子微笑道,"这幅画是我丈夫早期的作品,您真有眼光。"
赵志强惊讶地得知面前这位就是画家的妻子,更惊讶的是她看起来如此普通而亲切,完全不像艺术圈人士。
"您丈夫很有才华。"赵志强真诚地说,"他画出了...普通人的灵魂。"
苏雯的眼睛亮了起来:"您真的看懂了。很多人都说明的画'不够商业',但我觉得艺术本该如此——诚实面对生活。"
他们聊了起来,当赵志强腼腆地提到自己最近开始尝试画画时,苏雯热情地邀请他参加下周的业余画家交流会。
"我丈夫会指导大家,完全免费的。"她说,"艺术不该有门槛。"
离开画展时,赵志强的心情比来时轻松了许多。他小心地抱着那幅画,像是抱着一个新生的希望。
而在画廊的另一个角落,林悦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她手里拿着刚买下的一幅小素描,画的是一个简陋的阁楼内,一对年轻夫妇共吃一碗面的场景。那种朴素而深厚的感情,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手机响了,是母亲:"悦悦,和陈公子聊得怎么样?他妈妈说你都没怎么理人家。"
林悦按下关机键,把手机塞回包里。今天,在这个小小的画廊里,她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真实、朴素但充满温度的生活。
命运在这一天,将三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生轨迹轻轻拨动,让他们彼此交错。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改变已经悄然开始。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