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 虚
甘肃省科学院:路等学
田埂风来,携水汽掠过泛黄的稻田,穗影便在水面漾开细碎的纹。立于田垄望去,饱满的稻穗早已垂下沉甸甸的头颅,稻芒轻吻涟漪,似恐惊扰水底眠云;空瘪的却梗着细颈向天昂首,稀疏的籽粒欲晒与流云观览。
此景总令我忆起老人的话:“稻子籽粒越饱满,腰杆就弯得越低。”他们躬耕田畴一世,深谙这低头的智慧。那年夏末,见邻家稻穗个个昂然,高出自家半截,我急拉老人去看。他蹲踞田埂,掐下一粒稻谷,掌心搓开,白胖的米仁滚出细润光泽:“瞧它们弯腰,是籽粒太饱满了呀。”这饱满稻穗的弯腰,恰似《易经》中谦卦所蕴含的智慧,满含着低调与谦逊。
在古老的《易经》六十四卦里,谦卦独树一帜。其卦象为上坤下艮,坤为地,艮为山,高山藏于大地之下,呈现出山藏于地、谦德内敛之象,寓意着才华内藏而不张扬,谦卑自守。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每个爻都吉利的卦象,卦辞“亨,君子有终”,表明拥有谦德的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
从爻辞来看,“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而又谦的君子,即便面临涉越大川般的艰难险阻,也能吉祥顺利,凭借谦逊之德化解难题;“六二:鸣谦,贞吉”,将谦德外显,便能赢得赞誉,坚守正道可获吉祥;“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有功劳却不骄傲自满的君子,最终会得到众人的佩服与认可,善始善终;“六四:无不利,㧑谦”(“㧑”读huī,意为发挥),只要发挥谦虚的美德,谦逊行事,便无所不利;“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与邻居共享所得,在担当使命时不谋私利,便能获得信任,行事无往不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谦德自然能感召他人,利于凝聚力量成就事业。
科学界的泰斗们,恰似这饱满的稻穗,亦如深悟谦卦智慧的智者,成就愈卓著,愈知低头的分量。
钱学森先生主持“两弹一星”伟业,年轻科研人员来求教,他从不以权威自居,常言:“我也在摸索,咱们一起探讨。”无论昼夜,后辈推门而入,他总会放下案头工作,俯身倾听,平等交流思路。这份对科学的敬畏与对后学的赤诚,正是如谦卦中“谦谦君子”般的低调谦逊,不恃功高,自然聚起一群愿意思索、勇于探索的青年才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常年衣衫沾泥,奔忙于阡陌之间。人尊“袁老”,他笑而摆手:“我就是个种田人。”杂交水稻取得历史性突破,被问及关键,他遥指田埂:“看那结实的稻子,颗颗垂首。科研亦如此,须得沉潜,不可虚浮。”纵使功勋盖世,他身影最常驻留的仍是稻田。他就像践行着谦卦“劳谦”的理念,有功不傲,始终保持着深植大地的谦卑,将自己视作土地的一部分,默默奉献。
屠呦呦先生因青蒿素荣膺诺奖,置身赞誉的焦点,她反复重申:“这是团队协作的结晶,承古医籍之启迪,亦赖实验室中每一份坚守。”数十载埋首实验室,见年轻研究员失误,她从不苛责,只分享当年探索的曲折:“科研岂能坦途?我在提取路上也曾屡屡碰壁,不妨再寻他径。”这份甘居“团队一员”的清醒,如同谦卦中“鸣谦”所表达的,将荣誉归于团队,以谦逊之态对待科研之路,让科学的理性光辉始终浸润着人情暖意。
这些前辈的身影,如谦卑低垂的稻穗般动人,亦如谦卦智慧的践行者。他们的丰碑足以令世人仰止,目光却始终向下——因为深悟科学高峰永无止境,每寸推进皆立于前人肩头,每步跨越都凝聚团队托举。这份谦虚绝非矫饰,源于对科学浩瀚的敬畏,对自身边界的清醒,更源于对万千滋养的深切感怀。
风又起,稻浪轻摇。饱满的穗实俯首向泥,仿佛无声昭示:真正的成就,必带谦逊的弧度。钱学森的倾听、袁隆平的“种田人”自称、屠呦呦的“团队说”,皆在印证:谦虚从非成功的点缀,而是通往更远之境的通行证。正如谦卦所启示,唯有持守低头的姿态,以谦逊处世,方能看清脚下的路,承接天地间更丰沛的馈赠,在人生与事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
